二戰初期,一個北歐小國芬蘭,橫空殺出了一位曠古爍今的狙擊手,他潛伏在芬蘭冬季的皚皚白雪中,以一己之力狙殺了蘇聯總共705名士兵,時至今日這個記錄都未被打破,被譽為“白色死神”,他的名字叫西蒙·海耶。
而他被稱為“世界狙擊之王”,不單是因為他狙殺敵人破記錄的數量,更是因為他以個人之力,改變了狙擊手這個軍種在戰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此後在狙擊手這個位置上名人輩出,也包括後來在北韓戰場上大放異彩的志願軍狙擊手張桃芳。
西蒙·海耶原本隻是芬蘭當地的一名獵戶,平常以打獵為生,而正是這段獵人生涯的經曆,不單讓他鍛煉出了優秀的槍法和野外生存技巧,更讓他擁有超乎常人的敏銳度和獵殺力,也是後來他成為頂級狙擊手的基本素養。
1939年11月,蘇芬戰争正式爆發,西蒙·海耶作為狙擊手被投入戰場,開始了自己的“封神之路”。
首先,當時的芬蘭正值冬季,白雪皚皚,西蒙·海耶穿着穿着一身雪白的僞裝服飾,佩戴白色的全臉面具,配備一副白色滑雪闆,這使得他擁有着天然的機動優勢,當蘇軍士兵還在費力地将腳從雪層中拔出來時,他已經開始了瘋狂的獵殺。
其次是他忍耐力驚人,經常長時間潛伏在雪堆中,除了将槍口附近的雪提前拍實以外,還在口中含雪,防止呼出的熱氣暴露目标,使得敵人難以發現他的存在,更難以找尋他的蹤迹。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西蒙·海耶在狙擊時甚至常常不使用瞄準鏡,因為他覺得有被陽光反射而被暴露的風險,其心思的缜密和對槍法的自信讓人驚歎。
根據統計,西蒙·海耶每擊殺一名敵人,隻需要1.3發子彈,而在整個二戰期間,平均每擊殺一個士兵需要2.5發子彈,相差接近一倍之多,在蘇芬戰争不到四個月的冬戰中,西蒙·海耶連狙殺帶沖鋒槍掃射,共擊殺蘇軍705人。
1940年3月6日,西蒙不幸被擊穿了左下颚,左半邊臉都幾乎被炸掉,但幸好他被戰友及時救治并頑強地活了下來。
戰争結束後,西蒙·海耶成為了民族英雄,職銜也從一等兵直接晉升到了少尉,退伍後他回到了家鄉重新拿起獵槍當回了獵人,最後一直活到97歲才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