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遭遇了什麼?什麼令英國陷入經濟僵局?

作者:第一财經

什麼令英國陷入經濟僵局?

19世紀中葉,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為資本主義經濟的巨大飛躍提供了機遇,由一個農業國變成一個工業國,成為世界強國之一。

而如今,低效的社會治理模式已經打擊了英國經濟的根基。根據現有的資料,英國是七國集團國家中通貨膨脹率最高的國家,也是生産力增長第二低的國家。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戰略研究和預測研究所副所長、俄社會院成員達紐克評論稱,英國身處系統性政治危機,這首先與治國之人“令國家陷入了經濟僵局”有關。

導緻特拉斯下台的直接原因是“迷你預算案”。英國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顯示,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0.1%。9月下旬,特拉斯政府推出的大規模減稅措施與英國央行的緊縮貨币政策背道而馳,引發英國金融市場大幅震蕩。

面對嚴重通脹,通常應該提高利率,減少開支,當然,這意味着經濟增速下滑,消費減少。然而,特拉斯的财政政策卻希望通過為富人減稅來刺激經濟活動,帶來所謂的“溢出效應”,減稅和增支同時進行。此外,英國轉向舉債填坑。

經過多輪次的貨币擴張,英鎊的信用基礎越來越脆弱,是以,當特拉斯的政策一公布,英鎊匯率便開始大幅度下跌,一度創下曆史新低,政府債券遭抛售,養老金基金面臨流動性危機。盡管政府和央行随後采取補救措施,但仍留下諸多問題,使英國經濟面臨巨大不确定性。

10月19日,英國議會投票現場一度陷入混亂,在喊叫、侮辱和争執之間,上演了一出政黨失去公民信任後的衰落大戲。可以說,特拉斯試圖彌補因減稅計劃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的各項努力隻是徒勞,除了延長政府的痛苦外沒有别的作用,政府信譽的侵蝕已經達到史無前例的水準。

英國《金融時報》寫道,“英國的信譽遭到破壞,特拉斯擔任首相的短短六周不僅破壞了英國的經濟地位,也破壞了其政治穩定的聲譽。在沒有大選的情況下選出另一位保守黨首相的前景不僅忽視了英國日益增長的民主赤字,也忽視了其悲慘政府所表現出的能力不足。”

與此同時,美聯儲多次暴力加息,吸引資本回流美國,特拉斯的操作無異于加速資本外流。

以“保守黨對美國共和黨人的警告”為标題,《華爾街日報》寫道,特拉斯“成為失敗的稅收和支出政策的替罪羊”。在經曆了一場慘敗後,特拉斯辭去首相職務,但過錯遠非她一人,她成為保守黨執政12年以來經濟政策失誤的替罪羊”。

不過,從統計學上講,英國還沒有進入“意大利式”英國。畢竟,英國的債務比意大利要少,違約風險也是以更低。英鎊讓倫敦在貨币政策方面擁有一定的回旋餘地。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社交媒體指出,“特拉斯經濟學(Trussonomics)非常愚蠢”,但同時也指出:“這不會引發全球危機——看在上帝的份上,英國僅占世界GDP的3.2%。”

英國人正在等待蘇納克的财政計劃

對于近200年以來最年輕的英國新首相、前财政大臣蘇納克而言,現在的局面堪稱一手爛牌。

英國遭遇了什麼?什麼令英國陷入經濟僵局?

2022年10月26日,英國倫敦,蘇納克離開唐甯街10号,前往參加他的首次質詢會。

與前任特拉斯相比,目前的經濟形勢更為嚴峻、黨内外更為分裂、民生問題更是棘手艱難……是否能帶領保守黨為英國創造生機尚存很多疑問。斯圖爾特·威爾克斯-希格認為,無論誰出任新首相,都必須面對預算赤字過于龐大、公共開支被迫削減、英國國債在國際市場上不被看好等現實問題。

蘇納克是一名右翼保守黨人,卻依賴黨内中左翼的支援。他是英國退歐陣營人士和低稅自由港的倡導者,但他在留歐選民中的人氣高于其他保守黨人。這或許與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奉行的措施有關。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在英國暴發後,蘇納克上司的财政部為英國經濟提供了巨額資金支援,避免了失業率大幅上升,曾為其赢得不少好評。他的标志性措施包括強制休假計劃和“外出用餐救經濟”。也許蘇納克自己都想不到,他發出的有關特拉斯的沒有資金着落的減稅将會一敗塗地的警告,竟然會這麼快被證明是先見之明。

然而,蘇納克沒有懷舊的資本,他必須面對英國脫歐的代價——損失的貿易和相應财政收入,并尋找在其他地方彌補這些代價的一切可能。

蘇納克曾承諾在就任首相的頭100天内審議或廢除所有2400項保留至今的歐盟法律。如何處理“北愛爾蘭議定書”也是新政府無法回避的一大難題,這一問題處理不當可能導緻英國和歐盟關系緊張甚至觸發貿易戰。該議定書是英國“脫歐”協定的一部分。根據協定,北愛地區留在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内,以防止愛爾蘭島内出現陸上“硬邊界”,而從英國大不列颠島進入北愛地區的部分商品則需接受海關和邊境安全檢查。英方簽署“脫歐”協定後不斷就北愛問題表達“反悔”之意。

但比特拉斯幸運的是,包括特拉斯以及競争對手莫當特在内的不少重要保守黨員都公開表示“全力支援蘇納克”,保守黨内的團結度有所提升。

英國人正在等待蘇納克的财政計劃。然而,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說,這名首相對英國社會健康的第一個貢獻或許将是有所不為,而不是有所為。

至于英國與印度的關系會否是以受惠,市場是否将做出保守黨議員們期望的反應——逐漸恢複對英國經濟的信心,均有待觀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