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鳳凰藝術 觀點 | 李國華:科技不是藝術的“救世主”

作者:鳳凰藝術
鳳凰藝術 觀點 | 李國華:科技不是藝術的“救世主”

科技 X 藝術

21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藝術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方式,不斷舉辦的科技藝術展應證了這一點。而當我們走進這些科技藝術展覽現場時,我們會産生這樣的一個疑問:這究竟是一次披着藝術外衣的科技普及體驗展,還是借科技手段拓展藝術範圍的當代藝術展?藝術與科技的主次關系如何,還是說雙方已經可以融為一體了?

以下,鳳凰藝術為您帶來青年策展人李國華的評論文章。

科技不是藝術的“救世主”

/李國華

21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藝術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方式,不僅僅是多樣化的材料和科技化的創作手段,更是觀念的改變,特别是人工智能、AI技術、大資料、生物技術。

不斷舉辦的科技藝術展應證了這一點:2015年8月,号稱旨在探讨美術館最具先鋒、未來性的空間概念的“想象的未來”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行;“2018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展覽主題雖然為“後生命”,但集中展示的卻是藝術家在藝術與科技領域的跨學科藝術實驗;同年,另一場強調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展覽“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廣州三年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辦;2019年4月,在武漢美術館主辦的“天橋——交叉的經驗”中,也出現了大量與科技相關的藝術創作;2021年成都雙年展上也出現了大量的科技藝術作品,比如霍勒《十進制時鐘》、埃利亞松的《你正發生的,己經發生,即将發生》……

而當我們走進這些科技藝術展覽現場時,如果不是在美術館這個特定藝術場所,我們會誤以為自己闖進了某個科技産品的博覽會:電子儀器、管狀莫名物體、轉動的圓筒、時不時機器發出的怪異聲響,絲毫沒有讓我們感受到通常意義上我們所了解的那種美術館氛圍和藝術展覽應有的場景,但這些現場又确确實實都是打着藝術展的美術館現場。于是我們會産生這樣的一個疑問:

這究竟是一次披着藝術外衣的科技普及體驗展,還是借科技手段拓展藝術範圍的當代藝術展?藝術與科技的主次關系如何,還是說雙方已經可以融為一體了?
鳳凰藝術 觀點 | 李國華:科技不是藝術的“救世主”

798南韓現代汽車文化中心的科技展

鳳凰藝術 觀點 | 李國華:科技不是藝術的“救世主”

2021成都雙年展現場

鳳凰藝術 觀點 | 李國華:科技不是藝術的“救世主”

廣州三年展加速的未來展覽現場

當然,藝術與科技的關系并不是今天才發生的。事實上,曆史上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都會對藝術的發展尤其是當代藝術創作和傳播手段的豐富産生重要影響。從攝影術的發明、錄像機的誕生、網際網路技術在全球的運用、再到當下的人工智能、生态技術,每一次在科技手段進步後不久,在藝術領域尤其是當代藝術領域,就會被一部分藝術家們迅速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可以說,科技影響了人類命運的程序,它也在影響着藝術史的發展。并且,在杜尚将現成品直接運用于作品創作之後,科技産品在藝術展覽現場中的直接出現更是司空見慣。國内的藝術家們也紛紛開始嘗試使用科技的手段完成自己的創作。

南韓藝術家白南準在1995年創作了《電子高速公路:美國大陸,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電視機興起後,取代傳統的媒體,成為人們擷取資訊尤其是圖像資訊的主要來源。但這些電視資訊是否比紙質的媒體更值得信賴嗎?顯然是非常值得懷疑的。它帶來更多資訊交流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謊言、焦慮與不安。

鳳凰藝術 觀點 | 李國華:科技不是藝術的“救世主”

白南準,《電子高速公路:美國大陸,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身份》是藝術家胡尹萍基于網際網路科技完成的作品。她在網際網路上,看見一位随處可見的一個普通女子的形象,但是這個形象通過藝術家的朋友把這個照片傳給她的時候,這個朋友說這個照片很像藝術家本人,然後這個藝術家通過反複觀看,對這個照片産生一種沖動,就是她想成為這個照片中的女孩子的形象的這種沖動,是以她做了如下的行動,她通過打扮、通過增肥,通過發型的改變,定制同樣的服裝,無限接近這個形象。在這件作品中,藝術家通過自己的行動探讨了圖像與現實之間的轉換關系,以及身體、身份及社會關系的衍變和錯位。

鳳凰藝術 觀點 | 李國華:科技不是藝術的“救世主”

胡伊萍,《身份》

藝術家是梁半,也是一位喜歡探讨現實和虛拟科技之間的各種關系的一個藝術家。他經常以移動網際網路作為媒介來啟動自己的創作,也擅長利用交織的圖像和現實之間互文關系以及各種後網絡藝術中散落的符号基因,在現實之外,編織和重組出新的劇情,這些劇情幽默、調侃又不乏詩意,并且夾雜着批評。比如說他的作品《月亮上的男人》:一個男子(藝術家本人)手持自拍杆,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被閃電擊中,這既是一種惡搞和調侃,也精準地描述了這個時代典型的圖像,又釋放出一種幽默和詩意,也是在探讨人工智能跟我們今天的一些關系。似乎越是科技化的媒介也越是執意導向一種詩意的表達,這或多或少地承認科技的趨冷現象,而人為地制造詩意,就顯得彌足珍貴。

鳳凰藝術 觀點 | 李國華:科技不是藝術的“救世主”

梁半,《月亮上的男人》

……

當然可以被冠之以科技藝術的作品還有很多,還有類似近期崛起的數字藝術、生物藝術,都可以被概括在科技範圍内。可以說,科技對當下的藝術形态産生了深刻影響。

隻是通過筆者列舉的這些創作,我們不難發現,科技在藝術創作中的使用,并沒有取代藝術。這些創作雖然通過科技、網際網路或機器完成,但最終還是回到了現實的社會和人。這也就是說,科技并沒有取得撇開藝術家的再制作,成為被直接展示對象的地位。或許在未來科技将能表達一切,成為所有領域的主宰。但至少在當下,雖然面對着人工智能的沖擊,藝術的主體依然是藝術家。而藝術特别是當代藝術需要表達的主題,仍然應當是跟社會有着密切關系的問題與事件。可以是科技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和事件,比如前不久發生的對兒童基因進行編輯造成的倫理問題或者人工智能對人類未來命運帶來的不确定性的沖擊,但科技本身在藝術領域的運用并不能直接成為展示對象,它隻能是手段。并且雖然與藝術相比,科技的日新月異更為實實在在地改變着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在藝術領域,科技隻是藝術的一種手段或者一種形式,而不能讓其本身成為主題,畢竟藝術的核心還是藝術家,并不是科學家。觀者産生這樣的擔憂:

雖然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人類在衆多領域實作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它也可能超越人類,反過來控制甚至奴役人類。

也是以,科技并不能解決中國當代藝術面對的其他一些問題,藝術問題的核心仍然是與人有關的問題。這也是當中國當代藝術在進入誕生的第四十多個年頭時,雖然擁有了比過往更為先進的科技、更為豐富的知識資源、更為良好的經濟環境,但卻仍然面臨着比以往更為複雜和困難的發展困境。

因為這種困境既來源于外部的生态環境,也來源于内部創作生命力的缺乏活躍和動力。

概括地說,這既是因為今天的藝術界已經沒有了象征時代的觀念大廈或者一抓就靈的“靈丹妙藥”,也是因為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中國藝術進入了一個更加複雜的新階段:藝術現象的多樣化和價值觀的紛亂,批評界的立場、觀點與政策的多重性,幾乎每一種藝術現象所針對的問題又迥然不同,并且都具有改變曆史的種種颠覆性特征,而這些不是科技能夠解決的。

是以,雖然今天的當代藝術圈仍然看上去繁忙無比,形式也多種多樣,但它面對的問題或許比過去更為困難了。同時,當下全球化政治語境的轉向,經濟出現的下滑,更加劇了文化藝術發展形式與結構的複雜與多重性。面對這樣的未來,我們隻能說:

人們面對的将是一片更為迷茫的世界!而科技或許會給藝術的展現方法和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但它并不能成為藝術的“救世主”。

(鳳凰藝術 獨家報道 撰文/李國華 編輯/解雅祺 責編/dbk)

鳳凰藝術



最具影響力的全球藝術對話平台


藝術|展覽|對話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系:[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内使用,并注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