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中藥遇上“共同體”,看系統化思維如何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作者:光明網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深秋時節,又到了齊魯大地金銀花收獲的季節。在山東平邑縣城郊區,田野裡大片黃燦燦的金銀花格外喜人。

這幾天一大早,山東晟銀藥業負責人馬洪成便帶領從業人員,到田地裡指導村民采收金銀花。在往年,采摘金銀花還大多隻能用做藥材頭料加工,近年來馬洪成所帶領的團隊轉變經營思路,在金銀花加工的基礎上加強制劑研發,并參與了“從金銀花中提取綠原酸方法”等多個科研項目研究工作。

該團隊思路的轉變,源于加入山東省中藥産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像我們這樣缺乏産業化的單體企業加入‘共同體’後,快速實作了跨行業、跨學科的融合,有效推動了原有傳統産銷業務的疊代更新。”馬洪成對加入“共同體”深有感觸。

當中藥遇上“共同體”,看系統化思維如何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山東晟銀藥業智能化生産線

近年來,在山東省科技廳引導下,通過系統化思維精心謀劃,将“政産學研金服用”等要素充分融合,規模化的創新要素集散地初步形成。山東省各類創新創業共同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已形成31家省級共同體、112家市級共同體。晟銀藥業等一批企業,正在成為共同體模式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打造系統、形成合力,推動産業“破冰”“突圍”

長期以來,産學研脫節、科技成果落地難、技術轉化率低等問題,成為制約行業創新發展的一大瓶頸。科技與經濟“兩張皮”難題如何破解?2019年3月,山東省人民政府釋出《關于打造“政産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探索開展“政産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針對創新與市場需求對接不暢、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難打通、科技資源配置重複分散、整體創新效能低等問題,助推創新鍊、産業鍊、資金鍊、人才鍊的深度融合。

“共同體模式着眼的不是某個節點,而是一整條産業鍊,通過梳理技術卡點、機制堵點,重點解決單個企業做不了、不願意做、做了不劃算的問題。”山東省科學技術廳資産配置與管理處處長于浩介紹,在推進共同體建設中,山東以産業領域劃分,聚焦資訊技術、高端裝備、生物技術、中醫藥等領域,篩選産業鍊骨幹企業牽頭,集聚大學院所、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服務中介等創新要素打造,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以産業“卡脖子”技術攻關為重點,以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為内容,做到系統内部的延鍊、補鍊、強鍊,引導産業向中高端邁進。

當中藥遇上“共同體”,看系統化思維如何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山東省中藥産業創新創業共同體

作為全國較早提出醫養健康概念的省份,山東省也是中藥種植加工的大省,文登西洋參、萊蕪丹參、平邑金銀花、沂源桔梗等藥材産業逐漸形成鮮明的地域特色。2019年12月,乘《實施意見》的利好,以山東省現代中藥研究院為核心營運管理機關,由山東省藥材公司牽頭,聯合齊魯工業大學濟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等27家“政産學研金服用”創新要素機關的優勢資源,中藥産業創新創業共同體組建,形成覆寫全産業鍊的創新生态體系。

“受傳統中醫藥産業模式和理念的束縛,長期以來中藥産業不同程度地存在種植标準化程度低,原料品質良莠不齊,産品同質化競争激烈,流通資訊化水準低,模式、延鍊、串鍊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猶如一塊塊行業堅冰,限制着産業發展壯大。”山東省現代中藥研究院院長胡博認為,“産業亟需借助政府、人才、科研、金融、服務、商業應用等要素力量,通過打造系統、形成合力,方可實作破冰式的蛻變。”

握指成拳、抱團取暖,有效推動産業系統化鍊條融通

走進古色古香的中藥産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展廳,小而美的空間裡展示着“中藥産業四級關聯生态體系”“‘中藥産品+’融合制造體系”“四鍊融合科技創新體系”等創新案例,以及近兩年研發的最新成果和試驗樣品。

當中藥遇上“共同體”,看系統化思維如何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山東省中藥産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展廳一角

如果說技術研發是“從0到1”的突破,那科技成果轉化就是創新效益“從1到N”的蝶變。截至目前,中藥産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已吸納52家理事機關,共有153家企事業機關參與建設,實施了135項各類産業創新項目。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中藥産業創新創業共同體發揮着重要作用。山東省泰山産業領軍人才、濟南航晨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濟南大學産業教授李昆侖介紹,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暴發時,針對高暴露人群、易感人群、慢性基礎疾病人群和普通人群免疫力提升的差異化需求,團隊研制出中西醫輔助治療産品制備關鍵技術,将70萬份疫病輔助防控食品捐贈給一線抗疫英雄。與此同時,共同體還啟動了“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輔助防控食品關鍵技術開發與産品捐贈及推廣”行動,開展藥食同源類疫情輔助防控專用食品研發。“通過系列技術的研發與轉化,全面推進了中藥種植标準化、均質化、品牌化。”李昆侖說。

當中藥遇上“共同體”,看系統化思維如何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與李昆侖有着同樣感受的,還有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素珍。該團隊加入共同體後,通過與業界專家的緊密關聯對接,借助多方技術研發優勢,聚焦一線企業切實需求,從葛根、海藻中提取有效成分,應用于功能性化妝品原料開發。楊素珍認為,“共同體運作模式凸顯扁平化特色,讓平台成員可以充分對接需求,互相彌補短闆,拉長産業鍊,提升産品附加值。”

記者看到,在中藥産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展廳一側的辦公區,集中設定了制劑實驗室、分析測試室、細胞培養室等專業實驗檢測場所。從業人員李淑敏正與同僚們合力研發用于疫情防控的精油制劑。“為了減輕新興創業團隊因搭建實驗室、購置裝置、配備人員等導緻運作成本增加的問題,共同體為成員機關搭建了公共實驗室,以提升資源使用率,使得各生産要素、各市場主體能共享科研資源。”李淑敏說。

從“一指用力”到“聚指成拳”,從“分兵作戰”到“抱團取暖”,近年來,共同體通過不斷面向中藥新藥、院内制劑、經典名方等中藥産業研發需求,建設了集研發、中試、生産于一體的中藥新藥及制劑創制公共創新服務平台;此外,針對中藥産業延鍊、補鍊、串鍊的需求,搭建了中試平台、共享工廠、産業園區于一體的大健康産業公共創新服務平台,有效推動産業系統化鍊條融通。

做強機制、融合技術,數字化助力産業鍊條延伸更新

從“創新創業”到“創新創業共同體”,幾字之差卻是一種質的轉變。在組織機構和體制機制建設方面,胡博介紹,在山東省創新創業共同體模式引導下,中藥産業創新創業共同體已建立由理事會牽頭、科技與産業兩中心組織協調、七個創新平台協同實施的“1+2+7”創新營運機制。

此外,共同體還探索将創新鍊與産業鍊深度融合,組織專家結合中藥産業全鍊創新需求系統論證,繪制包括中藥種植、中藥新藥、中藥新食品、中醫藥數字化、中醫藥智能康養等30個細分領域的技術需求圖譜。

“伴随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中藥如何借助數字化平台及大資料、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服務行業發展和人民健康,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山東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宋銳認為,網際網路技術可以有效助推中醫診療精準化、智能化,為中醫針灸、理療等健康産業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撐。以中醫針灸為例,針對人工取穴主觀性強、針刺手法難量化等問題,科研團隊正在設計開發針灸教考評一體化和輔助診療系統,通過沉浸式體驗、互動式教學實作教育訓練模式創新更新,同時以“混合現實”技術輔助診療,減少臨床針灸師的部分重複性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石學敏建議,推動國家針灸臨床研究中心(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相關診療技術與研究落地山東,依托當地豐富康養資源,開展标準化針灸技術教育訓練、針灸康養中心建設,推動針灸産業與醫療康養服務體系深度融合,面向大陸針灸醫學現代化發展需求,以國家針灸臨床研究中心的“針刺手法量學”大資料模型為依托,結合共同體針灸穴位數字孿生、MR(混合現實技術)智能輔助針灸的研究基礎,推動針刺手法的智能化、标準化和規範化。

當中藥遇上“共同體”,看系統化思維如何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山東省中藥創新創業共同體展廳中的針灸數字人(MR眼鏡拍攝)

為推動網際網路時代中藥數字文化建設,共同體還與北京光明都市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孵化“中藥數字化創新創業共同體”,設計開發基于混合現實技術和動态捕捉技術的“沉浸式運動康複系統”,将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進行沉浸式呈現,以提升使用者運動康複治療品質。同時,着眼于産業生态培育,“中藥數字化創新創業共同體”探索搭建了國内首個中藥數字文化館,打造了數字文化館MR展廳、VR中藥@24節氣體驗等創新模式,以更生動的體驗形式助力産業生态發展。

從建構精準出擊的理念到打造協同發展的生态,目前山東創新創業共同體模式不斷激起“漣漪效應”,推動産業鍊與供應鍊、創新鍊、資金鍊、人才鍊的深度融合、循環暢通、優勢互補,形成各産業之間共生、共赢的創新發展格局,實作協同高效的“多向奔赴”。石學敏表示,在目前共同體理念和模式下,推動高層次人才、高品質項目落地,以人才鍊為驅動,圍繞産業鍊、服務鍊布局創新鍊,将推進大陸中醫藥事業不斷創新發展。

來源: 光明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