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文中部分圖檔可能引起不适,請謹慎閱讀)

(文中部分圖檔可能引起不适,請謹慎閱讀)

(文中部分圖檔可能引起不适,請謹慎閱讀)

在美國芝加哥,有一座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它的外觀看上去很是大氣,裡面展覽着化石、隕石、史前文明等2400萬多件物品,是一個很适合帶小孩子參觀的地方。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但在博物館的地下,有一個神秘的區域……

那裡隻允許從業人員和科研人員進入,沒有精緻的展台,隻有一排排冷冰冰的貨架。

在看不到盡頭的貨架上,放着1100萬個動物标本。

它們睜着無神的眼睛,浸泡在黃澄澄的防腐液裡。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地下室有點可怕,工作人也承認這一點,他們戲稱自己是在“動物太平間”上班。

在這裡,你能看到像腌黃瓜一樣的蝙蝠……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剝得幹幹淨淨的蝙蝠頭骨,就像被一個挑剔的吸血鬼清理過……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還在發育中的熊胎兒,身形和老鼠差不多大……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來自世界各地的上百隻巨型蟑螂……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近兩米長的科莫多巨蜥……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美洲獅的腦子、心髒、眼睛……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從1893年建館以來,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就在不斷收藏反腐标本,未來還會繼續收下去。

看着挺有趣,但為什麼要收藏如此巨量的标本?

又為什麼全部放在濕淋淋的防腐液裡?

“你把這裡當作圖書館吧。”博物館從業人員告訴媒體,“用這種方式儲存,濕嗒嗒的标本可以保持原形,有時,甚至能儲存DNA。”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基本上,這是研究員們能在實驗室裡營運一個活體動物園最接近的辦法。”

“每罐标本就是一本書,研究員能夠打開它,從它裡面汲取知識,甚至有時還能發現新物種。”

博物館裡的标本主要通過兩種管道獲得,

第一種是他人捐贈,第二種是從業人員自己去野外捕獲。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莎拉·魯安(Sara Ruane)是爬蟲館的助理館長,負責每一隻爬行動物的标本入館。下面這條水蛇就是被同僚抓來的。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标本的制作過程不複雜。

首先,莎拉會消毒剪刀,用它剖開蛇的腹部,取出蛇的肝髒。她把肝髒密封在一個小管子裡,标記好編号,然後放進館内的液氮冷凍庫。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專門取出蛇肝,是因為這個部位溶解得特别快,是提取DNA最友善的地方。

博物館裡的冷凍庫裝着數千個動物樣本,未來的科學家想知道它們的資訊,可以随時取出來。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剩下的蛇體,就是需要被防腐液儲存的部分。

薩拉把福爾馬林裝入注射器,慢慢填滿蛇的内部,然後把它的生殖器明顯地翻出來。這樣可以友善未來的人在不打開罐頭的情況下,就知道蛇的性别。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最後,她把蛇盤成一圈圈的樣子,在它上面蓋上浸滿福爾馬林的紙巾。

過一段時間,蛇能完全吸收福爾馬林,保持現在的形狀。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等蛇定型後,就可以把它放進裝滿同伴的罐子裡了。

一些大型動物需要更多福爾馬林,比如鲶魚。

處理它的是動物收藏負責人卡勒布·麥克馬漢(Caleb McMahan)。他需要計算鲶魚的内部空間大小,然後算出注入多少福爾馬林。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如果少了,标本會開始腐爛,如果多了,标本會變形膨脹。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卡勒布把鲶魚注滿後,會把它放進一個不鏽鋼櫃子裡,那裡是更多的福爾馬林。

大型動物的待遇好比小動物好一些,它們通常都有單人間。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在櫃子裡浸了一周後,鲶魚會被拿出來,用酒精沖刷一遍。酒精的腐蝕性比福爾馬林弱,如果想要更長時間的儲存,就要用到它。

在博物館裡,有一隻浸泡在酒精裡數十年的科莫多巨蜥。它的外形依舊栩栩如生,好像随時準備浮出水面咬人一口。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負責它的喬希·馬塔(Josh Mata)說,除了酒精的顔色變深外,其他都和當年儲存時一樣。

“大型的動物标本會釋放出很多殘渣、油脂,這些東西原本在它們體内,但會慢慢滲透到酒精裡。這造成了變色,不過不要緊,它仍然能很好地儲存動物。”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力求讓标本像活的一樣,但對一些很小的動物,他們的處理手段不一樣。

“我們想要在顯微鏡下觀察小型動物的細節,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将它的骨頭和軟骨染色。” 卡勒布解釋。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卡勒布準備了兩種顔料,紅色的被鈣吸收,藍色的被軟骨吸收。小魚在顔料裡浸泡了幾天後,他把它沖洗一遍,用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質,同時魚身上的膠原蛋白保留了下來。

于是,小魚變成全身透明,内部的骨肉和軟骨清晰可見。

這模樣,怪異又迷人。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通過近距離觀察魚骨頭,他們發現兩種原本被認為相同的魚,其實是不同的,因為頭部骨骼很不一樣。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發現新物種的驚喜在館裡不少見。

60年前,有人找到一條蛛尾拟角蝰。當時研究人員覺得它長得挺奇怪,和普通的蝰蛇不一樣。但他們以為那是一條變異的蝰蛇,做成标本放起來。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直到2000年後,一個好奇的爬行動物學家來到館裡,發現這條蛇與衆不同。

最後他說,自己确定這是一個新物種。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我們館就相當于一個圖書館,隻是架子上放的不是書,而是一罐罐動物。” 卡勒布說,“這些動物按照類别依次分好,你想查的時候,就可以打開它檢視。”

“我們甚至有一個資料庫,記錄着每個标本找到的時間和地點。”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不過,這些“濕淋淋的書”想要查閱起來也不容易。因為百年來,地下室的館藏标本不斷增多,原本單獨儲存的标本隻好和其他标本擠擠。

在一個櫃子裡裝着883隻蛙,雖然每一個都帶着标記,但想要找到特定年份的标本還是挺費力的。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芝加哥的科學家們已經很滿意了,想要研究動物的形體和DNA,就來這座博物館。

就像從業人員自誇的那樣,它就是一個能被任意研究的動物園,隻不多動物都是死的。

美國博物館收藏上千萬個"恐怖标本",動物屍體泡在防腐液數十年

雖然外觀上看着有點驚悚,但從科學角度看,

每一個瞪着死眼的防腐标本,都蘊藏着知識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