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國的附庸:頓、厲、項等諸侯國

作者:曉形樓主人

一、頓國

頓國,為前1046年武王滅商後在淮水中上遊地區分封的姬姓國之一。頓國國君在史籍中被稱作“頓子”,顯示頓為第四等小國,其封地面積不過250平方裡左右。頓國建立後,經曆了較為穩定的西周時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開始,在陳、楚、魯、宋、晉等大國争霸中原的夾縫中艱難生存,或失或續,到前496年終為強楚所滅,存在了550年。

頓國北臨妫姓陳國,東接姬姓項、沈,南與姬姓蔡國接壤。這些方國的疆域在後來的諸侯争霸中處于變動之中。西周時期,周王朝王室尚強,頓國與周邊諸侯國都能相安無事,處于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陳為大國,頓為小國,頓依附于陳,陳也需要頓國作為屏障。春秋早期,陳、頓兩國關系密切。1975年秋至1984年,商水縣練集鄉朱集村出土一批周代青銅器,有鼎、簠、車馬器等,鼎全部散佚,僅存4件西周晚期銅簋、3件春秋早期原仲簠,皆有銘文。其中原仲簠長28.3厘米,寬21.5厘米,通高18厘米,器身分别飾交疊式獸體卷曲紋和變體鳥獸紋,蓋内鑄有銘文“惟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淪仲嫁媵簠,用祈眉壽萬年無疆永壽用之。”周口關帝廟民俗博物館也藏有1件“原仲”簠,與前者同大同銘。這4件“原仲”簠是陳國大夫原仲為次女所作的陪嫁器物。《春秋•莊公二十七年》載:“秋,公子友如陳,葬原仲。”原仲,春秋時期陳國大夫,死于公元前667年。“原仲”簠的時代應早于此年。陳國大夫原仲與頓國貴族的聯姻,說明當時頓國與陳國一度保持着睦鄰關系。

陳國的附庸:頓、厲、項等諸侯國

頓國初都于今商水縣平店鄉李崗村。清顧棟高《春秋大事年表》雲:“頓國本在縣(指商水縣)北三十裡,頓子逼于陳,南奔楚,自頓南徙,故曰南頓。”周口市、商水縣文物部門找到了頓國故城城址,經勘探調查表明,頓國故城呈正方形,城牆用夯土築成,邊長500米,面積達25萬平方米。城牆外有壕溝護繞。故城内出土有西周、春秋時期的建築構件如筒瓦、闆瓦、雲紋瓦當和生活用具陶圜底罐,以及楚國貨币蟻鼻錢等。故城外發現有西周、春秋、戰國墓葬。該故城的發現,證明今商水縣平店鄉李崗村附近方圓地區為頓國疆域。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一些大的諸侯國和新興的諸侯國開始互相攻伐。到了春秋時期,諸侯之間以大兼小,以強并弱,争霸戰争頻繁。頓國作為國卑勢弱的小國,夾在逐鹿中原的大國諸侯之間,對大國或依或違,時即時離,搖擺不定。頓國本依附于陳國,後來懼楚國之強,背陳而轉向楚國。陳國于是大兵壓境,遂使頓子失國,頓子逃奔到楚國求援并在楚國避難。具體何年陳國逐頓,史料語焉不詳,估計應在公元前637年或稍前。公元前637年秋,陳國在歸順楚國的同時又暗通宋國,楚王遂接受頓子的求援,派大将成得臣率軍攻打陳國。楚軍占領焦、夷兩地後,并在頓地修築新城後回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載:“秋,楚成得臣帥師伐陳,讨其貳于宋也。取焦、夷,城頓而還。”前635年,楚令尹子玉(即成得臣)把陳國包圍,護送頓子傳回建立的都邑,使頓子複國。《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載:“遂圍陳,納頓子于頓。”這個都邑就是今項城市南頓鎮的南頓故城。《漢書•地理志》汝南郡南頓縣班固原注雲:“頓子國,姬姓。”顔師古注引應劭雲:“頓,姬姓國,逼于陳,後南徙,故号南頓。”《春秋》杜預注:頓,國名,姬姓,即今項城稍西南之南頓故城。《水經•穎水注》:“(穎水)又東南過南頓縣北,溵水從西來流注之。溵水于樂嘉縣人颍,不至于頓。頓,故頓子國也,周之同姓。”《項城縣志》載,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大石橋碑記》:南頓之名久矣。環其地者為谷水,發于台陵崗,上通黃、沙諸河,下達淮、泗入江,為揚、豫往東巨津,而南頓适當沖要。”據考古調查,南頓故城面枳約50萬平方米,尚存一段夯土北城牆,東西長217米,殘高7米,頂部寬約5米,夯層厚18至30厘米,圜底夯窩較淺。城内散存大量闆瓦、筒瓦和飾粗細繩紋的陶片。故城内外發現有周代墓葬。

陳國的附庸:頓、厲、項等諸侯國

頓國複國後完全淪為楚國的附庸。公元前569年複,楚國人進攻陳國,同時命頓國伺間隙攻打陳國,為此陳國人包圍頓國。《左傳•襄公四年》載:“楚人使頓間陳而侵伐之,故陳人圍頓。”在春秋時期的争霸戰争中,陳、頓等諸侯國都懾服于強楚,并多次随其征伐他國。公元前538年,這些諸侯國随楚攻伐吳國。《春秋•昭公四年》雲:“夏、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徐子、滕子、頓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會于申。”“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吳。”公元前537年再次攻伐吳國。《春秋•昭公五年》雲:“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吳。”公元前519年七月,吳軍深人楚地,在雞父(今河南固始縣東南)大敗包括陳、頓在内的楚國聯軍。《春秋•昭公二十三年》雲:“秋七月戊辰,吳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于雞父。”《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對這次交兵有較詳細的記載:“吳公子光曰:‘諸侯從于楚者衆,皆小國也。畏楚而不獲已,是以來。……頓與許、蔡疾楚政……’吳子從之,戊辰晦,戰于雞父。……使奔許與蔡、頓,曰:‘吾君死矣!’師噪而從之,三國奔。楚師大奔。”陳、頓等國并不甘于做楚國的附庸,公元前506年跟随魯國共同攻伐楚國。《春秋•定公四年》雲:“三月,公會劉子、晉侯、宋公、蔡候、衛侯、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子、頓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國、夏于召陵,侵楚。”頓國參加這次侵伐楚國的戰争,并未改變附庸于楚國的地位。公元前496年二月,頓國國君準備事奉晉國,于是便背叛楚國,并與陳國斷絕了友好關系。楚便在陳國的幫助下發兵滅掉了頓國,其納人了楚國版圖。《春秋•定公十四年》載:“二月辛已,楚公子結,陳公孫佗帥師滅頓,以頓子牂歸。”二月辛已,即夏曆二月二十三日。《左傳•公十四年》載:“頓子牂欲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史記》載:昭王“二十年楚滅頓。頓國自此并入楚地。

《戰國策》卷六秦四記載有頓于弱激将賺秦王的事情:頓子弱說,世上的人有的是有其名而無其實,有的是無其實而有其名,有的是既無其名也無其實,大王您知道嗎?秦王回答說不知道。頓子說:“有其實而無其名的是那些商人,他們無耕種的名聲卻有囤積糧食之實;那些臉朝黃土背朝青天的農夫雖有耕種之名卻無積存糧食之實。至于那既無其名又無其實的人就是大王您身為萬乘之國的君王卻無孝親之名,您以千裡之地作為您母親的養地卻沒有孝親的行動。”秦王聽了勃然大怒。頓弱說:“您不把權威加在東方六國之上,卻加到您母親頭上,我認為您這種行為是多麼的不妥。”秦王說:“東方六國可以兼并嗎?”頓子說:“南韓猶如天下的咽喉,魏國好像天下的胸腹。你若給我萬金之資,我可以把投奔到韓魏兩國的賢臣招納到秦國來,使韓魏順從秦國。韓魏順從,天下就可圖了。”秦王說:“我的國家窮,哪來這麼多錢給你。”頓子說:“當今天下并非平安無事,如今的形勢不是合縱就是連橫。連橫成功,秦國就可以稱帝。合縱成功,楚國就要稱王。秦國稱帝就可使天下恭敬地侍奉秦國,楚國稱王則縱令有萬金之資大王您也落不下一個子兒。”秦王說很好,于是給頓弱萬金讓他到韓魏去活動,不久這兩國的将相陸續來到秦國,頓弱北入燕趙,用離間計殺了趙國良将李牧。此後,又使齊王前來朝拜秦王,其餘四國便都順從了秦國,六國的合縱就這樣解體了。

陳國的附庸:頓、厲、項等諸侯國

二、厲國

厲國,是商代所封的一個小諸侯國,都城在今鹿邑縣東太清宮鎮。周武王滅商後,繼續保留了厲國。

《左傳•僖公十五年》載:“秋,伐厲,以救徐也。”魯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春,由于徐國與中原諸國關系親密,楚國攻打徐國。三月,魯僖公、齊桓公、宋襄公、陳穆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在葵丘會盟,重申魯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的葵丘盟約,同時也是為了幫助徐國。秋季,聯軍攻打厲國,以幫助徐國。《左傳•僖公十六年》載:“夏,齊伐厲不克,救徐而還。”魯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夏,齊國發兵攻打厲國,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但卻解除了徐國之圍。之後,齊軍便回國了。

賴,文獻中也作“厲”,古代同音。周代賴國有二,一在随棗走廊,今湖北随州東北部。此賴可能源于商末賴國,是商末周初鹿邑縣之厲所遷。另一賴國位于今河南息縣包信鎮一帶,是周滅商後,改封周武王弟叔穎的姬姓小國。包信之賴國可能也是由今鹿邑縣遷去的。《春秋•僖公十五年》載,公元前645年中原諸侯聯合救徐抗楚、齊曹的軍隊共同讨伐賴國。次年,齊國又一次出兵伐賴,均未攻克。可見賴國在春秋中期是依附楚國的,且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左傳•昭公四年》載,公元前538年,楚靈王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到楚車請罪,楚靈王遷賴人于今河南鄢陵縣。此後,賴國從曆史上消失。

陳國的附庸:頓、厲、項等諸侯國

賴國鹿邑說。主張此說的人以明清之際的王夫之為代表。他在《春秋裨疏》中不贊成杜預對《春秋•僖公十五年》“齊師、曹師伐厲”一句對厲國地望的注釋,認為厲國不可能像杜預所說的那樣是“楚方國,義陽随縣北有厲鄉”,而應在鹿邑老子所生地苦縣厲鄉。《史記•老子傳》也記載:“老子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注:“正義曰:厲,音賴。”《晉太康地記》雲:“苦縣東有賴鄉村,老子所生地。”《魏書•地形志》:“武平有賴鄉城。”上述所指都是一處。此外,近人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中支援王夫之的說法認為“以地理考之,齊移救徐之師以伐厲,《裨疏》之說較合”。事實上,當時齊、曹兩國的軍隊讨伐厲國,是因為楚國軍隊入侵徐國,伐厲的原因是為了救徐。從地理方位上看,假設杜預所說的厲國在湖北随州符合事實,但徐國在今安徽泗縣一帶,與厲國相去甚遠,中間又有其他國家阻隔,齊、曹顯然不可能用兵于千裡之外。況且從齊、曹兩國的力量看,在齊國最為強盛的齊桓公時期,曾聯合宋、陳、衛、鄭、許、曹6國軍隊與楚國作戰,但也僅進軍到遠離楚國腹地的楚國邊境陉(今河南方城一帶)。更何況這時的齊國已經衰落,又缺乏當年7國聯軍的聲勢,僅以齊、曹兩國綿薄之力,斷然不可能進軍到楚國腹心之地的厲。是以,這裡所說厲國顯然不是遠在湖北随州的厲國,而隻能是距徐國最近的鹿邑一帶的厲國。

1998年,考古工作者在鹿邑太清宮發現了周初的“長子口墓”,該墓為兩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出土大量成組的青銅禮器,規模當屬諸侯一級。關于墓主的身份和國屬,主要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發掘者認為墓主長子口為厲國國君或為長國國君;一種意見認為墓的地點雖屬鹿邑,但北距商丘不遠,很可能與宋國有關。不少學者認為墓主是宋國始封之君微子啟,或繼之為君的微仲衍。如,王恩田先生認為,“長子口”墓的“長子”乃“微子”之誤識。該墓規格超過同期諸侯墓,且屬西周早期殷人墓,墓主應為宋國有微子啟或其弟微仲衍。太清宮北距商丘60公裡,西周宋國都邑當在此附近。此說值得關注;一種意見認為墓主應為微子啟未立的嫡長子“口”。李學勤先生認為“長”字無法改釋作“微”,墓主又明明名“口”,講成微子、微仲都不妥當,“長子”一詞意思是“大兒子”,故墓主應為微子啟未立的嫡長子“口”。微子啟比纣年長,成王封他為宋君時年齡已經很大,長子口先死,故仲衍得以嗣位。長子口“死時必在周初,離封宋不久”(《長子、中子和别子》,《故官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6期)。

陳國的附庸:頓、厲、項等諸侯國

三、項國、沈國和養國

項國,是周初分封的姬姓國之一,子子爵。都城在今沈丘縣槐店鎮西南。到春秋時,仍為項子國。公元前643年,魯國在淮與齊、宋、陳、衛等國會盟,魯國的軍隊借機滅掉項國。《左傳•僖公十七年》載:“師滅項。淮之會,公有諸侯之事,未歸,而取項。”從此項國滅國,僅存“項”地名。項國遠魯國,近楚國,魯雖滅之卻鞭長莫及。戰國時期期,楚滅魯,項地并入楚國。楚公子燕曾受封于項。《史記•項羽本紀》載:“項氏世世為楚将,封于項,故姓項氏。”楚襄王時,将楚都由郢徙陳,以項為别都。

沈國,又名聃國,周公之後所封的姬姓國。據沈子也簋銘分析,可能是從姬姓凡國分封出去的。沈國位于今河南平輿、沈丘一帶,都城在今安徽臨泉縣城西。《水經•汝水注》雲:“汝水水又東南,左會濾水。……又東徑平輿縣故城南,為澺水縣,舊沈國也,有沈亭。”

周朝初期,武王死後,由年幼的成王即即位,文王第四子周公旦攝政。三監不服,勾結商纣王之子武庚,聯合東方方夷族反叛,後被周公旦所滅。文王第十子季載因平叛有功,被周公舉薦為周天子的司空,後周成王将叔父季載封于沈國。沈為小國,因地近強楚,故多多依附之,因而屢遭中諸國的讨伐。公元前624年,晉、魯、宋、陳、衛、鄭等聯合伐沈,使之一蹶不振。《左傳•文公三年》載:“三年春,莊叔會諸侯之師伐沈,以其服于楚也。沈潰。”公元前558年和公元前537年,沈國兩次随楚伐吳。公元前519年沈子逞伐吳兵敗,被吳國俘虜。《左傳•定公四年》載,公元前506年年,晉國召集諸侯會盟于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親楚的沈國拒不參加,晉國指使蔡國出兵滅了沈國,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國殺掉。

陳國的附庸:頓、厲、項等諸侯國

養國是一個文獻失載的贏姓小國,為東夷少昊族後裔。都城在今沈丘縣東南。傳世西周養史尊銘曰:“養史作旅彜。。”養史即諸侯史官,證明養在西周前期已立國。湖北江陵一春秋中期楚墓曾出出土一件養伯簋,是養伯為其元妹外嫁所作的媵器,說明此時周王室所封之養國尚存,養國爵位為伯。

公元前512年夏,吳國派出使臣,責令徐國(今安徽泗縣)和鐘吾國交出領兵在外的公子掩餘和燭庸。二國依仗有強楚撐腰,拒不從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讓他們去投奔楚國。楚昭王十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員隆重迎接二公子子,并讓二公子在養地(今河南沈丘縣)暫居。接着,又指令莠尹然、左司馬沈尹戍重修養城,把養城東北邊的城父、東南邊的胡田兩塊地方封給二公子,企圖利用二公子危害吳國。

養國的地望,據《讀史方輿紀要》載:“養城在縣東北。春秋時楚邑。昭三十年,吳二公子掩餘、燭庸奔楚,楚使居養,取城父胡田以與之。蓋其地近今毫、穎二州界。”清顧棟高《春秋大事年表》卷七《都邑表》說:“今河南陳州府沈丘縣東為養邑,春秋楚養也。”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說:“養在今河南沈丘縣城東,臨安徽界首縣界。”楚國勢力達到這一地區時,養依附于楚。春秋末年或戰國初為楚所滅。也有專家認為養國滅亡時間在春秋中期晚段(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左傳》載,魯昭公三十年(前512年),楚昭王已将養地封給吳公子,可見此前養已亡國。養滅國後淪為楚國附庸。養地人有在楚國任要職者,楚國貴族中有養氏,養由基以善射著稱。

陳國的附庸:頓、厲、項等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