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国的附庸:顿、厉、项等诸侯国

作者:晓形楼主人

一、顿国

顿国,为前1046年武王灭商后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顿国国君在史籍中被称作“顿子”,显示顿为第四等小国,其封地面积不过250平方里左右。顿国建立后,经历了较为稳定的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陈、楚、鲁、宋、晋等大国争霸中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失或续,到前496年终为强楚所灭,存在了550年。

顿国北临妫姓陈国,东接姬姓项、沈,南与姬姓蔡国接壤。这些方国的疆域在后来的诸侯争霸中处于变动之中。西周时期,周王朝王室尚强,顿国与周边诸侯国都能相安无事,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陈为大国,顿为小国,顿依附于陈,陈也需要顿国作为屏障。春秋早期,陈、顿两国关系密切。1975年秋至1984年,商水县练集乡朱集村出土一批周代青铜器,有鼎、簠、车马器等,鼎全部散佚,仅存4件西周晚期铜簋、3件春秋早期原仲簠,皆有铭文。其中原仲簠长28.3厘米,宽21.5厘米,通高18厘米,器身分别饰交叠式兽体卷曲纹和变体鸟兽纹,盖内铸有铭文“惟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沦仲嫁媵簠,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周口关帝庙民俗博物馆也藏有1件“原仲”簠,与前者同大同铭。这4件“原仲”簠是陈国大夫原仲为次女所作的陪嫁器物。《春秋•庄公二十七年》载:“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春秋时期陈国大夫,死于公元前667年。“原仲”簠的时代应早于此年。陈国大夫原仲与顿国贵族的联姻,说明当时顿国与陈国一度保持着睦邻关系。

陈国的附庸:顿、厉、项等诸侯国

顿国初都于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清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云:“顿国本在县(指商水县)北三十里,顿子逼于陈,南奔楚,自顿南徙,故曰南顿。”周口市、商水县文物部门找到了顿国故城城址,经勘探调查表明,顿国故城呈正方形,城墙用夯土筑成,边长500米,面积达25万平方米。城墙外有壕沟护绕。故城内出土有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构件如筒瓦、板瓦、云纹瓦当和生活用具陶圜底罐,以及楚国货币蚁鼻钱等。故城外发现有西周、春秋、战国墓葬。该故城的发现,证实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附近方圆地区为顿国疆域。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一些大的诸侯国和新兴的诸侯国开始相互攻伐。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以大兼小,以强并弱,争霸战争频繁。顿国作为国卑势弱的小国,夹在逐鹿中原的大国诸侯之间,对大国或依或违,时即时离,摇摆不定。顿国本依附于陈国,后来惧楚国之强,背陈而转向楚国。陈国于是大兵压境,遂使顿子失国,顿子逃奔到楚国求援并在楚国避难。具体何年陈国逐顿,史料语焉不详,估计应在公元前637年或稍前。公元前637年秋,陈国在归顺楚国的同时又暗通宋国,楚王遂接受顿子的求援,派大将成得臣率军攻打陈国。楚军占领焦、夷两地后,并在顿地修筑新城后回国。《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取焦、夷,城顿而还。”前635年,楚令尹子玉(即成得臣)把陈国包围,护送顿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使顿子复国。《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遂围陈,纳顿子于顿。”这个都邑就是今项城市南顿镇的南顿故城。《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南顿县班固原注云:“顿子国,姬姓。”颜师古注引应劭云:“顿,姬姓国,逼于陈,后南徙,故号南顿。”《春秋》杜预注:顿,国名,姬姓,即今项城稍西南之南顿故城。《水经•颖水注》:“(颖水)又东南过南顿县北,溵水从西来流注之。溵水于乐嘉县人颍,不至于顿。顿,故顿子国也,周之同姓。”《项城县志》载,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大石桥碑记》:南顿之名久矣。环其地者为谷水,发于台陵岗,上通黄、沙诸河,下达淮、泗入江,为扬、豫往东巨津,而南顿适当冲要。”据考古调查,南顿故城面枳约50万平方米,尚存一段夯土北城墙,东西长217米,残高7米,顶部宽约5米,夯层厚18至30厘米,圜底夯窝较浅。城内散存大量板瓦、筒瓦和饰粗细绳纹的陶片。故城内外发现有周代墓葬。

陈国的附庸:顿、厉、项等诸侯国

顿国复国后完全沦为楚国的附庸。公元前569年复,楚国人进攻陈国,同时命顿国伺间隙攻打陈国,为此陈国人包围顿国。《左传•襄公四年》载:“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在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中,陈、顿等诸侯国都慑服于强楚,并多次随其征伐他国。公元前538年,这些诸侯国随楚攻伐吴国。《春秋•昭公四年》云:“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公元前537年再次攻伐吴国。《春秋•昭公五年》云:“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公元前519年七月,吴军深人楚地,在鸡父(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大败包括陈、顿在内的楚国联军。《春秋•昭公二十三年》云:“秋七月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对这次交兵有较详细的记载:“吴公子光曰:‘诸侯从于楚者众,皆小国也。畏楚而不获已,是以来。……顿与许、蔡疾楚政……’吴子从之,戊辰晦,战于鸡父。……使奔许与蔡、顿,曰:‘吾君死矣!’师噪而从之,三国奔。楚师大奔。”陈、顿等国并不甘于做楚国的附庸,公元前506年跟随鲁国共同攻伐楚国。《春秋•定公四年》云:“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候、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顿国参加这次侵伐楚国的战争,并未改变附庸于楚国的地位。公元前496年二月,顿国国君准备事奉晋国,于是便背叛楚国,并与陈国断绝了友好关系。楚便在陈国的帮助下发兵灭掉了顿国,其纳人了楚国版图。《春秋•定公十四年》载:“二月辛已,楚公子结,陈公孙佗帅师灭顿,以顿子牂归。”二月辛已,即夏历二月二十三日。《左传•公十四年》载:“顿子牂欲事晋,背楚而绝陈好。二月,楚灭顿”。《史记》载:昭王“二十年楚灭顿。顿国自此并入楚地。

《战国策》卷六秦四记载有顿于弱激将赚秦王的事情:顿子弱说,世上的人有的是有其名而无其实,有的是无其实而有其名,有的是既无其名也无其实,大王您知道吗?秦王回答说不知道。顿子说:“有其实而无其名的是那些商人,他们无耕种的名声却有囤积粮食之实;那些脸朝黄土背朝青天的农夫虽有耕种之名却无积存粮食之实。至于那既无其名又无其实的人就是大王您身为万乘之国的君王却无孝亲之名,您以千里之地作为您母亲的养地却没有孝亲的行动。”秦王听了勃然大怒。顿弱说:“您不把权威加在东方六国之上,却加到您母亲头上,我认为您这种行为是多么的不妥。”秦王说:“东方六国可以兼并吗?”顿子说:“韩国犹如天下的咽喉,魏国好像天下的胸腹。你若给我万金之资,我可以把投奔到韩魏两国的贤臣招纳到秦国来,使韩魏顺从秦国。韩魏顺从,天下就可图了。”秦王说:“我的国家穷,哪来这么多钱给你。”顿子说:“当今天下并非平安无事,如今的形势不是合纵就是连横。连横成功,秦国就可以称帝。合纵成功,楚国就要称王。秦国称帝就可使天下恭敬地侍奉秦国,楚国称王则纵令有万金之资大王您也落不下一个子儿。”秦王说很好,于是给顿弱万金让他到韩魏去活动,不久这两国的将相陆续来到秦国,顿弱北入燕赵,用离间计杀了赵国良将李牧。此后,又使齐王前来朝拜秦王,其余四国便都顺从了秦国,六国的合纵就这样解体了。

陈国的附庸:顿、厉、项等诸侯国

二、厉国

厉国,是商代所封的一个小诸侯国,都城在今鹿邑县东太清宫镇。周武王灭商后,继续保留了厉国。

《左传•僖公十五年》载:“秋,伐厉,以救徐也。”鲁僖公十五年(公元前645年)春,由于徐国与中原诸国关系亲密,楚国攻打徐国。三月,鲁僖公、齐桓公、宋襄公、陈穆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在葵丘会盟,重申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的葵丘盟约,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徐国。秋季,联军攻打厉国,以帮助徐国。《左传•僖公十六年》载:“夏,齐伐厉不克,救徐而还。”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夏,齐国发兵攻打厉国,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但却解除了徐国之围。之后,齐军便回国了。

赖,文献中也作“厉”,古代同音。周代赖国有二,一在随枣走廊,今湖北随州东北部。此赖可能源于商末赖国,是商末周初鹿邑县之厉所迁。另一赖国位于今河南息县包信镇一带,是周灭商后,改封周武王弟叔颖的姬姓小国。包信之赖国可能也是由今鹿邑县迁去的。《春秋•僖公十五年》载,公元前645年中原诸侯联合救徐抗楚、齐曹的军队共同讨伐赖国。次年,齐国又一次出兵伐赖,均未攻克。可见赖国在春秋中期是依附楚国的,且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左传•昭公四年》载,公元前538年,楚灵王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到楚车请罪,楚灵王迁赖人于今河南鄢陵县。此后,赖国从历史上消失。

陈国的附庸:顿、厉、项等诸侯国

赖国鹿邑说。主张此说的人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为代表。他在《春秋裨疏》中不赞成杜预对《春秋•僖公十五年》“齐师、曹师伐厉”一句对厉国地望的注释,认为厉国不可能像杜预所说的那样是“楚方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而应在鹿邑老子所生地苦县厉乡。《史记•老子传》也记载:“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注:“正义曰:厉,音赖。”《晋太康地记》云:“苦县东有赖乡村,老子所生地。”《魏书•地形志》:“武平有赖乡城。”上述所指都是一处。此外,近人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支持王夫之的说法认为“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裨疏》之说较合”。事实上,当时齐、曹两国的军队讨伐厉国,是因为楚国军队入侵徐国,伐厉的原因是为了救徐。从地理方位上看,假设杜预所说的厉国在湖北随州符合事实,但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与厉国相去甚远,中间又有其他国家阻隔,齐、曹显然不可能用兵于千里之外。况且从齐、曹两国的力量看,在齐国最为强盛的齐桓公时期,曾联合宋、陈、卫、郑、许、曹6国军队与楚国作战,但也仅进军到远离楚国腹地的楚国边境陉(今河南方城一带)。更何况这时的齐国已经衰落,又缺乏当年7国联军的声势,仅以齐、曹两国绵薄之力,断然不可能进军到楚国腹心之地的厉。所以,这里所说厉国显然不是远在湖北随州的厉国,而只能是距徐国最近的鹿邑一带的厉国。

1998年,考古工作者在鹿邑太清宫发现了周初的“长子口墓”,该墓为两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出土大量成组的青铜礼器,规模当属诸侯一级。关于墓主的身份和国属,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发掘者认为墓主长子口为厉国国君或为长国国君;一种意见认为墓的地点虽属鹿邑,但北距商丘不远,很可能与宋国有关。不少学者认为墓主是宋国始封之君微子启,或继之为君的微仲衍。如,王恩田先生认为,“长子口”墓的“长子”乃“微子”之误识。该墓规格超过同期诸侯墓,且属西周早期殷人墓,墓主应为宋国有微子启或其弟微仲衍。太清宫北距商丘60公里,西周宋国都邑当在此附近。此说值得关注;一种意见认为墓主应为微子启未立的嫡长子“口”。李学勤先生认为“长”字无法改释作“微”,墓主又明明名“口”,讲成微子、微仲都不妥当,“长子”一词意思是“大儿子”,故墓主应为微子启未立的嫡长子“口”。微子启比纣年长,成王封他为宋君时年龄已经很大,长子口先死,故仲衍得以嗣位。长子口“死时必在周初,离封宋不久”(《长子、中子和别子》,《故官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6期)。

陈国的附庸:顿、厉、项等诸侯国

三、项国、沈国和养国

项国,是周初分封的姬姓国之一,子子爵。都城在今沈丘县槐店镇西南。到春秋时,仍为项子国。公元前643年,鲁国在淮与齐、宋、陈、卫等国会盟,鲁国的军队借机灭掉项国。《左传•僖公十七年》载:“师灭项。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从此项国灭国,仅存“项”地名。项国远鲁国,近楚国,鲁虽灭之却鞭长莫及。战国时期期,楚灭鲁,项地并入楚国。楚公子燕曾受封于项。《史记•项羽本纪》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楚襄王时,将楚都由郢徙陈,以项为别都。

沈国,又名聃国,周公之后所封的姬姓国。据沈子也簋铭分析,可能是从姬姓凡国分封出去的。沈国位于今河南平舆、沈丘一带,都城在今安徽临泉县城西。《水经•汝水注》云:“汝水水又东南,左会濾水。……又东径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县,旧沈国也,有沈亭。”

周朝初期,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即位,文王第四子周公旦摄政。三监不服,勾结商纣王之子武庚,联合东方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文王第十子季载因平叛有功,被周公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后周成王将叔父季载封于沈国。沈为小国,因地近强楚,故多多依附之,因而屡遭中诸国的讨伐。公元前624年,晋、鲁、宋、陈、卫、郑等联合伐沈,使之一蹶不振。《左传•文公三年》载:“三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以其服于楚也。沈溃。”公元前558年和公元前537年,沈国两次随楚伐吴。公元前519年沈子逞伐吴兵败,被吴国俘虏。《左传•定公四年》载,公元前506年年,晋国召集诸侯会盟于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亲楚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灭了沈国,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

陈国的附庸:顿、厉、项等诸侯国

养国是一个文献失载的贏姓小国,为东夷少昊族后裔。都城在今沈丘县东南。传世西周养史尊铭曰:“养史作旅彝。。”养史即诸侯史官,证明养在西周前期已立国。湖北江陵一春秋中期楚墓曾出出土一件养伯簋,是养伯为其元妹外嫁所作的媵器,说明此时周王室所封之养国尚存,养国爵位为伯。

公元前512年夏,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今安徽泗县)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二国依仗有强楚撑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楚昭王十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员隆重迎接二公子子,并让二公子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居。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

养国的地望,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养城在县东北。春秋时楚邑。昭三十年,吴二公子掩余、烛庸奔楚,楚使居养,取城父胡田以与之。盖其地近今毫、颖二州界。”清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卷七《都邑表》说:“今河南陈州府沈丘县东为养邑,春秋楚养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说:“养在今河南沈丘县城东,临安徽界首县界。”楚国势力达到这一地区时,养依附于楚。春秋末年或战国初为楚所灭。也有专家认为养国灭亡时间在春秋中期晚段(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左传》载,鲁昭公三十年(前512年),楚昭王已将养地封给吴公子,可见此前养已亡国。养灭国后沦为楚国附庸。养地人有在楚国任要职者,楚国贵族中有养氏,养由基以善射著称。

陈国的附庸:顿、厉、项等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