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新發展 世界新機遇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新發展 世界新機遇

圖①:位于科摩羅首都莫羅尼的中國援建的廣播電視塔。新華社記者 董江輝攝

圖②:位于斯裡蘭卡波隆納魯沃的中斯友好醫院。新華社發

圖③:2022年7月3日,在埃及開羅東部,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埃及首條輕軌鐵路通車試運作。新華社記者 隋先凱攝

圖④:2021年6月25日,在肯亞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中國農學專家和肯方從業人員交流實驗成果。新華社記者 張 宇攝

圖⑤:由中國援建的高棉國家體育場。索萬納拉攝(新華社發)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赢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中國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雙邊、區域和多邊合作,促進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營造有利于發展的國際環境,共同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反對保護主義,反對“築牆設壘”、“脫鈎斷鍊”,反對單邊制裁、極限施壓。中國願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緻力于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援和幫助廣大開發中國家加快發展。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推動建構新型國際關系,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系,緻力于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彙合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實際行動彰顯胸懷天下的大國擔當,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造福全球,赢得贊譽。

“一個越來越開放的中國,正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回望過去十年中國發展為世界帶來的機遇,黨的二十大報告亮出一張優異成績單——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台。大陸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黨組書記、會長任鴻斌介紹,中國目前是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平台作用不斷放大,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貿港建設持續推進。“一個越來越開放的中國,正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作為促進共同發展繁榮、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共建“一帶一路”經過9年耕耘,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東非、高棉有了高速公路,哈薩克斯坦有了“出海口”,馬爾代夫有了跨海大橋,寮國由“陸鎖國”變為“陸聯國”……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談及中國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開辟新空間、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新貢獻,埃及《中國周報》社社長馬強感觸很深。“以埃及為例,在共建‘一帶一路’架構下,中埃兩國在基礎設施、農業、電動汽車等多領域合作不斷走深走實,中國成為近年來對埃及投資最活躍、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如今,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埃及綜合環境最優、投資密度最大、機關産出最高的工業園區。中企在當地承建的蘇赫納第二集裝箱碼頭水工項目、埃及首條輕軌鐵路、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等,都有助埃及提高國内基礎設施水準,改善民生狀況。”

十年來,在維護世界糧食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中國同樣積極推進國際合作,促進合作共赢。

黨的二十大代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柏連陽介紹,中國雜交水稻已在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産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以馬拉加西為例,2019年,在該國引進雜交水稻技術後,我們在當地設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面向非洲開展雜交稻本土化品種選育、高産栽培以及種子生産技術研究,目前已審定通過5個雜交水稻品種,累計推廣6.5萬公頃,大面積平均産量達到每公頃7.5噸,超出當地品種産量3倍以上。”

“中國推動建構新型國際關系,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系,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世界發展的正确方向是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巴西共産黨主席、巴西伯南布哥州副州長盧西亞娜·桑托斯表示,中國積極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對接各國發展戰略,助力開發中國家完善基礎設施,便利國際貿易往來,以實際行動證明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赢、共同發展的理念可以成為現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肯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從中看到了中國道路胸懷天下的和平底色。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為其他國家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同時加快發展提供了新的選擇,為人類探索不同的現代化道路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的發展值得世界其他國家思考和學習。

法中友好協會聯合會會長阿蘭·拉巴特認為,中共二十大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會議科學謀劃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發展的目标任務和大政方針,同時也是因為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中國推動建構新型國際關系,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系,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2021年9月,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這一倡議至今已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内的多個國際組織積極響應和支援。今年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宣布了中方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32項務實合作舉措。

日本《中日新報》新聞社總編輯孫莉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表示,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報告還呼籲,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孫莉說:“這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為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亞美尼亞政治經濟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本雅明·波戈相也認為,中共二十大報告重申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這反映出中國同各國互利共赢、共同發展的真誠願望,是對解決目前人類面臨的各種危機和挑戰、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貢獻。

“毫無疑問,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僅是中國的,包括肯亞在内的其他國家也在受益”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赢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中國政治與經濟部門主任謝爾蓋·盧科甯認為,中國加快建構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味着中國在擴大國内消費的同時,不斷深化對外合作。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将為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新機遇。

發展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願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緻力于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援和幫助廣大開發中國家加快發展。

2021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承諾,中國将為非洲援助實施10個減貧和農業項目,向非洲派遣500名農業專家,在華設立一批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範和教育訓練聯合中心。

柏連陽說:“今後,我們将借助國家農業援外合作項目、中非基金等資源,充分發揮技術、品種等優勢,通過項目帶動,為推動世界各國種植雜交水稻提供‘示範樣闆’。此外,我們還将大力開展雜交水稻專業技術人才國際教育訓練,為世界各國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培養一批高素質的雜交水稻專業技術人才。”

“毫無疑問,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僅是中國的,包括肯亞在内的其他國家也在受益。”肯亞首都調頻電台總編伯納德·莫曼伊說。

愛爾蘭共産黨總書記尤金·麥卡坦表示,中國一直推動建構互相尊重的多極世界,中共二十大将有助于建設更美好的新世界。(本報記者 嚴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10月21日 第 05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