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共沐書香 遇見美好——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在各校開展全民閱讀之教師閱讀活動

作者:陝西網渭南站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師的閱讀素養,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倡導終身學習的理念,近期,渭南高新區教育文體局組織開展了以“共沐書香 遇見美好”為主題的教師閱讀活動,全體國文老師在本次讀書交流中分享了他們讀書的樂趣和收獲。

共沐書香 遇見美好——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在各校開展全民閱讀之教師閱讀活動

楊萍: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提到:“兒童經常在變化,永遠是新的,今天同昨天就不一樣。”不斷學習才能讓我們在每個孩子身上經常發現新的東西,每個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沒有重複,各有特色。當孩子站在你面前,如果你能感覺他的喜悅和苦惱,給予他由衷的關懷同教育,便能使師生心理相容。

共沐書香 遇見美好——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在各校開展全民閱讀之教師閱讀活動

闫婵:線上教學期間,我拜讀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細節》一書,朱永通先生用溫暖,樸實的文字給我帶來莫名的觸動,原來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活動中,那些看似不經意的小舉動,例如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溫柔的輕撫、一句鼓勵的話語……都隐藏着許多的學問,這些所謂的無意識其實就是朱永通先生所說的教育的細節,重視教育中的細節,就是關注教育。

共沐書香 遇見美好——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在各校開展全民閱讀之教師閱讀活動

王雪茹:近來讀到餘文森先生主編的《有效教學的案例與故事》一書,心中不乏油生敬佩,其中有一節“曲徑通幽處,童心浪漫時”更讓我覺得茅塞頓開。案例中寫道,在執教《翠鳥》時,有學生對“刹那間,叼起一條小魚,貼着水面往遠處飛走了”,這句話有疑問,為什麼翠鳥叼起一條小魚以後就貼着水面飛走了?作為教師,會覺得這真是一個傻問題,捉完魚就飛走,這是自然,又有什麼好奇怪的?但是正是這樣一個不值一提的問題,竟吸引了學生,激起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孩子們的奇妙想象,富有生活氣息的表達,使自己融入了課文中,将翠鳥當成了自己最親密的夥伴,因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課文。作為教師,不禁想到有時“節外生枝”,也有可能會成為學生思維的發端,師生共入另一番洞天。

共沐書香 遇見美好——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在各校開展全民閱讀之教師閱讀活動

劉曉雲:《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讀完這本書,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書中小豆豆的經曆讓我明白,教育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傾聽,學會贊美,學會鼓勵!

共沐書香 遇見美好——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在各校開展全民閱讀之教師閱讀活動

張思敏:“欲求教書好,先做讀書人”,我認為教師提升自我的最好方法之一,便是勤奮的讀書。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包含了他漫長25年教學生涯的點點滴滴。李老師在他愛的教育裡“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迹,他所寫的隻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學生活,但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論述,把我們引入了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

共沐書香 遇見美好——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在各校開展全民閱讀之教師閱讀活動

王美娜:最近再次拜讀老舍《駱駝祥子》全文以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行蹤為線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幸運自己生活在當今美好社會,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家沒有抛棄每一個人,我們要心存感恩,不忘初心,回報社會。

共沐書香 遇見美好——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在各校開展全民閱讀之教師閱讀活動

劉帆:作為一部結構嚴謹、感人至深的寫實主義傑作,《駱駝祥子》通過生動的描述向我們啟示:吃人的不公正的社會不僅剝奪了底層百姓在經濟上任何翻身的機會,掠取了他們正當婚戀生活的合法權利,還徹底毀滅了他們的精神世界。作品圍繞着祥子這一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以他從奮鬥到堕落的人生經曆和心路曆程為主線,描繪了一幅舊中國血淚交織的真是圖畫。

看一本好書,如同跟一位高尚的人交談,書籍可讓教師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從中享受教育教學的樂趣,從中找尋理想的栖息地,增強教師的人文底蘊。而交流可以讓大家分享各自靈動的思緒、精湛的見解。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讀書分享成為一種常态。

來源:高新區教育文體局

通訊員:張思敏

陝西網渭南站編輯:李倩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