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商務部發聲!寶馬董事長:錯誤的決策!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下手”,多家知名車企中招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2 19:42釋出于四川每日經濟新聞官方賬号
每經編輯:黃勝
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6月12日,歐盟委員會披露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電池電動汽車(BEV)征收的臨時關稅水準。
歐盟委員會對三家抽樣中國汽車生産商征收的關稅分别為:比亞迪17.4%、吉利20%、上汽集團38.1%。
中國其他參與調查但尚未抽樣的電池電動汽車生産商将被征收21%的權重平均稅。歐盟委員會稱,如果與中方的讨論不能得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些臨時關稅将從7月4日起引入。

圖檔來源:每經特約記者 周遊 攝
據《每日經濟新聞》,6月12日,寶馬集團針對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表達了明确的立場。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加征關稅将會阻礙歐洲車企的發展,同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貿易保護主義勢必引發連鎖反應:以關稅回應關稅,以孤立取代合作。對寶馬集團來說,類似增加進口關稅這樣的保護主義措施,無法幫助企業提升全球競争力。寶馬集團堅定不移地擁護自由貿易。”
商務部回應
問:6月12日,歐盟委員會釋出關于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披露,拟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注意到,6月12日,歐委會釋出關于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披露,拟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歐方罔顧事實和世貿組織規則,無視中方多次強烈反對,不顧多個歐盟成員國政府、産業界的呼籲和勸阻,一意孤行,中方對此高度關切、強烈不滿,中國産業界對此深感失望、堅決反對。
圖檔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歐方裁決披露中的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歐委會罔顧中國電動汽車優勢來自開放競争的客觀事實,罔顧世貿組織規則,罔顧中國相關企業對有關調查的全面配合,人為構造并誇大所謂的“補貼”項目,濫用“可獲得事實”規則,裁出畸高的補貼幅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是制造并更新貿易摩擦,是以“維護公平競争”為名行“破壞公平競争”之實,是最大的“不公平”。歐方此舉不僅損害了中國電動汽車産業合法權益,也将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内的全球汽車産業鍊供應鍊。
歐委會一手高舉綠色發展大旗,一手揮舞“保護主義”大棒,将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不符合中歐上司人關于加強合作的共識精神,将影響中歐雙邊經貿合作氛圍,不利于歐盟消費者自身的利益,也将破壞歐盟自身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大局。
中方敦促歐盟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切實落實近期中法歐上司人三方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中方将密切關注歐方後續進展,并将堅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外交部回應:典型的保護主義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天(12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據央視新聞,有記者提問:報道歐盟将從下個月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高達25%的關稅,請問中方是否已收到這一決定的通知?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林劍表示,關于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中方已多次闡明了有關立場,昨天我也回答了有關的問題,我想強調的是這起反補貼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歐方以此為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中歐經貿合作和全球汽車産供鍊的穩定,最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的利益。
我們注意到近段時間歐洲多個國家政要,業界的代表對歐委會的調查表達了反對意見,認為通過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來試圖保護歐洲産業是錯誤的方法,保護主義沒有前途,開放合作才是正道。我們敦促歐方恪守支援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的承諾,同中方一道維護好中歐經貿合作大局。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商務部網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裴健如)
檢視原圖 1.21M
-
外交部、商務部發聲!寶馬董事長:錯誤的決策!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下手”,多家知名車企中招 -
外交部、商務部發聲!寶馬董事長:錯誤的決策!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下手”,多家知名車企中招 -
外交部、商務部發聲!寶馬董事長:錯誤的決策!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下手”,多家知名車企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