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都已經開始使用現金了,這說明了什麼?知情人講出了實話
中國近幾年來整體發展情況非常的快,整個社會發展來看,對于人們的生活影響最大的大概就是微信和支付寶這些軟體。線上支付作為近10年來發展最為迅速,而且也是最快速融入到大家生活當中的科技産物,對人們的生活影響非常之大。
以前大家出門身上必備錢包,一定要帶些現金,現在大家出門基本都是一部手機。手機支付确實是給很多人帶來了便捷,不用經常性帶現金,在身上也不容易丢錢,整體來看确實是利大于弊的。如今網上有人讨論,大學生都已經開始使用現金了,這說明了什麼?知情人講出了實話。
那麼為什麼最近這兩年反而有不少年輕人,在現在這個經常使用手機支付的情況下,開始攜帶現金出呢?而且這種情況還不是個例情況,近幾年來有很多院校讀書的一些大學生會開始攜帶現金,平時出門購買東西也會使用現金支付。
一、防止月光
其實作在之是以會有這麼多大學生日常攜帶這些現金,主要也是因為很多大學生平時自控能力不是特别的強。手機支付有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對金錢的概念變弱,過去身上攜帶有現金,幾千塊錢就是厚厚的一沓,一沓錢一張一張的變少,在用錢的時候也會更加的珍惜。
現在都是用手機支付,很多學生還有一些年輕人平時也愛買東西,有時候亂七八糟的東西一買,金錢支出了實際上不少學生依然還是沒什麼概念。感覺每個月月初的時候買了很多東西,到月中的時候就已經捉襟見肘了,而很多學生可能感覺自己還沒有花多少錢。
錢都存放在銀行卡裡,每天平時出去買點東西,可能一樣東西就幾十塊錢,看起來不是特别的多,買幾件衣服也就百來塊錢,一個月似乎也沒買幾件,但基本每到月末都出現錢不夠用的情況。再加上一些消費節,各種各樣的購物節,很多學生也是想要趁着這些節慶假日,趁着活動有折扣的時候多買點東西。
基本上一買就是一大批,這時候買東西通過手機支付,出現的都是一串一串數字的變化,不像現金那樣可視感非常強,厚厚的一沓錢花掉了,立刻就能感受到。當金錢成為一串一串的數字在手機上出現,盡管學生能夠看到,數字在慢慢的變少,但實質感并不強。
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月月末開始要吃土的年輕人,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為了防止每個月都跟父母通知下個月的生活費,有部分大學生月初收到父母的生活費時,就會去銀行先去取出一部分現金。将這些現金攜帶在身上,平時的時候也不常用,而且現金變少,立馬就能看出來,使用的時候也會更謹慎。這樣等到卡上沒錢,還有現金可以抵禦一陣,不至于真的月光。
二、将現金取出确實能更節省用錢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現在的電子支付将金錢變成一串一串數字,慢慢的就模糊了大衆對于金錢的概念。年輕人本身在自控能力上也不是特别強,有些年輕人金錢都是放在銀行卡上,感覺自己每個月隻是買了一些非常簡單的小用品,似乎沒用多少錢,但十幾塊幾十塊的一點點累積起來,加在一起很快就幾百上千了。
這些對金錢概念越來越模糊的大學生,等到每個月月末或是月中的時候,發現銀行卡餘額一下子不足了,但接下來還有很長的時間要度過。而卡内的錢可能已經不足以支撐自己接下來正常生活了,繼續向父母開口要錢又覺得不好意思,這種情況之下,這些大學生勢必就會想出其他的方法,盡可能為自己留下月末的基本生活費。
利用現金支付最大的優勢就是将金錢可視化,平時錢還比較充裕的時候,還是正常使用手機支付。每個月月初去銀行取出的這些現金基本都是放在自己的錢包裡面,不到迫不得已,不會輕易取出使用。
等到後期快要到月末發現銀行卡餘額不足時,錢包裡的這些現金至少還能支撐自己接下來到月末的基本生活,還有一些大學生,甚至可能就直接将現金取出,不使用手機支付直接用現金,這一類學生在日常生活時會更節省。
實際上這種情況出現也是現在很多大學生對于個人的一種自我限制行為,再加上電子支付以及手機網際網路支付雖然給人們帶來了便捷,但其實也有很多負面的影響。其中最大的影響就是隐私洩露,而現在更多的大學生也确實開始有了更高的隐私意識,其實是一件好事。
結語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年輕人開始使用現金,這其實是一件好事。電子支付目前滲透到大家生活方方面面,短時間來看,完全取消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年輕人有意識去進行自我限制,更多的使用現金,或者是用現金和線上支付結合的方法,對于市場貨币流通,也算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