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作者:潘幸知

許久未曾露面的黃多多,突然登上了熱搜。

她在社交平台上罕見曬出了自己的自拍生活照。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照片中的她,身穿白色襯衫搭配黑色長褲,非常幹淨素雅,不過,一頭自然卷曲的及肩短發,卻凸顯她成熟的另一面,再加上那眼神,有點迷離感,像極了母親孫莉。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不少網友表示:

“我的天啊,這是不是過早成熟了?”

“這孩子經曆了什麼?怎麼沒有一點少女氣息?”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時間過得如此之快,一眨眼,多多已經16歲了,已然接近成年。

看着多多如今驚人的變化,果然“女大十八變”這句話也照進了現實。

作為星二代,多多跟窦靖童、陳飛宇一樣,一言一行都時刻處在輿論的放大鏡下,屢屢上熱搜。

無論是這次的“罕見曬照”還是“黃多多的頭發”,毫無例外都成為了網友熱議的話題,而讨論的焦點也自然而然從多多身上衍生到黃磊的教育觀上。

标榜民主的教育,是放任還是開朗,一時之間,争鳴不斷。

01

多多,可以說是每一位觀衆看着長大的。

那年《爸爸去哪兒》第二季開播,無數觀衆心裡從此住下了一個叫黃多多的小女孩。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雖然參加節目時,多多隻有8歲,但上能體恤心疼父親,下能照顧好一衆弟弟妹妹。

在遇到可憐的小動物時,會心疼得直掉眼淚。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在别人問出不好的問題時,亦能不卑不亢,堅持自我。

記得當多多參加《快樂大學營》的時候,何老師問了她一個極其刁鑽卻又永恒不變的話題:“更愛爸爸還是媽媽?”

别的孩子,可能會考慮一陣,怯怯回答,“爸爸/媽媽。”

但多多卻表現得十分生氣,她非常認真地說:是誰提出這個問題的,不可以這麼問。

何老師問:“為什麼不可以問這個問題?”

多多說:“因為都很愛爸爸媽媽,如果隻說爸爸,媽媽會傷心,因為媽媽費了很大力氣生的我們,但如果隻說媽媽,爸爸會傷心,因為爸爸一直都在努力賺錢,養育我們。”

聽完這個,多少爹媽淚目啊。

要是自己的孩子也可以這麼高情商,就不至于天天氣到腦疼了。

多多所表現出來的情商,有對家人朋友的愛意、對生活的熱愛、對動物的憐憫、對是非的堅持。

無數網友為之贊賞。

當時不少人關注起了黃磊的育兒方式,到底是多麼好的育兒方式,才能孕育出這麼優秀的孩子。

《爸爸去哪兒》節目裡,處處細節上不難看出,父親黃磊表現出了對女兒極大的尊重,沒有擅自去為女兒下決定,反倒允許女兒自己做主。

多多有了一隻心愛的狗狗,陸毅女兒貝貝想跟狗狗多玩會兒,黃磊沒有直接替多多答應,反倒說:“狗狗是多多姐姐的,你應該去問多多姐姐。”

見貝貝跟狗狗玩了很久,多多有點受不住了,找到黃磊表示自己不大放心,而黃磊卻表達“問題是你的,你得自己解決問題。”

将問題還給孩子,交由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權利,尊重二字得到了極大的展現。

而面對老生常談的“早戀”問題,他在采訪中表示,青春期懵懵懂懂的,情窦初開,這是人本身最天然的東西,他覺得是美好的。戀愛就是戀愛,哪有什麼早戀,這個詞就很混蛋。

有不少網友認為其“心真大”。

但不得不說,就是這般開明的教育,還是引來了衆多網友的一衆支援。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而後來,在這樣“開放式教育”下,多多的确成長為了别人家的孩子,才貌雙全。

7歲就用英語寫劇本,8歲翻譯了三本英語小說;

10歲為《小王子》等動畫配音;

11歲登上國際T台走秀;

12歲搭檔何炅,在《水中之書》擔當女主角;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會鋼琴、書法、小提琴、做烘焙、織毛線...

不得不說,如此優秀的履曆,毋庸置疑是建立在有一定經濟基礎上的,但更多的,還是靠多多本身的努力和堅持,以及父母良好的教育。

可惜啊,人們總是喜歡“一棒子打死”。

當黃多多因為頭發問題上了熱搜後,許多人便一反常态,站在道德制高點對黃磊育兒、甚至是多多本人發起質疑和“挑釁”。

02

當時孫莉曬出3張多多的照片,并配文:姐姐的新發色。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評論區炸窩了。

“才13歲,就染頭發?”

“年紀那麼小就染頭發,是否有點太成人化?”

“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太注重外貌了。”

順着黃多多的頭發,網友們接着扒到了孫莉之前曬的微網誌,原來9歲的時候多多就已經打了耳洞。

這下,網友更炸了。

“年紀這麼小,怎麼能打耳洞?”

“天啊,這壓根就不是什麼開放式育兒,就是放縱式育兒。”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之前被捧上天的“黃磊式育兒”一下子被網友們踩在了腳底。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而後,黃多多頻繁的染發行為更是讓不少網友表示“粉轉路”,認為“不像學生,更像網紅”。

在大衆的刻闆印象裡,似乎染發、打耳洞就是跟叛逆挂上了鈎。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不少人認為,未成年前,孩子就該有孩子模樣,一身書生氣,乖巧聽話,文質彬彬,一頭黑色長發,幹幹淨淨的。

的确,大多數的孩子就是這個模樣。

但問題是,青少年們就隻能是這個模樣了嗎?

那學校不就成了影印機,每位學生都是一張按照标準圖紙複制出來的影印紙?

對黃多多染發、打耳洞進行批判的行為,其實折射出的是中國式家長的一種普遍式育兒焦慮。

一份《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68%中國家長為孩子教育焦慮。

《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裡,提到了十項家庭焦慮因素,孩子占了一半,小孩教育、小孩健康更是位列前茅。

那些患上了“群體性育兒焦慮症”的家長對孩子的一點風吹草動都無比緊張,生怕孩子走錯路,生怕孩子随意一個舉動都會誤入歧途。

于是,他們瘋狂叮囑孩子們一定要“謹慎再謹慎”“三思而後行”。

本來這兩個詞是褒義詞,但是在他們的千叮萬囑下,這卻成了阻攔孩子追逐夢想的一道坎兒,讓孩子變得躊躇不決。

教育焦慮,是填不滿的,往更深層去看,它其實更多是對孩子的一種掌控欲望。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堂而皇之打着“對你好”的旗幟,實踐着對孩子超強的控制。

那麼回到多多染發這個問題,看爸爸黃磊是如何回答的?

他說:

“我覺得小孩這樣沒問題,你自己有沒有耳洞?又幹嘛反對孩子呢?這沒什麼,我從來不反對,隻要不誇張就行,在孩子叛逆期,如果家長總愛反着來,她就會更想做這件事,那倒不如讓她去嘗試。

她本來就是獨立的個體,不要總拿子女當小孩子。”

與其一味反對斥責,不如放手鼓勵。

這就是黃磊育兒觀的中心。

03

知乎上,曾有一位網友分享過他的經曆。

這名網友從小就是被母親嚴苛管教,無論儀容儀表還是生活作息,都被管得死死的。

母親說,好孩子是不會留劉海、不會染發、不會打耳洞、不會紋身的。

母親說,好孩子是不能晚上9點後不回家、玩遊戲和談戀愛的。

母親說,好孩子的責任就是好好學習。

于是,青春那麼幾年直到大學畢業,她一直遵循着母親的教育,成為了母親的“好孩子”。

但是進入社會後,她卻發現,自己和周圍人格格不入,“死闆”的她跟周圍同僚沒有相同的話題、更别說能處成朋友,到點下班自覺回家,每天兩點一線,生活過得死闆而枯燥。

直到有一天下班,她看着她隔壁同僚化好妝,跟她一同下了電梯,然後奔向了在大門外等候已久的男生。

那一刻,她想哭。

她多麼想成為這樣一個“叛逆”的女生啊。

記得《中毒的父母》中有這樣一段話:“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将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你該怎麼樣”“這是對你好”這些話聽起來體貼備至,但何嘗不是一道道德的枷鎖,限制孩子探索更自由的世界。

反觀那些被認可、被鼓勵的孩子,他們在接受正向回報的過程中,慢慢形成自己強大向上的磁場,最終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心理學上将這種父母給予孩子期望和鼓勵,使得孩子産生動力,最終變成優秀孩子的過程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

隻有父母做到了對孩子充分地認同和支援,最終孩子的表現也不會讓父母感到失望。

如同黃磊與多多一般,鼓勵式的充分認可,讓多多成為了一個多才多藝的孩子,有着自我想法和飽滿的心靈。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也就如同王菲與窦靖童一樣,王菲從内心深處一直堅信孩子是最棒的,她從不會在公共場合吝啬對孩子的表揚,而這份認可往往讓窦靖童更有自信追求她的音樂夢。

黃磊女兒再次翻車?打耳釘染發、早戀不合群,開放式教育悔死了?

在TED演講中,教育家Brittany Packnett便指出:孩子的成功來自于自信,來自于對自己能力的深信不疑,這種自信的來源其實正是父母的寬容和認同。

04

正确的鼓勵會讓孩子受益良多,但錯誤的鼓勵卻容易讓孩子盲目自信。

那麼如何靈活運用“羅森塔爾效應”鼓勵孩子?

1、相信孩子。

羅森塔爾效應最核心的兩點要求,首先就是相信,這種相信需要發自内心,因為孩子是能夠分辨出來的,如果是假的信任則會對孩子産生負面影響。

2、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

家長隻有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才能更好去認同及尊重孩子,遇到問題不“自作主張”,交還孩子自主選擇權,并且認真傾聽,對好的觀點加以鼓勵,對不好的觀點可以提出疑問,但不要怒下判斷。

3、具體誇贊,不要泛泛而贊。

不要機械式“鼓勵”,“你好棒”“很厲害”這些通俗贊賞隻會讓孩子聽多生厭,“獲贊”的欲望越來越低。是以當要贊賞孩子的時候,不妨具體指出,孩子哪一點做的不錯,哪一點還可以繼續完善。

4、放下過高期待,平心看待孩子的人生。

“殘忍”的提醒:這世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9%的人小有所成,1%能大成,不出意外,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屬于那平凡的90%。是以請抛棄過高的期待,給予孩子的期望應該考慮實際情況,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一個期待也不能讓孩子搖身一變成為人上人,什麼事兒,都得學會慢慢來。

最後,分享泰戈爾在《飛鳥集》寫道的一句話給大家: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