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零零計劃# 蚱蜢冰川的名字來源于其内部數以百萬計的已滅絕蝗蟲,對于這座不可思議的冰川來說,時間已經不多了。
坐落在海拔3350米(11000英尺)以上的是一座類似“大象皮膚”的冰川,裡面充滿了儲存下來的已滅絕物種的遺骸。1914年,美國地質調查局采礦地質學家 J · P · 金博爾博士進行了一項調查,最終得出了蚱蜢冰川的名字。
蚱蜢冰川位于蒙大拿州比林斯西南貝爾圖斯山脈的卡斯特國家森林,一年中隻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到達。然而,那些有幸到達山頂的人可能會看到隐藏在其中的寶藏。
數百萬儲存完好的落基山脈蝗蟲在冰川中存在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1914年美國昆蟲學局首次鑒定蝗蟲時,自19世紀末以來就沒有大量發現過這種蝗蟲,最後一個活的标本是在1902年采集到的。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導緻了這個巨大的蝗群的滅絕,但據推測,它們在飛越冰川結霜的山峰時遇到了極端的天氣條件。大雪和冰原将它們永遠儲存在地表之下。
在冰川被發現的那一年,冰川結構延伸了8公裡(5英裡)——但是随着全球氣溫的升高,冰川迅速縮小,現在隻有0.32公裡(0.2英裡)。
随着冰層的融化,儲存下來的标本顯露出來,暴露在不斷變暖的氣候中。一旦解凍,采集标本的時間很短。由于難以到達現場,許多這些珍貴的蝗蟲從未被采集,而是在冰川頂部慢慢腐爛。
在它們滅絕之前,落基山脈蝗蟲以其龐大的蝗群數量而聞名。1875年以“阿爾伯特蝗群”而聞名,估計有177公裡(110英裡)寬,2896公裡(1800英裡)長,裡面有12.5萬億隻蝗蟲。
龐大的蝗群意味着在它們滅絕之前很少有标本被收集或研究,這使得它們儲存下來的遺址對于收集這個曾經繁榮的物種的資訊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