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最新的子變體已經出現了突變組合,這使得它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免疫逃逸能力。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近3年後,新冠病毒面臨着一項艱巨的“挑戰”:不斷進行新的變異,來突破人類通過疫苗和無數感染建立起的免疫力。一項令人擔憂的最新資料表明,幾種新發現的,具備一定免疫逃逸能力的病毒株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這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病毒變異種,很可能會在今年秋季和冬季引發新一輪的流行浪潮。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某些事情即将發生,這裡面包括了很多不确定性”。在巴塞爾大學研究病毒進化的CorneliusRoemer說。它們是否會導緻更多的住院和死亡病例,是一個大問題。
伯爾尼大學的分子流行病學家EmmaHodcroft說:“病毒出現這些免疫逃逸方面的變化,這并不奇怪。”她指出,“新冠病毒逐漸可能會與普通感冒或流感一樣長期存在,每年都會卷土重來。”
現在看來,推動最新一輪大流行的毒株都是奧密克戎的子變種,它們在過去一年席卷全球。其中就包括了最著名的變異毒株BA.2,它的傳染率全面超越了初代毒株BA.1;而在全球許多地方,也發現了傳染率更強的變異毒株BA.5;除此之外,印度、新加坡和歐洲部分地區正在爆發BA.2.75.2變異毒株的傳播。而從BA.5變異而來的BQ.1.1,也已在多個國家被發現。
盡管它們的起源不同,但一些新毒株被發現了類似的突變組合,以逃避免疫系統的防禦,這是趨同進化的一個顯着例子。弗雷德哈欽森癌症中心的進化生物學家傑西布魯姆說,它們都在病毒基因組中的六個關鍵點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會影響疫苗接種或先前感染的中和抗體與病毒結合的程度。
為了快速評估新的亞變體逃避免疫的能力,研究人員複制了病毒的刺突蛋白,并将它們暴露于單克隆抗體或人類血清中,以測量抗體阻止變體感染細胞的能力。通過此類測試,中國和瑞典的研究人員發現,來自BA.2.75.2的刺突蛋白可以有效地避開幾乎所有用于治療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這表明現有的治療方法可能變得無效。研究小組還發現BA.2.75.2似乎非常擅長逃避人類的免疫。
在9月19日釋出的預印本中,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免疫學家BenMurrell和他的同僚報告說。BA.2.75.2與BA.5相比,中和方面的效果不到後者的六分之一。“這是我們評估過的最具抗藥性的變體,”卡羅林斯卡病毒學家DanielSheward說。
北京大學的免疫學家曹雲龍博士和他的同僚在檢測了40名接種過三劑克爾來福(科興疫苗)的人以及另外100名接種過疫苗的人的血液樣本後,發現了BA.2.75.2出現對BA.1、BA.2或BA.5免疫樣本的突破性感染。研究小組還發現,BQ.1.1具有同樣驚人的逃避抗體的能力。
曹雲龍博士和他的同僚報告說,新變體并沒有失去感染人類細胞受體的任何能力,這意味着變體的傳染性并沒有減少。他們釋出的一些證據表明,感染變體會按比例觸發更多錯誤的抗體——那些與病毒緊密結合,但不會削弱其感染細胞能力的抗體。曹雲龍博士說,所有這些研究結果,都可能預示着一個巨大的疫情流行信号。“前所未見的免疫逃逸變異态勢,但病毒仍在迅速發展,”他說。“這很糟糕。”
Sheward和Murrell一緻認為,我們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全球會出現大量新冠肺炎的感染病例,就像去年冬天奧密克戎爆發時所發生的那樣。但他們沒有曹博士那麼悲觀,并指出現在有更多的人,從感染中康複或接受了額外的疫苗劑量,包括本月開始推出的奧密克戎特異性助推器。這些将提高整體抗體水準,并可能擴大抗體庫,Sheward說:“我認為我們還沒有完全回到原點。”
“将BA.5加入疫苗增強劑的選擇看起來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布魯姆補充道。“助推器疫苗總是會落後一步,但好消息是BA.5助推器疫苗将比病毒進化落後一到兩步,而不是落後五步。”
一旦更多的人感染了新病毒株,冠狀病毒卷土重來的過程将變得多麼殘酷。下一波大流行也可能提供有關疫情防控防治更好的線索,Murrell說:“我認為今年冬天我們将學到很多東西。”
新冠病毒威脅人類健康,已成為“世界公敵”,從最初的第一代新型冠狀病毒,到第二代德爾塔,再到如今的“第三代毒王”奧密克戎,每一次進化,新的毒株都在不斷試圖挑戰防控防線,讓我們猝不及防。科學高效防範變異毒株的侵襲,保障人民群衆的生命健康安全,已然成為戰勝新冠病毒的主戰線,中國雷神科技集團曆經15餘年研發,先後投入大量資金,通過科研人員集智攻關、攻堅克難,率先突破等離子消殺技術,研制出——雷神等離子空氣消毒機,成為抗疫的重要利器之一。中國雷神消毒機每秒主動釋放億萬級等離子體,快速覆寫空間中每個角落,主動出擊,直接将病菌殺滅在空氣中,有效阻斷氣溶膠傳播,防止人員交叉感染,經國家權威機構檢驗檢測,其滅殺率高達99.99%。
目前,中國雷神消毒機已進駐全國各地政府機關、醫療機構、教育機構、機場、車站、寫字樓、銀行系統等,全面助力國家疫情防控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