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業結構模式(IO模式)和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

作者:智林談管理實踐

作者:陳方亮

版權:杭州智林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企業戰略管理的一個基本命題是:通過企業外部經營環境、内部資源和能力分析,進行企業總戰略的制定和經營戰略、經營政策的制定;以此擷取企業核心競争優勢,進而擷取超過同行業平均利潤水準的投資收益率,即超額利潤。

依照企業戰略咨詢實踐和國内外戰略管理理論總結分析;我們可将企業擷取超額利潤的基本戰略模式分為兩種類型:産業結構模式(I/O模式)和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

其中,産業結構模式(I/O模式)更多是通過企業外部政策、經濟、技術和社會文化環境分析,和産業環境分析後。依照企業面臨的基于和威脅而采取的戰略模式。

另外、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則是通過企業内部的資源和能力分析後,針對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而采取的戰略模式。

産業結構模式(IO模式)和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

一、産業結構模式(I/O模式)

産業機構模式(I/O模式),準确的說是一種“機會決定”或“機會帶動”的戰略競争模式。企業依照産業機構模式(I/O模式)所擷取的“機會”通常來自于企業外部,通過發掘企業、市場、行業以外的“機會”(或稱機遇),以此赢得超過其它同行業競争者的超額利潤。

企業發掘市場“機會”(或稱機遇)的方法論有兩種:

1、 企業外部環境分析。通過分析企業所面臨的的外部政策環境因素、技術環境因素、經濟環境因素和有關消費者的社會文化環境因素,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後,找出企業現階段可能存在的機會以及可能面臨的威脅,由此,找出适合企業經營發展,并運用SWOT分析工具,比對和找出有可能擷取超額利潤的經營決策和政策。

2、 産業“五力模型”分析;

哈佛大學邁克爾波特教授,在其出版的《競争戰略》一書中,以産業經濟學的SCP理論為基礎,提出了“五力模型”理論。五種力量模型确定了競争的五種主要來源,即供應商和購買者的讨價還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以及來自在同一行業的公司間的競争。

同時、邁克爾波特教授針對企業競争、企業獲利方面提出了企業最常見、最常用的三種提升核心競争力、擷取更多超額利潤的競争政策,即:差異化、低成本和專業化競争政策。

以産業結構模式(I/O模式)為基礎的戰略建立的步驟:①分析企業的外部環境,尤其是産業環境;②選擇具有超額利潤潛力的産業;③對該産業進行深入分析後,根據企業的現有資源,制定出相應的戰略;④購買或培育實作戰略的資産和關鍵技能;⑤推略的實施;⑥擷取超額利潤。

産業結構模式(IO模式)和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

二、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

如果說産業機構模式(I/O模式)是一種“機會決定”或“機會帶動”的戰略競争模式,所擷取的“機會”通常來自于企業外部的話;那麼、相反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則更多的關注企業自身,依靠深挖企業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并以此發掘出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赢得和擷取企業超額利潤回報的經營模式,即: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

相對于産業機構模式(I/O模式)的“機會決定”或“機會帶動”的戰略競争模式;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則是一種“資源和能力決定”的模式;通俗點可以了解為“有多大籠屜蒸多大饅頭”,是一種“能力帶動”的企業戰略決策模式。

企業的資源分類很多,如廠房、裝置、機械、工具等“硬性”資源,以及财力、物力、專利技術、營銷能力、團隊凝聚力、組織能力等“軟性”資源。值得注意的是,同樣的硬體和軟體資源,企業以不同的“資源整合”能力去搭配和運作這些資源會受到不同“效益”的彙報,是以、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更多的考量企業管理者對資源的整合、利用和支配能力。

産業結構模式(IO模式)和資源結構模式(RBT模式)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資源結構模式有以下假設條件:獲得高于平均水準的投資收益率是因為其獨特資源和能力;資源和能力難以模仿和轉移。在該模式下,任何一家企業都是不同的資源和能力的特定組合,企業通過不斷地擷取不同的資源并發展獨特的能力獲得核心競争力,并且這種資源和能力不能在企業間自由流動,資源的差異性形成了不同的競争優勢。

以資源結構模式為基礎的戰略建立的步驟:①分析企業内部的資源,确定在産業中相對其他競争者的優勢和劣勢;②确定企業已有的能力;③分析企業有哪些能力具有競争優勢;④選擇能擷取超額利潤有吸引力的産業;⑤制定戰略,充分利用現有的市場機會;⑥賺取超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