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作者:世亮讀書

原創作者:餘世亮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當皇帝是門複雜的技藝,必然勤學苦練。

——趙冬梅①

孫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孫吳政治人物,吳大帝孫權長子,孫權的首任太子。孫登曾被後人視為孫權的最佳繼任者,他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候選人嗎?這個問題值得探究。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偷襲并殺害關羽,并從劉備手中搶奪了荊州全境,為防止劉備的報複,孫權向曹魏稱臣。

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并任命孫權長子孫登為東中郎将,封為萬戶侯,孫登辭謝不受封。

有關孫登不接受魏文帝封賜的理由,孫權說得出口的理由有二:一是孫登年僅12歲故應辭去爵位不接受封賜;二是以孫登稱病為由而推辭。真實的原因是,如果孫登接受了魏文帝的封賜,那麼孫權就應該送孫登到洛陽任職。而孫權心裡很明白,這裡名為到洛陽當官,其實就是想孫登去當人質。為了不再受制于人,孫權堅決不送孫登到洛陽。

《三國志·吳主傳》記載,“當初,孫權表面上假稱臣事魏國,但在内心裡卻很不誠懇、老實。魏國想派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前往武昌與孫權宣誓結盟,并要求孫權送他的兒子孫登來魏國做人質,孫權極力推辭,不肯接受。”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一、孫權為培養孫登這朵“花” 打造了一個精緻的“花盆”

(一)精心教育。黃初二年(221年),孫權立孫登為太子,當時他才12歲。孫權為他精心選擇老師,還找了優秀人士來做他的賓友。于是南郡太守諸葛瑾之子諸葛恪、綏遠将軍張昭之子張休、丞相顧雍之孫顧譚、偏将軍陳武之子陳表等人憑選拔入宮,為他講授詩書,出外陪從騎射。

孫權想要孫登讀懂《漢書》,通曉近代的史事,他認為張昭在《漢書》這方面很有教授之法,可張昭(156年-236年)在孫登被立為太子那年就已66歲高齡。孫權為了不讓他過于煩勞,就讓張休先跟着父親張昭學習,再回頭教孫登。

孫登同僚屬相處,一般都采用平民的禮節,跟諸葛恪、張休、顧譚等人有時同坐一輛車,有時共睡一張床。

太傅張溫對孫權說:“中庶子這官最為親近密切,在太子身邊顧問應對,應該選用才智傑出又有品德的人。”于是就任用陳表等人做中庶子。後來又因為庶子的禮節拘束了他們,還是叫他們穿戴着普通衣冠陪坐。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二)秦晉之好。黃初六年(225年),孫權為孫登娉娶周瑜之女為王太子妃,命大臣程秉從吳郡迎接周妃至武昌,教誨孫登,孫權對這次婚姻相當重視。

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孫權為太子孫登聘娶周瑜的女兒,程秉作為掌管禮儀的太常官,到吳縣迎接太子妃,孫權親自來到程秉的船中,給他很優厚的禮遇。回來之後,程秉從容地進言勸說孫登道:“婚姻是人倫的開始,王教的基礎,是以聖王重視,用它統率百姓,感化天下,是以《詩經》贊美《關雎》,把它列為全書的首篇。希望太子在閨房之中尊崇禮教,儲存《周南》所贊詠的美德,那就會使王道教化興隆于上,而歌頌之聲興起于下了。”孫登笑着說:“我要順勢助成美德,改正和補救錯誤,誠心地依賴師傅您。”

後來,芮玄的女兒也曾被聘為妃。同年,太常顧雍迎接其母至武昌,孫登在與公卿大會結束後親自前往為其慶賀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萱草花)

(三)榮升儲君。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立20歲的孫登為皇太子,用諸葛恪當左輔都尉,張休當右弼都尉,顧譚當輔正都尉,陳表當翼正都尉,這叫做四友,而謝景、範慎、刁玄、羊銜等人都充任太子賓客,當時東宮号稱士子衆多。

孫登從吳王太子過渡到吳大帝的皇太子,還是順利。或許可以這樣說,孫權立孫登為吳王太子時,就用心去培養他。父母總希望用最好的環境,最好的老師,最好的玩伴,呵護着自己的兒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孫權也不例外。猶如園丁為了培育好花盆裡萱草②,千般辛苦,萬般細心,萱草花長勢很好,花香四溢。可是,花盆裡的萱草隻能供人欣賞,也僅僅是供人觀賞。

有人會說,你将孫登視為花盆裡的鮮花是片面,我不想争辯,但我舉例曹操是如何培養兒子曹丕,你就知道曹操與孫權在培養兒子方面還是有差異的。或許你可以得出,曹操是将未來的“諸君”放在殘酷的戰争環境中培養的。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認為時下兵荒馬亂,教曹丕學射箭,六歲時,曹丕學會了射箭。八歲時,曹丕學會了騎馬。從十歲起,曹丕随父親征戰南北,長時間的軍旅生活鍛煉了強健的體魄,而且還豐富了他的見聞,為其詩篇創作積澱了大量的素材。随着他年齡與閱曆的不斷成長,艱苦生活環境帶來的精神沖擊,逐漸形成了他特有的沉郁性格氣質。建安二年(197年),曹丕随曹操南征張繡,張繡先降後反。曹操長子曹昂和侄兒曹安民遇害,年僅十歲的曹丕乘馬逃脫。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二、孫權把孫登這朵“花”留在武昌 讓他人代為培養

孫權或許在孫登身上發現了什麼?是能力不足,還是性格軟弱,或許兩者兼備。正如許多家長發現将小孩放身邊已沒什麼好方法教他一樣,孫權也遇到這一問題。

(一)陸遜教導。黃龍元年(229年),孫權遷都建業,特地留孫登、諸皇子及尚書九官于武昌。并征上大将軍陸遜至武昌,統領留守武昌的宮府事宜,教導諸皇子,與尚書是儀一起輔佐孫登。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陸遜又是孫策的女婿,是以他又是孫登、孫慮等人的表姐夫。在《三國志·陸遜傳》裡,記載了陸遜教育諸位皇子公子的事例。

當時建昌侯孫慮喜好鬥鴨。陸遜嚴厲地說:“君侯應當勤讀經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孫慮當即就拆毀了鬥鴨欄。

射聲校尉孫松是孫權弟弟孫翊的兒子,他不整軍紀,陸遜當着他的面将他的手下罰以剃光頭發,又斥責他。孫松臉色看起來不服氣,陸遜看到他臉色稍緩和,問:“你不因我粗鄙,多次來訪,以明過失,我便順從你的來意進獻忠言,為什麼你卻臉變色?”孫松笑答:“我隻是也為自己的過失而生氣,哪裡敢有抱怨?”。

在《三國志·吳主五子傳(孫登)》裡記載,“孫登處理事務謹慎得體,凡事都先咨詢,然後方才施行。”這說明孫登做事很謹慎,不管事情重要與否,都要跟身邊大臣商讨一番,集百家之所言,最終再頒布旨令,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可以極大避免自身犯錯,壞處也有,那就是有可能會導緻性格上猶豫不決,在大事上難以抉擇。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二)步骘指點。《三國志·步骘傳》記載,這時太子孫登駐于武昌,他愛護百姓,喜行善政,給步骘寫信說:“賢德的人彬彬君子,是用來使國家教化興盛,輔佐人主治理世務的人。我生性愚昧不明,不能洞曉為政為人的道理,雖然實在是誠誠懇懇想竭盡全心去追求賢明之德,以成為一名君子,至于遠方近處的士人,他們各自道德才能的高下先後,我也對之茫然,不能詳細了解。古書上這樣說:‘愛這個人能不叫他勞苦嗎?忠于這個人能不教導他嗎?’這句話的意思,難道不是希望君子去實行的嗎!”

步骘于是把當時在荊州地區内任職做事的人的情況條陳給太子,有諸葛瑾、陸遜、朱然、程普、潘濬、裴玄、夏侯承、衛旌、李肅、周條、石幹等十一個人,介紹他們的事迹品行,區分他們的人品才能高下,并趁機上疏勸勉太子。

步骘說:“臣聽說人君不親自去管小事,讓各部門的官員們各司其職。是以舜任命了九賢,就可不必操心政事,他彈着五弦琴,詠唱着南風之詩,不必走出朝廷可天下治理得很好。齊桓公任用了管仲,他自己披散着頭發,坐着車子去遊逛,齊國既治理得很好,又做到了匡扶周天子。近世漢高祖收攬了三位傑出人才而帝業振興,西楚霸王失去了雄傑的人才而喪失了事業的成功。汲黯在朝廷上,淮南王謀反的打算就停止了;郅都守禦邊疆,匈奴人就逃竄而去。”

步骘總結說,“是以賢人所在,就能戰勝敵人于萬裡之外,他們确實是國家銳利的武器,是傑出的人才,是國家興旺和衰敗的關鍵啊!現在大陸的王化還沒能布達于漢水以北,黃河、洛河兩岸還有篡位叛逆的醜類,确實是招攬英雄、選拔俊傑、任用賢才的時候了。希望太子多加用心留意,那麼天下就很幸運了。”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三)孫登比丸。孫登在武昌時有一次乘馬外出,有一顆彈丸從身邊飛過,他身邊侍衛便去尋找射彈丸之人。正有一人手握彈弓身帶彈丸,大家都認為就是這個人射的彈丸,但其人否認不服,侍從們便想揍他,孫登不允許,派人尋找飛過他身邊的那粒彈丸,同此人身上攜帶的一比較,兩者并不一樣,于是放走了那人。又有一次丢失了盛水金馬盂,查出偷竊者,原來是自己手下人幹的,孫登不忍心重罰他,隻叫他來責備了一通,遣他永遠回家,并令身邊的人不要張揚。人之遭受冤枉,大多起因于案情是非難辨。斷案的官吏不能細查慎處,便躁怒地濫施威刑,結果導緻無辜蒙冤。

又有一次,宮裡丢失了盛水的金馬盂,後來查獲作案者,原來是身邊的人幹的,孫登不忍心給予處罰,把那人叫來責備了一番,将他遣送回家,囑咐貼身的随從不要聲張。

(四)勸慰父親。嘉禾元年(232年),孫登的次弟孫慮逝世,孫權感到悲傷,因而減少膳食。孫登晝夜兼程,趕到賴鄉,親自通報,孫權當即召見他。孫登見孫權悲痛哭泣,便勸說:“孫慮一病不起,此乃命定。如今北方未統一,四海都在仰首盼望,上天授命陛下,陛下卻按照社會下流百姓的思路,減少朝臣的飲食,超出了禮制的要求,我私地憂慮不安。”孫權聽從了他的勸告,為此增加飲食。孫登住了十多天,孫權打算他西還武昌,孫登深切地為自己求情,認為長時間的離别使自己不能侍奉父母,于做兒子的道義有缺憾,又陳述陸遜忠誠勤勉,武昌那裡無什麼顧慮,孫權于是留他住下。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三、孫登這朵“花” 對孫權這棵“大樹”的無言抗議

(一)反哺之恩。值得一提的是,孫登不僅對孫權孝順,對自己的養母徐夫人亦是如此。

當初,孫登的生母地位低賤,徐夫人對他從小就有母養之恩。在孫權結識了步夫人之後,徐夫人便逐漸被冷落,甚至還被廢黜到吳郡。步夫人也知道孫登太子的地位,是以為了更讨孫權喜愛,便經常會賞賜給孫登一些衣服或者吃食。孫登雖然不喜步夫人,但也怕惹來父親不快,于是每次都接受步夫人的好意,但物品卻基本上原封未動,一直儲存在屋内。徐夫人當時偶爾也會給孫登帶來一些衣服,這些衣服自然是遠不如步夫人賞賜的精美,但孫登卻愛不釋手,穿着之前還必須沐浴,足以見其對徐夫人的尊重。

而且當時孫權立孫登為太子時,孫登還執意不肯接受,并表示一定要先立皇後再立太子,孫權發問:“那你母親在何處?我應立誰為皇後?”孫登義正詞嚴地回答:“在吳郡”,一句話令孫權無話可說。但可惜的是,孫權還是太偏愛步夫人,并沒有因孫登的固執而轉立徐夫人,但經過此番對話後,徐夫人的待遇也稍好了一些。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二)管理後方。嘉禾元年(232年),孫登回到建業。是儀等随從也一并回到建業,當然陸遜仍然留在武昌掌管着長江上遊的軍事。

嘉禾三年(234年),孫權率軍攻打魏國新城,派孫登留守國内,總管留守事務。當時谷物收成不好,盜匪很多,孫登于是公布制定令文條例,所采取的防禦措施,很得禁止邪惡的要領。

在《三國志·吳主五子傳(孫登)》裡記載,皇太子孫登參與行政管理事務就是嘉禾三年“留守國内”這一件事。大緻可推斷,陳壽實在沒有找到孫登參與國家政事的史料,反過來說,孫登這個皇太子也僅僅是孫權的一個擺設而已。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三)勸谏未成。孫權一度十分信任校事呂壹,讓他負責監察百官、處理刑獄,天性苛刻、殘忍,執法嚴酷、狠毒的呂壹趁機操弄權柄,擅作威福,施行刑法十分嚴苛,百官倍受其苦。孫登為此也數次勸谏,孫權都不接受,大臣們是以沒有人敢再提意見。其實,孫登根本沒有了解父親孫權為了要通過呂壹打壓江東豪門大族。孫權打壓江東本土勢力就是為了孫氏江山永固,現在連自己接班人孫登都不了解自己,孫權一定很痛苦,也對孫登很失望。

在呂壹的肆意揭發下,無數權門遭到清洗。江東大姓人懷危懼,乃至到了“動搖社稷”的地步。于是孫權不得不将呂壹下獄處死。在呂壹死後(236年),江東群臣依然心懷耿耿、道路以目,乃至不敢多談呂壹故事,最後孫權下诏罪己。

嘉禾六年(237年),孫登的摯友陳表去世。陳表的家中财物全部用來供養士人,去世當天,他的妻子兒女都沒有居處,孫登親自為他們選建屋宅。

(四)活潑可愛。孫登性情也有活潑的一面,曾以馬糞嘲弄諸葛恪,被諸葛恪以雞蛋回敬,理由是都是從一個地方出來的。

有一次,孫登找到了一個機會,他當着孫權的面兒說要給諸葛恪點馬糞嘗嘗。然而諸葛恪聽了以後,卻平靜地回答道:“那我就送你點兒雞蛋。”一旁的孫權見狀,不禁好奇地問道:“人家都送你馬糞了,你怎麼還要回贈人家雞蛋呢?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厚道了。”然而諸葛恪卻一本正經地回答道:“因為這兩種東西都是從同一個地方出來的。”孫權聽完以後,哈哈大笑。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孫權可能會認為,孫登不如諸葛恪思維靈活。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四、在孫權這棵“大樹”底下 沒有孫登這朵“花”應有位置

前面說過,孫權從黃龍元年(229年)立20歲的孫登為皇太子,到赤烏四年(241年)五月孫登逝世,在十三個年頭裡,作為皇太子并沒有真正參與吳國的政治、軍事等具體工作之中,更多的時候就是一個象征。

(一)追悔莫及。赤烏四年(241年)五月,孫登逝世,時年三十三歲。孫權獲悉震驚悲惋,悲痛不能抑制,诏書提到:“國喪明嫡,百姓何福!”

孫登死後,孫權追谥他為“宣太子”,并在離都城建業60裡外的句容縣境内,為找了一塊墳地,将太子安葬,人稱“宣太子墳”。可能是愛子心切,或不忍長子落單,或希望身邊有長子永伴,更重要的是,孫登之後的孫和更讓他失望。過了三年,孫權将孫登遷葬于鐘山之陽自己的壽陵附近,也算是愛子有加的一種表示。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二)其言也善。孫登臨終上疏給父親孫權說:“臣無所建樹,遭逢重病,自我省察,覺得卑賤鄙陋,擔心突然死去。我并不憐惜自己,隻是想着會要抛棄對父母的奉養,埋骨大地,永遠不能再奉望父皇、朝見陛下,活着對國家沒有貢獻,死了留給您深重的悲哀,是以悲戚郁結于心。臣聽說死生命中注定,壽命由老天安排,周靈王太子周晉、孔子弟子顔回,有上等智者的資材,尚且過早死去,何況臣愚昧鄙陋,年齡超過了他們的壽命,活着是國家的繼位之君,死後功名利祿延及子孫,這對臣已是太多了,又有什麼悲傷遺憾哪!”

“當今統一天下的大業還沒完成,在逃的盜匪尚未征讨,各國同心向慕,把命運寄托在陛下身上,危難中期望您賜予安全,動亂中仰仗您使之平定。希望陛下抛棄臣、忘掉臣,割舍對晚輩的恩愛,講求黃老的學說,切實保養身體,多進飲食,廣泛開啟您像神一樣聖明的思慮,以奠定傳承不絕的帝業,那麼全國百姓都幸運有依靠,臣死也沒有遺憾呀。”

“皇子孫和仁慈孝順,明察多知,道德品行,高潔美好,應該及早立為太子,以寄托百姓的願望。諸葛恪才能謀略廣博通達,器識足以輔佐當世君主治理國家。張休、顧譚、謝景,都通達聰敏而有見識決斷,在内能夠推心置腹,出征可以充當得力将領。範慎、華融有出衆的壯烈節操,有國家奇士的風骨。羊衜能言善辯,有獨立應對的才能。刁玄寬和,志在履行道的真谛。裴欽記憶廣博,筆墨文采足以任用。蔣修、虞翻,志氣節操,毫不含糊。”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所有這些臣子,有的适合在朝廷任職,有的能夠率領軍隊,都熟悉時事,通曉法令,講究信用,堅持道義,有不可動搖的志向。這都是在陛下的光輝照耀下,為臣選拔、設定的官員,臣得以同他們在一起辦事,完全了解他們的本心,冒昧地把這些情況報告給您。”

“臣又想到目前國境之外多有敵患,戰事還沒有停息,應該振奮全軍,謀求進取。軍隊因有百姓參加才能人數衆多,衆人因财力富足才可寶貴,臣私下裡聽說有一些郡縣廢棄殘破,百姓物力損失破敗,奸邪動亂滋生,是以法令繁瑣,刑法嚴厲。”

“臣聽說掌管國政治理百姓,法律政令随着時勢推移,實在應該同将相大臣審慎地選擇時宜,廣泛地采納衆人的議論,寬緩刑罰,減輕賦稅,調和以至止息勞役,以順應百姓的期望。”

“陸遜對時政忠誠勤勉,為憂勞國事而獻身,忠心供職,有一心為公、奮不顧身的節操。諸葛瑾、步骘、朱然、全瓊、朱據、呂岱、吾粲、阚澤、嚴畯、張承、孫怡忠心為國,通達治國的根本。可以讓他們陳述有利國家、合乎時宜的意見,廢除苛刻煩瑣的法令,愛惜養護軍隊,安撫存恤百姓。這樣,五年以後,十年之内,境外的人前來歸順,境内百姓為國盡力,不需動用武力,統一天下的大業就可以完成。”

“臣聽說‘鳥要死了,叫聲是悲哀的;人要死了,說出的話是善意的’。是以春秋時楚國令尹子囊③臨終留下遺言,對時政提出警戒,君子認為這是忠心為國,何況臣孫登,還能不這樣做嗎?希望陛下留意聽取、采納臣的建議,那麼臣即使死去,也仍跟活着一樣啊。”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孫登死後,這份上書才被孫權看到,孫權是以更加極度傷感,說起就掉淚。這一年,是赤烏四年(241年)。

謝景當時任豫章太守,受不了悲哀之情,放棄官職前往奔喪,拜上表章自請處分。孫權說:“你同太子在一起辦事,與其他官吏不同。”派宮中使者慰問他,允許恢複他原來的官職,發送回郡。給孫登谥号叫宣太子。

兒子孫瑤、孫希,都早死,第二個兒子孫英,封為吳侯。五鳳元年,孫英因為大将軍孫峻專權,策劃誅殺孫峻,事情敗露自殺,封國被取消。

謝景字叔發,南陽郡宛縣人。在豫章郡任太守時有政績,官吏百姓稱頌他,認為前面有顧劭,其次就是謝景。幾年後死在任上。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三)後者居上。孫登與異母的弟弟感情較好,據《吳書》記載,孫登三弟孫和幼時子以母貴,受到孫權寵愛。孫登與孫和親近,像對待兄長一般敬奉孫和,時常表現出讓位于孫和的想法。

從東吳後來發生的政治動蕩中,我們就更能看出孫登的政治敏銳性。當時孫權寵愛王夫人,王夫人的兒子孫和,也倍受寵愛。孫登主動與孫和親近,甚至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這個三弟,還經常表示想讓出太子之位。

孫登這戲演得其實有點過,但孫權看到孫登胸懷闊達,真心疼愛弟弟,心裡也是放心的。這些政治謀略,出自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實屬難得。恐怕也跟他的師傅、賓客們,平時悉心教導、出謀劃策有關。可惜,命運如此垂青,總會留有缺憾,這就是造化弄人之處。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四)缺陷之美。《三國志·孫登傳》評曰:“孫登居心所存,足為茂美之德。”意思是說,孫登心裡所想,足以成就美好的品德。

長子孫登去世後,孫權立第三子孫和為皇太子。因南魯黨争④,孫和又被廢。之後,孫權第七子孫亮為第二任皇帝,後被廢;孫權第六子孫休為第三任皇帝;末任皇帝為孫皓,為孫和的兒子。正如魯迅筆下的九斤老太的口頭禅“一代不如一代”,孫權的兒子,一個不如一個,令人傷感。為此,大家反過去認為,長子孫登是孫權最合适的接班人。

其實,33歲的孫登就去世了,是以他的短處并未能充分暴露,又因為他從未執政,幾乎沒有參與政治,他的執政能力大家并不清楚。再加上他的幾個弟弟也太不争氣,在小人國裡選高個子,武大郎都會有出線機會。這就是所謂的缺陷美。

缺陷美也叫殘缺美。從美學角度看,缺陷也是一種美麗,斷臂的維納斯便是明證。缺陷美也可以說是期待的美,期待實作完形的美。在美學上,經常把缺陷當作一種美。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将一些已經去世且有缺點的人,經過一定的渲染,越來越覺得他們的高大上。孫登就是這種現象的曆史人物之一。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孫登作為一位政治家來說,他的不足之處:

1.花盆裡長不出參天大樹,雄才大略的領袖不是靠幾個學伴及老師就能練成的。雖然孫權很用心,給孫登找了官二代的學伴,一起讀書、一起玩耍;甚至還讓出将入相的陸遜來教導孫登,但是孫登這個“好學生”未必就成為好“領袖”。在皇帝制度下,同一王朝之中曆代皇帝的能力水準通常是“遞減”的——越到後面越平庸。這主要是制度使然。帝制時期最高權力的承遞實行世襲制度,通常而言,隻有皇帝的兒子才能順理成章做皇帝,選擇餘地是以有限,此其一;皇帝的成長空間狹窄,所謂“生在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不曾經風雨見世面,除了鈎心鬥角、争權奪利,其他的政治曆練基本阙如,此其二。曆史經驗告訴我們,很多皇位繼承人能夠從競争中脫穎而出,都是以“宅心仁厚”之間的品質取勝的——不管是發自真心還是他人教導的。⑤

2.大人眼裡的乖孩子,未必就是好上司。孫登自始至終都是以“宅心仁厚”面目出現的。比如,宮裡人偷了盛水的金馬盂,後來查獲作案者,孫登不忍心給予處罰,把那人叫來責備了一番,将他遣送回家,竟然還囑咐貼身的随從不要聲張。在這些我們很難判斷,孫登是真心不忍心處罰偷盜,還是想讓人認為他是一位“宅心仁厚”者,不得而知。如果他對偷盜者不忍心處罰,那麼他當了皇帝如何處置違法犯罪分子?如果他這僅僅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而故意裝扮為“宅心仁厚”者,那麼孫登就是一位僞君子。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3.相信身邊的人都是一流人才,未必就是真正識人才的領袖。正如一個廚師去菜場買食材,他不選不挑,見菜就裝進籃子,這種人未必就是一個好廚師。又比如,孫登認為,諸葛恪才能謀略廣博通達,器識足以輔佐當世君主治理國家。其實諸葛恪的毛病與他的聰明才智一樣明顯。他的叔叔諸葛亮就曾評價諸葛恪“恪性疏”,羊衜也說“元遜(諸葛恪的字)才而疏”,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更是預言“恪不大興吾家,将大赤吾族也”。其結果諸葛恪的為人粗疏,不夠精密,而被權臣孫峻聯合少帝孫亮在宴席中殺死,并且夷三族,真應了諸葛瑾“大赤吾族”的預言!

基于上述三方面分析,孫登或許是個好人,但他未必就能成為一位雄才偉略的領袖。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庭院裡練不出千裡馬。

(二〇二二年九月十八日星期日于麗水)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

注:

①⑤趙冬梅著《法度與人心——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的互動》,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1月版,第63頁;第43-44頁

②萱草在大陸有着悠久的曆史。最早在詩經中就有:“焉得谖(xuan)草,言樹之背。”這裡的谖草就是萱草。大陸自古把母親稱為宣堂,更是把萱草花比作母親花。古時候當家中的孩子要遠遊時,常在北堂種萱草,以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

③子囊(?—前559年),芈姓,熊氏,名貞,字子囊。楚莊王的兒子。春秋時期楚國令尹。被任為令尹後,為與晉國對抗,先後六次北伐。從實踐中深感楚、晉力量相當,主張不與晉争。楚康王即位後,率楚軍伐吳失利。死前已預感到吳對楚的威脅,遺言加修楚郢城牆。

④南魯黨争,又稱二宮之争,是三國時期東吳太子孫和(孫權第三子)與魯王孫霸(孫權第四子)之間争奪儲君之位而引發的黨争。東吳東宮稱為“南宮”,是發生于三國時期東吳的政治事件,發生于吳大帝孫權在位期間,大約始于吳赤烏五年(242年),結束于赤烏十三年(250年)。源于太子孫和及魯王孫霸之間因儲君問題而生的沖突,及後引發起朝中大臣因分别支援太子和魯王而分裂。最終孫和被廢而孫霸被賜死,孫權改立第七子孫亮為太子。

⑥本文圖檔除萱草、斷臂的維納斯來自網絡,其他圖檔均由攝影師餘媛提供。

花盆裡種不出參天大樹——東吳第一任太子孫登成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