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hopee與Lazada:東南亞兩大電商平台仍在鏖戰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東南亞已經逐漸成為網際網路公司布局海外市場的選擇之一,比如 Lazada 和 Shopee 就在東南亞市場上不斷鏖戰和争奪份額。那麼如果電商平台想要在東南亞生存下來,應該依靠什麼樣的營運政策?本篇文章裡,作者針對目前的東南亞電商平台發展發表了他的看法,一起來看看。
Shopee與Lazada:東南亞兩大電商平台仍在鏖戰

一、兩大東南亞電商平台,仍在貼身肉搏

近日,東南亞網際網路大廠Shopee頻上熱搜,原因是媒體報道其存在大規模毀約情況。

早在6月份,Shopee就開啟了裁員計劃,“優化”團隊包括東南亞的ShopeeFood和ShopeePay團隊,Shopee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團隊以及支援西班牙的跨境團隊。

與此同時,Shopee也在一直關閉站點。2022年以來,Shopee接連關閉法國、印度、西班牙站點,法國站營運僅4個月,印度站和西班牙站營運僅6個月。今年以來,Shopee也改變了以往對于商家的補貼模式,提高了大商家的傭金費率。根據Shopee的公告,2022年1月起,Shopee對平台賣家的傭金費率和新賣家政策進行調整,平台傭金費率統一調整為6%,而此前費率為5-6%。

Shopee在緻全體員工信中指出,“考慮到全球經濟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們采取謹慎的做法,是以不得不進行一些困難但至關重要的調整,以提高我們的營運效率,并集中我們的資源。”

盡管不少媒體把Shopee形容為“焦頭爛額的狀态”、“寒氣逼人”等,實際上從Shopee财報來看,這家公司的現狀遠沒到慘的程度,甚至表現還不錯。

Sea 财報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Shopee的GMV 為 174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7%;第二季度,GMV 為 19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7.2%,二季度Shopee的營收為17億美元,同比增長51.4%。

今年上半年 Shopee 的 GMV 達到 364 億美元,有人預測,如果在接下來半年,Shopee能夠繼續保持這個增長勢頭,到今年年底,Shopee的 GMV将超過 800 億美元。

而Shopee在東南亞的老對手Lazada,GMV增長表現也同樣不錯。

阿裡的财報顯示,Lazada在東南亞的訂單獲得10%的同比增長。阿裡表示,由于該地區解除新冠肺炎疫情限制,線下管道購物活動恢複正常,訂單同比增長放緩,而且通過繼續專注營運效率提升,Lazada于本季度實作了虧損環比和同比收窄,财報沒有公開Lazada具體的營收資料。

阿裡巴巴集團首席财務官徐宏補充,Lazada 實作穩健的收入正增長,主要原因是 GMV 增長,以及積極增加變現的舉措進而提高了變現率。

阿裡的海外商業包含零售業務和批發業務兩塊,截至6月30日的财報期内,阿裡旗下的國際零售業務收入為15.7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二季度Shopee的營業收入,已經超過阿裡的國際零售業務。

不過Shopee也并非完全超過對手,就阿裡整個海外商業而言,Shopee與其還有差距。資料顯示,截至6月 30 日的财報期内,阿裡巴巴海外商業的收入約為 23 億美元,仍超出 Shopee 6 億美元。

随着東南亞疫情管控措施放緩,加上阿裡零售業務的調整、批發業務的增長,兩大巨頭的鏖戰顯然還要繼續。

二、電商大廠鏖戰東南亞

東南亞,這片有着近6億人口的市場,已經成為無數網際網路公司的必争之地。

根據《2021年東南亞電子經濟報告》,東南亞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總商品價值(GMV)預計2025年将達到3630億美元,其中電子商務被認為是該地區數字經濟繁榮的主要驅動力,預計到2025年電商市場GMV規模将達到2340億美元。

一直以來,Lazada和Shopee兩大巨頭多年來為争奪東南亞市場纏鬥不休,二者的業績也是此消彼長,這麼多年來一直貼身肉搏。

最早來東南亞掘金的開拓者,就是阿裡的Lazada,如今已經有10個年頭,背靠阿裡大樹,lazada主要營運的是3C電子産品,家用産品,玩具,潮流服飾,運動器材等等産品。在成立第一年的12月,還上線了“雙十二”。有人對此的評價是:國内電商網站“造節”的威力顯然已經輻射到了東南亞。

阿裡為出海投入的資源不少,不過這麼多年,阿裡國際商業收入的占比增長并不明顯。有資料顯示,2022年4-6月,阿裡國際商業收入占總收入比例僅為7%,國際業務還未給阿裡帶來太多收益。

誰都不會想到,在Lazada、印尼本土電商Tokopedia、Bukalapk、越南的Tiki甚至全球的TikTok都沒能激起水花的時候,後入者Shopee依靠砸錢買流量、狂撒補貼政策,後來者居上。

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2017年,在Shopee攻入東南亞市場之前,因為阿裡派駐人士和本地團隊的沖突等問題,Lazada的工作一度陷入了停頓,甚至連最重要的招商都暫停了。

2018年,背靠上市公司Sea的Shopee開始開拓東南亞市場,砸錢買流量,大搞補貼,Shopee大量砸錢的回報還是很可觀的。短短一年,Shopee就趕上了在東南亞耕耘多年的Lazada,還獲得了騰訊的投資。

根據data.ai資料統計,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購物類App(谷歌應用商店)中,Shopee使用者使用總時長排名第一,月活排名第二;東南亞購物類App月活/使用時長中,Shopee也排名第一。在巴西,Shopee的市場佔有率僅次于Mercado Livre,但使用者市占率也位列第一。

Lazada當然不會眼睜睜看着Shopee搶走市場佔有率,必須趕緊想出對策,加強自身的護城河。

于是,Lazada從2012年開始自建物流,目前已擁有東南亞第二大B2C物流網絡,Lazada方面也透露,去年9月,Lazada日均包裹量超過500萬個,其中約80%的首公裡、約50%的最後一公裡配送均通過Lazada自營網絡履約完成。

借助阿裡資源,與菜鳥網絡一起,初步形成了“跨境直郵、中國倉發、海外倉發”三種模式,Lazada明顯扳回一局,過去一年Lazada訂單增長60%,是阿裡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

2019年,據外媒CNN雅加達最新報道,根據第三方機構Alvara研究中心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東南亞第一電商平台Lazada當選印度尼西亞當地千禧年輕一代最受歡迎的購物平台。

有使用者評價Lazada和Shopee:“兩家的商品品質差不多,服務也差不多,向Lazada要求退稅更容易,但在Shopee上投訴的速度更快。”

不過,這些年随着市場環境的變化,電商巨頭補貼的手段也不那麼管用了。曾經的Shopee一向燒錢,但近年收入增速放緩,加上東南亞電商環境的改變,例如本地供應鍊與獨立站的崛起,讓Shopee們也感受到了壓力。

有資料顯示,2021年美國Top電商零售商占比中,亞馬遜占約41%,Shopify占10%。以Shopify、Shein為代表的獨立站越來越火,正在吸引一批忠實的消費者。這些競争對手也會逐漸滲透東南亞的市場佔有率。

Lazada和Shopee,雖然已經成為兩大巨頭,但地位顯然被虎視眈眈。

三、東南亞電商,精細化營運将是關鍵詞

如今,不少電商平台的營運政策已經發生改變,Shopee們不能一味靠“撒錢”補貼求增長,現在必須調整模式,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買體驗,才是平台的使用者增長出口。

是以,精細化營運成了電商平台共同的關鍵詞。不管從産品營運還是從營銷上看,東南亞電商平台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平台們也在不斷改變着:

最近,Lazada推出了《Product Quality品質保障政策》,并宣布将于9月30日開始第一次處罰線考核。

Shopee也開始對商店廣告進行優化,新版本的商店廣告從視覺效果上更寬更明顯,并允許向買家展示與他們搜尋結果最相關的産品和優惠券(如下圖所示),幫助賣家提高廣告轉化。

Shopee與Lazada:東南亞兩大電商平台仍在鏖戰

還是那句話,好的産品和服務永遠是第一生産力,隻有時刻居安思危,具備優秀的平台營運能力,不斷完善使用者體驗,才能讓出海之路走的越來越寬。

參考資料:

  • 《Lazada在東南亞:十年征戰,本土生根》,刺猬公社
  • 《曆史首次!Shopee收入超過阿裡國際零售業務收入總和》,SEA之窗

原文标題:Shopee與Lazada,東南亞兩大電商平台纏鬥不休

作者:七月;公衆号:首席商業評論(ID:CHReview)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NWhbaeoWqr_aPyykV7eZvA

本文由 @首席商業評論 授權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