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開複給中國大學生的第六封信---選擇的智慧

    《做最好的自己》一書為青年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和借鑒的,包含了價值觀、态度和行為等三個層面的理論模型——“成功同心圓”。如果僅就“成功同心圓”中的每種态度或每種行為來說,我們其實很容易總結出許多明确的、可執行的理念、原則或方法,青年學生們也不難掌握。但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面臨的環境卻往往是複雜和多變的,我們需要做出的選擇也多半不會像“是”或“非”那樣簡單。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需要在多種要素的互相作用中選擇最适合當時情景的解決方案。這時,在任何一個方向上的偏激或對任何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的忽略都是不明智的。以我和青年學生們的交流經驗看來,許多中國學生缺少的恰恰是這種在複雜情況下做出理性判斷和選擇的能力。例如,許多學生不止一次地詢問我與選擇相關的問題,他們不知道該在何時表現得積極,何時表現得謙遜,他們不清楚該如何處理勇氣和胸懷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也不太确定自信和自省這兩種看似沖突的态度是否可以共存……

  我覺得,對于青年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具體的準則或方法,而是在複雜情況下權衡各種影響因素,并以最為智慧的方式做出正确抉擇的能力。我把這種能力稱為“選擇的智慧”,它的思想核心其實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傳承了兩千多年的“中庸”之道。據此,我把自己對分析、判斷、權衡、折中等與選擇相關的思考寫成了全書的最後一章“完整與均衡——用智慧選擇成功”。應當說,這一章是全書的總結和升華,也是指導讀者合理運用“成功同心圓”法則的關鍵所在。

  該書問世後,讀者對這一章的反響非常好。《大學生》雜志社的社長鐘岩女士告訴我說,這一章在全書中“最為精彩”。她熱情地邀請我以這一章的内容為基礎,在“《大學生》雜志社名人講堂”中發表演講。最終,我在全國三十餘所大學的校園中發表了題為“選擇的智慧”的演講,超過七萬名學生聽了我的現場演講,在每一次演講中,學生們超乎尋常的熱情總是讓我無比激動,我也為自己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中國大學生而倍感欣慰。

  為了讓更多的青年學生了解和掌握“選擇的智慧”,我專門将演講的内容與書中“完整與均衡”一章整理、合并起來,寫成了《給中國學生的第六封信》。我相信這封信可以為青年朋友們提供一些有關成功與選擇的有益幫助。

  人生就是一串困難的選擇,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當我們走過人生的旅程,身後留下來的就是我們選擇的結果。如果選擇得好,我們會感到快樂和成功,會覺得自己對世界、對他人産生了正面的影響。

  當我個人碰到人生重要的選擇時,我一直信奉以下的做事三原則:

  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多少年來,這句話給了我無比巨大的支援和鼓勵,幫助我度過了難以計數的人生關隘。在與中國青年分享這三句話後,有位同學針對這三句話,寫信問我:

  “讀了開複老師的三句話,心裡感到很強的共鳴。

  “‘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代表了用西方式的積極進取的心态,以永不放棄、永不消沉的主動人生态度,鼓勵我們靠自己的努力達到目的。

  “‘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代表了用中國式的謙恭謹讓的度量來培養自己的修養,學會承認和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甚至不公正的世界。

  “但是我不知道最後一句該如何了解。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可是,智慧從哪裡來呢?”

  其實,“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就是要求我們使用自己的智慧,主動發現并選擇最完整、最均衡的狀态,并通過這一選擇獲得成功。這裡所說的“智慧”,既是甄别、判斷的智慧,也是權衡、折中的智慧,但從根本上講,它更是在選擇中孕育又在選擇中升華的最高智慧——我也把它稱作“選擇成功”的智慧。

 在這選擇的世紀中,青年學生需要選擇的智慧

  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曾說,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選擇的世紀,因為未來的曆史學家如果回顧今天,他們會記得的、今天最大的改革并不是技術方面或網絡方面的革新,而是——人類将擁有選擇的權利。他說這句話是因為在今天的資訊社會裡,人人都能擷取資訊,學習知識,靠腦力上進,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更多地放權給員工,重視積極選擇的員工。人人都有機會,那麼人的成功就更要看各人積極地争取和智慧地選擇。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代,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中,每個人都面對着選擇的機會,都擁有選擇的權利。尤其在中國,這個選擇的時代是更難能可貴的。回顧中國的近百年曆史,可以說,今天的中國青年學生是百年來第一次有機會享受先進的教育,同時也不必擔心生活、安全和溫飽問題,他們第一次能夠通過網際網路擷取世界各地的資訊,第一次在畢業後擁有如此衆多的、可以自主選擇的就業機會。

  但是,中國的青年學生雖然有幸出生在能夠自由選擇的時代,但時代并沒有傳授他們選擇的智慧。

  在此前與大學生的書信交流及創辦“開複學生網”的過程中,我看到有很多學生雖然擁有選擇的權利,雖然生活在這樣優越的大環境中,但仍然有許多學生時常遇到迷茫的時刻。例如,經常有學生問我有關如何進行選擇的問題:“我被老師批評了,但我覺得無辜,那麼,我應該用自信的态度為自己辯解,還是用自省的态度坦然接受?”“我想改變現狀,但又力不從心,我應該鼓起勇氣沖破險阻,還是放寬胸懷承認現實?”“我遭受了失敗的打擊,應該用毅力堅持下去,還是用自省的态度放棄它?”“我想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可能招來非議,我應該積極表達想法,還是該遵循同理心的原則多聽少講?”提出這些問題的學生都希望我來幫助他們做出選擇。面對這些問題,我的回答是:

  我能幫你做的不是選擇,因為你自身的問題隻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未來也隻有自己最在意。

  我能做的隻是傳授給你選擇的智慧,幫你聆聽自己心底裡最真實的聲音,幫助你做出智慧的選擇。

  在這封信中,我提出選擇成功的智慧共有八種:

  1、用中庸拒絕極端

  2、用理智分析情景

  3、用務實發揮影響

  4、用冷靜掌控抉

  5、用自覺端正态度

  6、用學習積累經驗

  7、用勇氣放棄包袱

  8、用真心追随智慧

  (1)用中庸拒絕極端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中庸》也是千年國學的經典。很遺憾的是,許多人并不了解中庸真正的内涵,誤以為中庸就是做庸庸碌碌的老實人。其實,中庸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避免并拒絕極端和片面。

  比如說,在我的第五封信中提出最重要的積極主動,如果做到了極端,就變成了霸道,喜歡對别人頤指氣使,橫行跋扈。在我的第二封信中提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同理心,如果做到了極端,就變成了盲從,失去了自己的選擇,什麼事都沒有主見。極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極端的勇氣就成了愚勇,極端的胸懷就是懦弱,極端的自省就會變成自卑。

  自信、自省、勇氣、胸懷,積極、同理心六種态度都是成功的必備要素,也都是成功者需要具備的優點。但是,一旦将其中某一種态度發展到極端,優點就會立刻演變為缺點。

  第一個智慧的真谛就是:我們必須用中庸的思想指導自己,把自己的态度限制在完整、均衡的範疇内,兼顧自信和自省、勇氣和胸懷、積極和同理心等各方面因素,時刻防止自己在其中某一方面有過于偏激的表現。

  我看到過一個負面極端的例子:有位企業管理者建議員工讀一讀拿破侖傳記中的一則小故事。那則故事的大意是,拿破侖小時候常和同學打架,但總是輸給對方。他下定決心,即便被打死也不服輸,并采用非正常和“自殺式”的襲擊與對手較量。結果,這種“拼命”精神終于使對方屈服了。這位企業管理者教導他的員工向拿破侖學習。——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典型的極端。在拿破侖的這則故事裡,我看到的不是一個勇敢的英雄,而是一個自大、固執、不自量力的家夥。雖然我不是曆史學家,但我很清楚,這樣的事例絕對不值得學習。

  另外我曾經親身經曆的一個極端的測驗:公司在教育訓練課程中,讓十個副總裁圍成一圈,一個半小時内可以暢所欲言,惟獨不可以講公司的事情。于是,大家開始談論天氣、政治、體育……其間還出現了争執。在熱烈的交談中,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一個半小時後,每個副總裁都按自己心目中對其他副總裁的尊敬程度,為他們排一個序,并把自己安插在合适的位置。排序後我們發現,倒數第一的是從頭到尾沒有講話的人,倒數第二是話最多的人。不說話的人可能有想法,但沒有表達出來,那麼别人就會認為他沒有意見。相反,話太多的人可能有一部分話很有意義,但也講了許多不該講的話,這使他無法得到大家的好評。

  是以,沉默是金和口無遮攔都不可取,那麼我們怎麼達到“中庸式的智慧溝通”呢?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記得我剛進入蘋果公司開始我的第一份工作時,公司裡有一位經理叫西恩,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尤其在開會的時候,他得體的言辭完美地展現出他過人的才學、情商與口才,足以讓在場的所有人欽佩不已。有一天,我鼓足勇氣去向西恩讨教有效溝通的秘訣。西恩說:“我的秘訣其實很簡單:我并不總是搶着發言;當我不懂或不确定時,我的嘴閉得緊緊的;但是,當我有好的意見時,我絕不錯過良機——如果不讓我發言,我就不讓會議結束。”我問他:“如果别人都搶着講話,你怎麼發言呢?”西恩說:“我會先用肢體語言告訴别人:下一個該輪到我發言啦!例如,我會舉起手,發出特殊的聲響(如清嗓子聲),或者用目光要求主持人讓我發言。但是,如果其他人的确霸占了所有的發言機會,我就等發言人調整呼吸時,迅速接上話頭。”我又問他:“如果你懂得不多,但是别人向你咨詢呢?”西恩說:“我會先看看有沒有比我懂得更多的人幫我回答。如果有,我會巧妙地把回答的機會‘讓’給他;如果沒有,我會說‘我不知道,但是我會去查’,等會開完後,我一定去把問題查清楚。”跟他的一席話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隻要把握好說話的度,選擇好說話的時機,就可以得到周圍人的尊敬,而且,别人也會從你的話語中了解到你是一個淵博而謙遜的人。

  講了這麼多例子,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應當竭力避免極端,保持均衡的狀态,走中庸之路。

(2)用理智分析情景

  中庸之道不但強調守誠中道,也要求我們擇善而從。

  在面臨選擇時,我們先用第一個智慧避免走向極端的陷阱,然後用第二個智慧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審慎而冷靜地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用前面的圖來看,第一個智慧讓我們避免了外面的圈,第二個智慧則是告訴我們内圈中沒有一定的答案,而應該運用理智根據情景做最佳的抉擇。這兩者的結合其實才是中庸的真谛。是以中庸并不是取中絕對的“中點”,而隻要你保持在内圈,根據情景抉擇,都是符合中庸和這兩個智慧的。從另一個角度說,大家不應當認為有關成功的六種态度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既不要片面強調某一種态度,也不要片面強調兩種态度之間的“中點”。

  記得曾有一位青年問我:“我不同意我的老闆,我該站起來發言嗎?”

  當時,我的回答是:“這要看情形而定。首先,你的老闆是一個願意接納異議的人嗎?如果不是,那麼你千萬不要亂發言,但是,你可以開始物色一個新工作和新老闆了!如果他能夠接受異議,那麼,在老闆還沒做出最後的決定時,不要怕提出異議;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如果是當衆發言,自己的話就必須有一定的技巧,應當顧慮到老闆的面子。老闆一旦做出了決定,我們無論有無異議,都必須支援和貫徹,有不同意的地方隻可以私下與老闆溝通。”

  在這樣一個具體的例子裡,我們必須學會用智慧甄别各種複雜的情況,并從不同候選方案中擇善而從的方法,這樣才能找到提出異議的最佳途徑。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上司藝術也同樣需要擇善而從。許多人誤以為,好的上司都有完全相同的風格,例如:指揮指令、宏觀掌控、和諧和作、民主自由、授權負責、指導培養。

  其實,在著名的管理學著作《有效率的上司(Leadership that Gets Results)》一書中,作者丹尼爾"戈德曼提出:最好的上司能夠完整地擁有上述的六種看起來互相沖突的上司力,并會有智慧地因具體情景不同而運用正确的一種。這種“完整+均衡”的觀點和本章論述的理念是完全一緻的。

  根據戈德曼的分析,一個出色上司總是擁有上述的六種上司力,并且會理智地分析目前的情景,以便決定運用其中的哪一種。例如,假設員工表現不佳或員工是新手,在公司遇到重大危機時,對員工就應該采用指揮、指令的方式;如果企業需要改變方向,或員工因為不了解方向而士氣不高,而你又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上司者,那就應該采用宏觀掌控的方法;如果你發現員工對工作得心應手,部門協調沒有問題,那就應該注重和諧合作;當你發現員工知識淵博,或你對結果不确定的時候,就應該選擇民主自由的方式;如果員工能力很高又是專家,或具備了積極自主的态度,就應該采用授權負責的方式;如果員工很有動力,願意把工作做好,但是經驗不足,同時企業并沒有處于危機時刻,那應該盡量指導培養。最好的上司是擁有這六種看起來互相沖突的上司力,并且用智慧根據不同的情景正确選擇的人。

  人生中的絕大多數選擇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事情。大家要學會在最合适的時候對最合适的人用最合适的方法,要學會在做出決定前用理智全面衡量各種因素的利弊以及自己的能力和傾向。這些東西并不能靠簡單的公式來決定。讀者應該憑借自己的智慧,選擇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3)用務實發揮影響

  選擇完整與均衡時,你必須首先弄清楚,你面臨的事情是你能夠影響到的,還是你根本無力改變的。史蒂芬"柯維在其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把所有值得關注的事情稱為“關注圈”,把能夠發揮影響的事情稱為“影響圈”。

  在整個關注圈中,根據自主程度的高低,人生面臨的問題可分為三類:

  可直接影響的問題:對于這種問題,解決之道在于用正确的态度執行。這是我們絕對做得到的,也是最核心的“影響圈”。

  可間接影響的問題:有賴改進發揮影響力的方法來加以解決,如借助人際關系、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來解決。這是最值得我們努力争取的“影響圈”。

  無能為力的問題:需要以平和的态度和胸懷,接納這些問題。縱使有再多不滿,也要泰然處之,如此才不至于讓問題征服了我們。

  無論碰到任何問題,如果你認為“外在環境是造成問題的症結所在”,或者總是在埋怨“我真的無能為力”,那麼,這種想法不但無補于事,而且會造成你消極悲觀的心理狀态。

  事實上,碰到問題時,你隻要耐心地将它分解開,看看哪些部分是你可以影響的,哪些部分是你可以關注但卻無法影響的。然後,去努力争取那些可以“間接影響”的問題,讓它們變成可“直接影響”的,同時把全部心力投入自己的影響圈——你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獲得進步,這反過來又可以讓你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圈。

  是以,不管一個問題屬于上述三種中的哪一種,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都要從自己的影響圈開始:先影響自己,再影響别人,最後才有可能影響環境。

  這個方法為“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這三句話增加了足夠的可操作性。

  有一位學生曾問我說:“開複老師,今年我剛剛上大一。我為學校做了許多事,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但最近我卻很是煩惱。此前,因為我看不慣某某同學的做法,在背後說了一些氣話。有一次,他竟利用學生會幹部的職權,在上司面前為我捏造了許多罪名。因為他和上司的關系很好,上司在沒有調查落實的情況下就處分了我,把我入黨積極分子的資格也取消了。我特别氣憤,為什麼上司連調查都不調查就處理我呢?我真的沒有犯錯誤。難道真的應該這樣嗎?”

  我的回答是:“這件事确實很不幸,但是既然已經發生了,你隻有接受後果。我勸你少想想這件事有多麼不公平,因為這些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你無法影響,也不能改變。我勸你多想想,有什麼事情是你可以影響和改變的。例如,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當初你沒有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是不是這一切都可以避免?我并不是說别人做的都是對的,但是,你隻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你必須清楚要如何修正自己才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再次發生。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你會做得更好一些嗎?你是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是會改掉背後說人壞話的毛病?你有沒有聽過‘我怎樣對待别人,别人就怎樣對待我’這句話?如果你不在背後批評别人,很可能别人也不會在背後中傷你。有句諺語說:‘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風,但我們可以調整船帆。’希望你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認清楚自己的船帆在哪裡。人在挫折中學到的東西會遠遠多于在成功中學到的。希望你在經過這一次不幸後能夠成為一個更成熟、更成功的人。”

  我在去年七月加入Google時,也因為被卷入法律糾紛,而學會了“用務實發揮影響”。當時,我離職的事實公布後,許多媒體因為被誤導,以為我的離職違背了合約,就發表了一些不合事實的言論,甚至更有許多子烏虛有的控訴、惡意杜撰的故事傳遍了中國的網際網路。那時,多虧我的律師朋友提醒我:對于媒體的報道,我們是無能為力的,因為在官司漩渦中,我個人不能出面解釋,否則不但越描越黑,而且可能給對方提供更多材料。法官的決定則是我可以間接影響的,我們一定要努力打一場漂亮仗。至于可直接影響的方面則是我可以廣搜證據、找尋證人、了解法律、準備對質時證明對方謊言的證據。于是,在兩個月的時間裡,我不再訂閱報紙,不再上新聞網站,不再被流言蜚語所惑。我一天花十六個小時苦讀法律,在對方提出的近30萬份檔案中用最新的搜尋工具找到我們需要的檔案,和律師一同起草我們的答辯狀,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庭排練。九月出庭時,我們果然獲得勝利,法官允許我開始在Google的工作。在我們的慶功宴上,一位律師在向我敬酒時說我不像個被告,而更像個職業的律師,甚至估計我的價值相當于兩個律師。在事後,他問我為何如此鎮定地每天埋頭看檔案,難道對外面風雨交加的媒體報道都不在乎嗎?我告訴他:“不是我不在乎,而是我不想浪費時間在那些我無能為力的事情上。”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回到中國開始工作後,我沒有花任何精力試圖引導或改變媒體,媒體的報道卻自然而然地完全轉變成為正面報道——因為事實勝于雄辯,我開始工作的事實戰勝了任何一篇負面文章。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專注于你能夠改變的事情,可能最後連當初不能改變的事情也改變了。

(4)用冷靜掌控抉擇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抉擇的遊戲,有風雨也有陽光。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用冷靜的态度掌控每一次抉擇的全過程:

  在抉擇前“重重”思考,抉擇後“輕輕”放下。

  所謂“重重”思考,就是要培養客觀的、精準的判斷力。每一個重要的抉擇可能都與你自己的前途密切相關,但你在抉擇和判斷時,一定要避免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要避免自己的主觀傾向影響判斷的精準和客觀。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出客觀、精準的抉擇呢?我給大家提供三個建議:

  第一、把影響你抉擇的因素羅列成一張“利弊對照表”。

  在利弊對照表中寫出每個因素的利益和弊端,然後借助該表客觀地分析,哪些利益和弊端對你來說最為重要?這些因素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和理想?當你面前擺了這樣一張客觀而詳盡的利弊對照表時,主觀因素就不容易影響你的判斷力了。

  例如,1998年時,我面前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回中國建立研究院,在美國創業辦公司。當我問到許多朋友,有沒有願意和我一塊兒回中國時,他們每一個人都說:“當然不願意,隻有中國聰明的人到美國,哪有美國聰明的人回到中國?”如果我是個容易被影響,不冷靜客觀的人,當時可能就決定不回中國了。為了更客觀地判斷哪一條道路最符合我的價值觀和理想,我列出了一張利弊對照表:

回中國工作 在美國創業
   利
影響中國青年的機會 朋友不看好中國 擁有自己的公司 我沒有“創業”欲望
實作父親的遺願 降低職位、薪水 不必聽人指使 風險投資的壓力
最好的研究環境 搬家的麻煩 可能獲大筆财富 有倒閉的風險
有長期承諾的公司 沒有中國經驗關系 不必搬家 工作時間很長

  借助這樣一份利弊對照表,我很快就做出了客觀而明智的決定——回中國工作。因為綜合考慮各種利弊因素後,回中國工作最能發揮我自身的特長,也最符合我個人的價值觀和理想。

  第二、學會用機率論的方法看問題。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沒必要認為,某種選擇的成功機率一定是100%或0。反之,我們應當學會分析一件事情“可改變的機率”或“可能發生的機率”。對于發生機率小的事情,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也不要等到事情成功的機率達到100%時才去做,因為即便做成了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做機率分析時,可以列出“最好的可能”和“最壞的打算”,以幫助自己綜合考量。例如,上面提到的“回中國建立研究院”的工作,我有100%的把握,可以把研究院辦得與其他任何公司在中國建立的研究院一樣好——這是最壞的打算;我有40%的把握,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來——這是最好的可能。用這樣的方法考慮到兩個極端後,我馬上就會明白,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我和公司也可以坦然接受。是以,我選擇回中國工作就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當然,許多抉擇并沒有這麼好的“後路”,在這種時候,我們既要謹慎地評估風險因素,也要在适當的時候有勇氣挑戰自己。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曾在闡述“上司力”時指出:“當你自估的成功機率達到40——70%,你就該去做這件事了。也許你會失敗,但拖延或等待的代價往往是更大的。”

第三、當自己不确定時,學會謀之于衆。

  多征求别人的意見總是好的。那些更有經驗的人可以用他們多年的積累為我們指引方向,那些聰明絕頂的人可以用他們的智商啟發我們的思路,那些懂得人際關系的人可以用他們的情商幫助我們有效溝通……

  當你詢問他人意見時,可以随身攜帶上面提到的“利弊對照表”,與對方一起分析、讨論,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他人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你的主觀描述影響他人。當然,你也必須明白,最終的決定權在你自己,即便你采納了别人的意見,你也不可以就此将責任推卸給他人。

  所謂“輕輕”放下,就是說我們在做出抉擇後,應當坦然面對可能發生的任何結果,既不要因為抉擇正确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為抉擇失誤而悔恨終生。

  例如,有的人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每次剛做出決定,就立即緊張起來,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會導緻怎樣的結果;有的人非常喜歡吃“後悔藥”,他們事先不通盤考慮,事後卻追悔莫及;還有的人過于敏感,本來自己做出的是客觀、公正的抉擇,但事後聽到别人的議論就搖擺不定起來……

  其實,無論你的抉擇正确與否,無論它的結果如何,已經做出的決定就無法收回了,你隻有坦然接受它,或者在今後想辦法補救。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自己已經無法控制的事情,任何擔憂或悔恨都是多餘的。與其把時間花在無謂的焦慮上,倒不如把這些東西“輕輕”放下,然後一身輕松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在微軟公司的某個部門裡,有一位霸道的經理J,他剛加入公司就拿下屬開刀,總是找些莫須有的罪名遣散一些能幹的職員,以便把隊伍換成“自己人”。

  當時,J部門裡那些可憐的下屬常常來向我求救。有一位名叫S的下屬在收到J的處分後向我表明,他可以用證據證明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于是,我幫S上訴到J的老闆那裡,在鐵證之下,S得到了一個新的工作。

  但另一個下屬D的境遇就完全不同了,他的處境非常艱難,因為J這次在D的計算機裡埋下了僞證,然後以受賄為理由解雇了他。我曾多次與D溝通,相信他是被冤枉的。但在證據之下,我無法為他伸冤。尤其是,我當時剛加入公司不久,還沒有足夠的職權和信譽來幹涉别的部門的事情。經過“重重”的分析,我決定不向任何人提起D的事情,隻是看着他一身委屈地離開公司。

  事後,有朋友問我:“你難道不會因為自己無法給S和D争取同樣的待遇而懊惱嗎?”我回答說:“雖然我對無法挽救D感到萬分遺憾,但我必須看清楚,什麼事是我無能為力的。而且,既然已經決定不能幫助他,我就隻有‘輕輕’地放下這件事,多想無益。我應該把精力放在我的工作中,這樣,也許有一天,我就可以有足夠的職權和信譽來幫助其他人。”

  讓人欣慰的是,多年以後,J被公司解職,S和D則都在新的崗位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5)用自覺端正态度

  中國人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實際上是說,社會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素質、潛能、特長、缺陷、經驗等各種基本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自己在社會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明确的定位。心理學上把這種有自知之明的能力稱為“自覺”,這通常包括察覺自己的情緒對言行的影響,了解并正确評估自己的資質、能力與局限,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等幾個方面。

  有自覺的人能夠針對自己做出最具有智慧的選擇,選擇做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選擇做能夠得到滿足感的工作等等。要做一個自覺的人,既不會對自己的能力判斷過高,也不會輕易低估自己的潛能。對自己判斷過高的人往往容易浮躁、冒進,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在事業遭到挫折時心理落差較大,難以平靜對待客觀事實;低估了自己潛能的人,則會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蹰不前,沒有承擔責任和肩負重擔的勇氣,也沒有主動請纓的積極性。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個人的潛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個人事業也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我曾有一個下屬,屬于“自覺力”明顯不足的那種人。他雖然有些才幹,但自視甚高,總是對自己目前的職位不滿意,還喜歡随時随地自吹自擂。在他的自我評估裡寫着:“雖然我非常謙虛,但我隻能這樣評價自己:我的表現是有史以來最卓越的。”當我看到這樣一句自我評語時,我就知道這個人不會有什麼好的發展,因為他缺乏最起碼的自覺。果然,他不久就提出,我不了解他的才華,不能重用他,他決定到其他部門另謀高就。但他最終發現,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裡的同僚也都認為他缺少自知之明。最後,他沮喪地離開了公司。接替他職位的人,是一個能力很強,而且很謙虛的人。雖然這個人在上一個職位工作時不很成功,但他明白那是因為自己升遷太快、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于是,他願意自降一級來做這份工作,以便打好基礎。他後來的确做得很出色。

  有自覺的人在工作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會輕言失敗,在工作取得成績時也不會沾沾自喜。認識自我,準确定位自我價值的能力不僅僅可以幫助個人找到自己合适的空間及發展方向,也可以幫助企業建立起各司其職、協同工作的優秀團隊。有自覺的人的抉擇讓他人更願意信任。

  自覺對于管理現代企業來說也非常重要。在公司裡,管理者在衡量某個員工的工作績效時,如果發覺該員工做得不好,就會馬上提出這樣的問題:“那名員工有沒有足夠的自覺?他是否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他是否願意改進?”如果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管理者就不用再有任何的猶豫,可以直接把他調離工作崗位;反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管理者通常都會再給員工一個機會,讓他證明自己。

  在開複學生網上,一位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學生提出“自覺是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他說:“之是以提出這樣的觀點,這主要來自我在校園生活中的一些體會。現在的在校學生,有多少人能真正認識自己?一年多來,因為我在學校某社團做組織工作,可以接觸到許多不同類型的學生。讓我很難過的是,幾乎很少有人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很出色,自己對什麼方向感興趣。特别是當學校的學制從五年改成四年以後,我發現很多大一新生一入校就開始準備考研、出國,兩眼緊盯着GPA。這個時候,考研、出國、GPA不再是進一步深造的手段,而變成了很多人追求的惟一目标。深入了解自己并不難。事實上,很多人隻是從來沒有考慮過要了解自己。确定計劃和原則時,必須完全基于對自己的了解。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清楚自己對什麼事情最感興趣。制定了一個計劃以後,也許随着時間的推移,會有某種程度上的修改,但始終要明确自己的大方向。是以我覺得更難的一點是,能經常以旁觀者的目光審視自己,看一下自己哪方面做得好,需要保持,哪方面做得差,需要更加努力,哪方面走入了歧途,需要改正。”

  (6)用學習積累經驗

  西方有一則寓言,說的是一個年輕人向一個年長的智者請教智慧的秘訣。年輕人問:“智慧從哪裡來?”智者說:“正确的選擇。”年輕人又問:“正确的選擇從哪裡來?”智者說:“經驗。”年輕人進一步追問:“經驗從哪裡來?”智者說:“錯誤的選擇。”

  這位智者的意思是說,每個人最初都很難做出正确的選擇,但在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選擇中,如果能吸取足夠的經驗教訓,他就能逐漸學會正确的選擇方法,他也就自然成為了一個有智慧的人。回顧我的一生,我可以很确信地說:我從失敗中學習到的要遠遠超過我從成功中學習到的。是以,不要畏懼失敗。每一個失敗不是懲罰,而是一個學習的經驗。

  學習經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時候要經曆漫長的過程。英文中有一句名言:“旅途本身就是收獲(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很多時候,你的收獲并不一定是每件事的成功,而是你在走向成功的旅途中經曆的一切。旅途中的每一次正确的或是錯誤的選擇都會讓你學到新的知識、擷取新的教訓,并以此調整自己的自覺,掌握正确的選擇方法。

  我曾經遇到這樣一件事情。當我從中國回到微軟總部後,發現自己剛接管的部門内有一個項目存在方向上的偏差——開發團隊并沒有把使用者擺在第一位,而隻知道研究一些看上去很“酷”的技術——就毅然終止了該項目的研發。當時,有位員工問我:“你怎麼能夠确定你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像Windows這樣的産品也是在經曆了十年左右的市場檢驗後才站穩腳跟的。你憑什麼笃定這個項目不會在未來收獲驚喜呢?”

  其實,我之是以能夠快速做出抉擇,主要還是因為我在此前的工作中已經有了類似的教訓。

  此前,我曾經在SGI公司上司兩百餘人的團隊研發一套世界最先進的三維漫步技術。這套技術能在十年前的硬體上營造出美麗的三維效果。但在做這個項目時,我們完全沒有考慮使用者和市場的需要,開發出來的三維體驗并沒有針對某一個特定的客戶群,而是想解決所有客戶的問題。結果,最終的産品無法利用SGI現有的營銷管道,産品對硬體及網絡的要求也超出了普通使用者的承受能力,我們這個項目最終被取消,技術被公司出售。

  這件事對我的打擊非常大,因為我手下的兩百餘人都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有的人甚至是以而失業。我的内心深感愧疚。但另一方面,我也從慘痛的教訓中吸取了足夠的經驗,這讓我深深懂得,創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創新更重要。正是基于這樣的選擇,我才果斷地取消了微軟那個犯有類似錯誤的項目。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錯誤的選擇,還是失敗的經曆,它們都可以成為印刻在我們心底,能夠随時拿出來比較、借鑒的“模闆(Template)”。當我們面臨新的抉擇時,我們就會使用過去積累的“模闆”來比較、分析各種不同情況下成功的機率,以權衡利弊,做出正确的抉擇。

(7)用勇氣放棄包袱

  當新的機會擺在面前的時候,敢于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切,這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有時,你在還沒有找到“新的機會”之前,就必須放棄你已經擁有的東西,那就需要更多的勇氣了。

  許多人都有的一個毛病就是不願放棄已有的東西,不願意開拓新的天地。這些人總是在機會面前猶豫、彷徨,讓患得患失的思想禁锢着自己的頭腦。其實,有些東西看起來值得珍惜,但這種眼前的利益往往是阻礙你獲得更大成功的根源。當新的機會到來時,勇于放棄已經獲得的東西并不是功虧一篑,更不是半途而廢,這是為了謀求新的發展空間。如果你在适當的時候勇敢地——當然也應該是有智慧地——放棄已經擁有但可能成為前進障礙的東西,你多半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抛開的不過是一把雖能遮風擋雨,但又會阻礙視線的雨傘,自己是以而看到的卻是無比廣闊、無比壯麗的江山圖景!

  我自己就有過幾次“勇于放棄”的經曆。

  進入大學的時候,我躊躇滿志地進入了法律系,因為我天真地認為自己有很高的政治天賦。是以,大學選專業時,我選讀了人文學院,我覺得自己将來一定要做一位律師或一位政治家。不料,情形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樣。我覺得,自己在專業課上提不起精神,成績也不好,最令人沮喪的是,我感覺不到激情和動力,甚至想把枯燥無味的課本扔到教授身上。我在這個領域沒有什麼出衆之處,既沒有那種熾烈的熱愛,更沒有獻身的欲望。最終,我認定那不是一個合适我的行業,于是我決定放棄政治和法律專業的學習。很幸運的是,學校允許學生轉系,而且,我當時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最愛——計算機科學。我并不因為已經花費了一年的時間而懊悔。我認識到,那不是我想從事的事業,我沒有在那裡用掉我的半生甚至畢生的時間才是我的幸運。是以,我勇敢地放棄了原來的專業,開始了我在計算機領域的嶄新人生。

  我的另一次的放棄是在卡内基"梅隆大學教書時,放棄了兩年的年資而加入了蘋果公司。雖然我一直把我的老師當作楷模,而且又有幸任教于世界頂尖的計算機系,但這個工作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到了如何獲得終身職位,怎麼樣去找到最好的學生,怎麼樣去發表論文,等等。這些事本來都是好事,但這些事情對社會的價值并不是那麼直接。我希望去做一些直接有益于社會的事,比如研發一種很多人都會使用的技術或産品,或是去幫助學生發掘他們的潛力。是以,當蘋果電腦的一位副總裁對我說“你要選擇終身寫些沒有人讀得懂的論文,還是要選擇改變世界”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改變世界。我的感覺就像是獲得了自由。

  加入Google後,有許多記者問我:“在微軟你有七年的人脈,有比爾·蓋茨的信任,就這麼放棄了,你不覺得可惜嗎?”确實,這些是很有價值的東西,但是當我看到有回到中國再一次創業的機會,當我看到一個網際網路時代創新模式的産生,當我看到一個堅持自己理想和社會責任感的公司,我發現,創立Google中國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我更深深地了解如果我隻對我擁有的東西依依不舍,那麼我将錯過這個“once in a lifetime”的機會。于是,就像我在“追随我新的抉擇”中所說的:“我有選擇的權利——我選擇了Google。我選擇了中國。我要做有影響力的事——在中國,我能更多地幫助中國的青年,做最有影響力的事。我要成為最好的自己——在Google,我能經過學習新的創新模式,成為最好的自己。”同時,我放棄了在微軟的人脈,放棄了繼續與比爾·蓋茨工作的機會,放棄了那安穩的工作,放棄了那“世界第一大IT公司”的榮譽。

  我人生中這幾次勇于放棄的經曆,都使我更加清楚自己的追求和興趣所在,也使我更有激情去從事自己喜愛的事業。放棄意味着失去,但失去的是那些自己缺乏激情的東西,得到的卻是自己主動追尋的事業。

  (8)用真心追随智慧

  最後一個可以幫助你做出正确抉擇的“智囊”就是你内心深處的價值觀、理想和興趣了。

  價值觀就是每個人判斷是非、善惡的信念體系(What is right?),理想就是我們對自己人生目标的基本設計(What do I want my life to be?),而興趣則是我們每個人最喜歡、最熱愛的事情(What do I love doing?)。這三者共同構成了我們内心深處最為真實的聲音。有關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觀、理想和興趣,讀者可以參看《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的相關章節。

  在選擇面前,該注重自信還是該自省?該積極還是該有同理心?該勇敢還是該有胸懷?該讀研、工作、還是出國?對于這些棘手的問題,你的價值觀、理想和興趣都可以給出最終的解決方案。你的價值觀是你判斷“是非”的準繩,你的理想和興趣是你辨識“方向”的指南針——它們都是你心底裡最真實、最“自我”的東西,還有什麼是比這些更重要,更精确的判斷依據呢?

  如何找到自己的“真心”呢?在感到不知所措的時候,我會用一個特别的“報紙頭條測試法”來檢驗自己的言行。所謂“報紙測試法”,就是在事後想一想:明天,如果在一份你的親朋好友都會閱讀的報紙上,你做的事被刊登為頭條新聞,你會不會是以而感到羞愧?會不會無法面對自己的良心?如果不會,你做的事才對得起你自己的價值觀。

  下面是一個“報紙頭條測試法”的真實使用例子。我在蘋果公司工作時遇到了公司裁員,當時我必須要從兩個員工中裁掉一位。第一位員工畢業于卡内基·梅隆大學,是我的師兄。他十多年前寫的論文非常出色,但加入公司後很是孤僻、固執,而且工作不努力,沒有太多業績可言。他知道面臨危機後就請我們共同的老師來提出希望我顧念同窗之誼,放他一馬。

  另一位是剛加入公司兩個月的新員工,還沒有時間表現,但他應該是一位有潛力的員工。

  我内心裡的“公正”和“負責”的價值觀告訴我應該裁掉師兄,但是我的“憐憫心”和“知恩圖報”的觀念卻告訴我應該留下師兄,裁掉那位新員工。

  于是,我為自己做了“報紙測試”。在明天的報紙上,我希望看到下面哪一個頭條消息呢:

  (1)徇私的李開複,裁掉了無辜的員工;

  (2)冷酷的李開複,裁掉了同窗的師兄。

  雖然我極不願意看到這兩個“頭條消息”中的任何一條,但相比之下,前者給我的打擊更大,因為它違背了我最基本的誠信原則。如果我違背了誠信原則,那麼我既沒有顔面見到公司的上司,也沒有資格再作職業經理人了。

  于是,我裁掉了師兄,然後我告訴他,今後如果有任何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會盡力幫忙。

  這是一個痛苦的經曆,因為它違背了我内心很強烈的“憐憫心”和“知恩圖報”的價值觀。但是,“公正”和“負責”的價值觀對我而言更崇高、更重要。雖然選擇起來很困難,但最終我還是能夠面對我的良心,因為我知道這是公正、負責、誠信的決定。

  如果用“報紙測試法”得到令自己羞愧的結果,就有必要深刻檢討,下定決心将來再也不做類似的事。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良心和承諾負責,這種自己和自己達成的協定與默契是維持誠信的價值觀的最好方式。

  理想與價值觀一樣地重要。我在大學時立定了我的人生目标——讓我的影響力最大化。這個理想幫助了我做出許多重要的決定,例如1998年回到中國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2005年又毅然決定加入Google公司并再次回到中國創業,這些重大的選擇其實都是我追随内心的表現:我認為我的理想可以在中國實作得更好。

  大學生們在25歲以前,通常都會面臨兩個重要的選擇。一是選擇最适合自己的專業,二是選擇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選擇專業時,不應當隻聽從父母的意見,也不應當隻看學校的名氣大小或報考該專業學生的分數高低。相應的,選擇工作時也不能單純地考慮名、利、時尚等外在因素。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聽從你内心的聲音,在綜合權衡自己的理想、學習積累、天賦以及工作條件的基礎上,做出正确的抉擇。

  我建議大家應該通過自己正确的價值觀和理想來尋找最為完整、最為均衡的人生狀态。任何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都必然會在積極追尋成功的道路上運用自己最高的智慧:因為擁有了正确的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他在面臨困難和挑戰時就必然會聽從自己的真心、用冷靜的心态權衡各種利弊,他也必然會在一次又一次或是成功、或是失敗的抉擇中不斷積累經驗完善自我……這樣的人最能了解完整與均衡的真谛,這樣的人最懂得使用自己的“選擇”的權利來赢得真正的成功。

  每個人的“真心”、“理想”、“興趣”不同,每個人的機遇不同,參加的團隊不同,學習的機會不同,擅長的“态度”或“行為”也不同。是以,你有選擇的權利,隻要用智慧做出正确的選擇,你就能成為“最好的 你自己。”

融會中西,均衡發展

  在今天這個資訊化、全球化的時代裡,隻有融會中西才能成為真正有價值的國際化人才。

  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每一個希望獲得成功的年輕人都應當在中西方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文化範疇中尋找最适合自己,最能展現完整與均衡的文化精髓,并将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優勢結合起來。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同時發揮中國人講求紀律與服從、重視謙虛和毅力以及西方人強調創意與個性,鼓勵積極與勇氣的特長,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更容易地把握各種要素之間的完整與均衡關系。

  中國和西方的年輕人在各自的文化傳統和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或優勢。根據我的經驗,大部分中國青年和美國青年的優勢可以用下表來概括。

中國學生 美國學生
求穩務實 有創新精神
有毅力 有熱情
講紀律、服從 有主動性
紮實的理論基礎 擅長獨立工作,想得深遠
含蓄,心裡有想法不直說 直截了當地溝通、争論
謙虛 自信
不同意也不說“不” 不同意就說“不”

  很多人認為,在IT和其他高科技領域内,西方人表現得更為出色,是以中國人隻有吸取西方的企業文化才能獲得一席之地。的确,IT産業内的一些新觀點、新理念和創新的思維确實與西方的科技發達有直接的關系。西方文化直截了當的溝通和主動參與的意識,以及強調團結合作的觀念和方法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但在另一方面,當東方國家努力追求現代化和工業化的時候,西方人卻在試圖回歸到東方傳統的價值理念中,許多優秀的企業管理者、科學家、藝術家都開始認真研習儒學、佛教等東方文化,試圖從古老的東方尋找到最為恒久、最可寶貴的精神财富。

  其實,對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來說,他既需要西方的科技和理性,也需要東方的心胸與美德。相比之下,後者可能還更重要一些,因為東方文化影響的是每個人内心深處的東西。許多中華的傳統美德。例如“中庸之道”、“正大光明”、“學無止境”、“人貴有自知之明”、“将心比心”、“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等等,都可以成為我們在追尋成功時的最好指南。

  是以,我要求大家兼顧中西的目的不在于渲染中國或西方的文化,而是要讓大家用不同風格、不同背景的思想充實自身,以達到均衡發展的最佳狀态。我最想強調的其實是中西文化相輔相成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我認為:

  一個人甚至要同時具備多種看似互相沖突的品質,才能在複雜的境遇中因具體情景不同而運用正确的一種。

  用智慧在各種看似沖突的因素之間主動選擇“完整”和“均衡”,這是“選擇成功”的最大秘訣。

  梁啟超曾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青年朋友們,中國是了不起的國家,她即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人才中心。這裡有無數的機遇在等着你們,隻要你們用智慧主動選擇,成功随時都有可能降臨到你的身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