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男籃,對于杜鋒指導,結束了漫長的兩個視窗期的世預賽行程,包括參加了延期一年舉辦的亞洲杯,從五月就開始集結,一直到九月完全結束前兩個視窗期的行程,準備在隔離期滿後回歸CBA聯賽,不同的球迷和媒體對于整個中國男籃和杜鋒指導本人,有着不同的評價。這其中,當然是有表揚也有批評,有贊美也有挖苦,當然還有了解和心疼,總之,本身現代的媒體行業也讓體育從業者當中的弄潮兒們和娛樂行業的從業者有了更多相似之處,那就是一直生活在輿論和媒體的風口浪尖。
世預賽歸來,杜鋒指導還是在用大家越來越熟悉的方式,那就是用自己的個人社交賬号發了長文,一方面表達對于各方面支援的感謝,比如感謝中國男籃團隊中的每個人,同時不忘對為這個集體背後默默付出和努力着的所有成員表達感謝,道一聲辛苦。當然,更重要的,是杜鋒指導化身詩人,在用積極而又辯證的方式,為低谷中的中國男籃加油打氣。為了表達這種情緒,杜鋒先是引用宋代文學家張孝祥的《論治體劄子·甲申二月九日》中的名句"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來表達當下的中國男籃,正是因為整個中國籃球,特别是男籃的發展處于低谷期,而且各方面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徹底和到位,是以在立定志向,堅定不移,追求更高目标的同時,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需要一步一步來,才能真正實作在低谷中崛起的長遠目标。而這一思想也是通過亞洲杯中國男籃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也就是中國男籃在賽前部署幾乎被完全打亂的前提下,依然通過比賽勝利和比賽失敗,兩個方向尋找前進動力,來展現球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杜鋒指導本人,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接受各種考驗,并且對于幫助中國男籃走出低谷依然堅定,堅毅,堅決。
用杜鋒指導的原話就是:面對各種困難,沒有人放棄,我們齊心協力,互相勉勵!賽場上,有失利,也有勝利,最終都是前進的動力,我們的天空依然蔚藍。有球迷在看到杜鋒指導這樣的總結之後,忍不住評論說杜鋒指導的帶隊能力沒看到明顯提升,但寫作和創作能力倒是明顯提升了。不過,我們對這樣的評價也隻能抱之以微笑。可以想象,若沒有真情實感,杜鋒指導又怎能寫出這樣的心得體會。在那個最困難的階段,口罩事件的确讓中國男籃連一個成型的陣容都無法形成,大家根本無法正常訓練,但是小夥子們還是堅持能打的就要上,後馳援的也是能多頂一分鐘是一分鐘,這樣的一個團隊多麼讓人欣賞,即使面對低谷,相信這樣的團隊也一定有能力慢慢爬出來。
是以,當結束自己的總結之前,杜鋒指導又用了我們更為熟悉的兩句詩,也就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中的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結束自己的長文。他說:我們不會放過每一次成長的機會,也不會忘記每一次失利的疼痛。11月,相信我們依然會以飽滿的精神狀态集結。……中國男籃,一路向征程。
是啊,即使中國男籃經曆了痛苦的成長,但是對于整個團隊來說,卻一直是在走上坡路的。作為杜鋒指導來說,他也是不忘初心,知道自己之是以在這個階段選擇成為中國男籃國家隊的主帥,并且在球隊依然在痛苦中掙紮,被外界各種懷疑時,還是要堅守中國男籃國家隊主帥的位置,就是因為對中國籃球發展的愛和責任感。相信這樣的愛和堅持,會像杜鋒所期待的那樣,中國男籃,可以一路向征程。球迷朋友可以用一千個理由說,杜鋒似乎不适合中國男籃國家隊主帥的位置,但我們要說,其實他有一萬個理由繼續留在這個位置上,因為就連他對中國男籃小夥子們的批評甚至責罵,都滿滿的是期待和愛。慈不掌兵,在杜鋒指導的批評聲中,周琦、郭艾倫、顧全,以及年輕的朱俊龍、胡明軒、徐傑、祝銘震們,都在賽場上讓我們見證了他們的成長。相信,未來的中國男籃,一定還可以變得更好。也讓我們記住杜鋒指導與我們的約定,11月份中國男籃的再一個世預賽視窗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