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鯉魚在美國泛到底濫成了什麼樣子?
憑借能生能吃好養活的特點,亞洲鯉魚成功占據了美國的各大河流湖泊,成為了入侵最成功的物種。因為環境适宜食物充足,亞洲鯉魚在美國水域能長到一米五長一百多斤沉。
而且它們産卵量特别高,一次就能産下十幾萬枚卵,因為沒有天敵,魚卵的孵化成活率高得離譜。在這得天獨厚的條件下,亞洲鯉魚的數量開始暴增。在這幾十年裡,亞洲鯉魚順着密西西比河,一路闖進了五大湖水域。
亞洲鯉魚食譜很廣,水草 蟲子,甚至是本土魚類的魚卵,都成了它們的美食,而且它們還特别能吃,一頓就能吃下自身體重40%的食物。亞洲鯉魚泛濫之後,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擠壓,食物被啃光,産下的魚卵還被吃掉,一時間,本土魚類數量銳減,幸存下來的魚隻能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
為了解決泛濫的亞洲鯉魚,美國政府懸賞600萬,尋求治理鯉魚的方法,可直到今天,也沒人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于是,美國政府想出了一系列腦洞大開的治魚方法。一開始,他們往河裡投毒,可這非但沒能毒死身強體健的亞洲鯉魚,反而幹翻了不少本土魚類。
見這招不行,美國人又開始電魚,因為要考慮生态環境,他們隻能使用較低的電壓,可這就導緻亞洲鯉魚隻能被電暈,沒法被電死,而且電魚的過程中,美國人又成功的幹翻了一批本地魚。
眼見人力不行,美國人決定再次采用生物防治法,于是,他們引進了黑魚,結果不出所料,鯉魚沒被幹掉,黑魚又泛濫了,泛濫的黑魚還吃掉了不少本地魚。直到今天,美國人還在和這些頑強的亞洲鯉魚鬥智鬥勇。
作為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亞洲鯉魚是怎麼來到美國的呢?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工業高速發展,大量工業廢水排進了河裡,這就導緻水質惡化水草瘋狂生長。于是,美國從亞洲引進青魚 草魚 鲢魚 鯉魚等魚種,用來啃食水草改善水質,這些魚種被被美國人統一稱為亞洲鯉魚。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魚泛濫了。
也許有人會問了,美國人為什麼不吃鯉魚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飲食習慣的不同,吃肉都嫌有骨頭的他們,怎麼會吃全是刺的淡水魚呢。還有就是淡水魚普遍較腥,美國人廚藝又有限,紅燒 糖醋 麻辣 水煮 醬悶他們又做不來。綜合各種因素,亞洲鯉魚成美國人最頭疼的入侵物種。
随着國際貿易越來越頻繁,許多國家都出現了生物入侵現象,像是美國的鯉魚,澳洲的兔子,都給當地造成了嚴重的生态和經濟影響。那你知道中國有哪些入侵物種嗎?#科普##鯉魚##美國人為什麼不吃鯉魚##美國為什麼要整治亞洲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