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終于有時間寫一些比較長的東西,首先來談波音跟NAMMO最近試射的155mm沖壓炮彈。大家應該都知道沖壓炮彈是為了延長射程

終于有時間寫一些比較長的東西,首先來談波音跟NAMMO最近試射的155mm沖壓炮彈。大家應該都知道沖壓炮彈是為了延長射程,但這個沖壓引擎的原理可能跟你知道的有點不一樣。

首先,斯斯有兩種,沖壓也分成液态跟固态兩種,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知道。但你會不知道的是:固态也分成兩種。比較為人熟知的固态型式是流星飛彈的導管火箭(Ducted Rocket),它的固态燃料會緩慢「燃燒」産生油氣,灌進燃燒室與空氣混合燃燒。

另一種固态沖壓呢,其實就叫「固态燃料沖壓」(SFRJ,Solid Fuel RamJet),也就是說它才是正宗元祖的固态沖壓。它的原理與固态燃料火箭相當類似,固态燃料就放在燃燒室裡,中心要挖洞打通形成燃燒室,差别在于前面開口引進空氣,灌入中間信道進行燃燒,從後方噴出氣體。是以它也跟固态燃料火箭一樣是從中間往外燒,越燒信道越大,直到燒光為止。

那這種固态沖壓為何沒有流行起來呢?原因在于它跟固态火箭一樣,油門是不可調的。大部分的飛彈都因任務需要會有多種飛行模式,需要控制油門來達到最佳射程。液态沖壓與導管火箭的好處就在于燃料槽與燃燒室是分開的,中間的傳輸就多了一個「油門」可以控制燃料流量。固态沖壓則跟固态火箭一樣,一旦點燃就是自主燃燒到燒光為止。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就恍然大悟:那固态沖壓拿來做炮彈不就沒這個缺點了?是的,炮彈隻會飛抛物線,你能延長射程就覺得好棒棒了。而且用固态沖壓的結構跟固态火箭有一半是一樣的,是以可以把它想成就是前面有進氣孔的火箭助推彈。固态沖壓的燃料同樣友善運輸與儲存,而且成分不含氧化劑,安全性搞不好比固态火箭還高。最後,可别小看固态沖壓的燃料,它的能量密度比液态燃料還高!原因是固态燃料可以加金屬粒子來增加能量。

是以,固态沖壓除了拿來做榴炮彈外,也有人想過拿來做防空炮彈,拿來打飛機應該射程超遠的。但一直沒人真的幹的原因當然還是太貴,傳統炮彈都是白菜價,拿來精雕細琢進氣孔是瘋了嗎?然而,時來運轉,GPS導引科技大幅提升了長程炮彈的威力,許多軍方已經能接受一顆十幾萬美金的神劍炮彈,那成本翻個幾倍讓射程多出一倍自然也是能接受的了。

最後,要提一下NAMMO,這可不是挪威的小公司,它在2010年代比美國廠商更早解決一些高能燃料的生産問題,是以成為AMRAAM(C5以後)與ESSM的火箭制造商,另外也提供引擎給多種歐洲武器,可知道它的固态燃料是很厲害的。NAMMO想從固态燃料跨到沖壓領域很多年了,這次試射的炮彈也是承襲其推銷很多年的設計,波音隻是當現成的老爹,負責系統整合(包裝)跟推進美國軍方而已。

圖一:NAMMO比較彈底噴氣彈、火箭助推彈跟固态沖壓彈,可發現固态沖壓彈就是火箭助推彈+涵道,其實可以叫它沖壓助推彈

圖二:比較固态沖壓跟液态沖壓,最大差别就是固态沖壓把燃料放在燃燒室裡

圖三:NAMMO以前展過的剖面圖,可看到後面的燃燒室有一層固态燃料

圖四:波音與NAMMO試射給媒體的照片

#頭号周刊##軍事趣科普##今日軍事##軍事圖檔###軍事裝備##軍事#

終于有時間寫一些比較長的東西,首先來談波音跟NAMMO最近試射的155mm沖壓炮彈。大家應該都知道沖壓炮彈是為了延長射程
終于有時間寫一些比較長的東西,首先來談波音跟NAMMO最近試射的155mm沖壓炮彈。大家應該都知道沖壓炮彈是為了延長射程
終于有時間寫一些比較長的東西,首先來談波音跟NAMMO最近試射的155mm沖壓炮彈。大家應該都知道沖壓炮彈是為了延長射程
終于有時間寫一些比較長的東西,首先來談波音跟NAMMO最近試射的155mm沖壓炮彈。大家應該都知道沖壓炮彈是為了延長射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