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中是條紋兔子恢複地圖。
資訊圖檔
昆明7月9日電(徐元峰、楊明)近日,哈佛大學、中國科學院古畸形與古人類研究所、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太平街道辦事處水庫水壩社群,共同發現了600萬年前的蘇門答臘兔化石,為其尋找最早的祖先提供了新的線索。600萬年前被發現生活在潮濕沼澤中的奇怪兔子化石的發現,被正式稱為長翅兔或蘇門答臘兔。恢複的長翅兔有一對短耳朵,身體上有幾條深色條紋,俗稱條紋兔。研究表明,水庫壩的條紋兔與雲南省楚雄傣族自治州陸豐縣發現的長褶兔是同一物種,前臼齒的形态表明該物種是現在生活在潮濕地區的條紋兔(即蘇門答臘兔)的早期代表。雲南中晚期新條紋兔的化石記錄了該物種在雲南生存的證據,這項研究重制了蘇門答臘兔進化的大緻曆史過程。
條紋兔在雲南昭通、陸豐等地出現猿類遺址後,傳播到整個東南亞,最終到達了現在的蘇門答臘島。不斷的重大發現和生物進化研究結果表明,昭通是新石器時代人類直立行走起源的最新時期發生的進化事件,大量新屬的生物體、新物種在這裡被發現,未來還會有更多新的結果被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