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不知道機友們還記不記得,機哥之前跟大家聊過一次人工智能AI的近況。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而且還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語言。

就比如,DALL-E這個會畫畫的AI程式。

它就已經知道鲸魚喜歡吃海鮮,還發明出了一個“Wa ch zod rea”的單詞代指海鮮。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不僅如此,它們還學會了“肇事逃逸”、“蓄意殺人”...

好像真有了意識覺醒的亞子。

辣麼,作為人工智能AI最終歸宿的機器人,最近的情況又如何呢?

機哥隻能說,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人類與機器人的再一次交鋒,最終以人類手指骨折結束——

真·斬手行動

機友們先别急着腦補場景哈。

這既不是《機械公敵》裡人類反抗機器人的悲壯故事,也不是《終結者》裡的機器人戰士,更不是《底特律:變人》裡的意識覺醒。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這次,人類與機器人的battle項目,隻是國際象棋而已...

這會兒有的機友可能就會問了:不就是下個象棋嗎,怎麼還打起來了呢?

别急,且聽機哥慢慢道來~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前段時間,莫斯科舉辦了一場國際象棋公開賽。

但和傳統比賽不同的是,這場公開賽裡,引入了不少AI機器人。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話說,有這麼一位年僅7歲的小選手,他和象棋機器人下得好好的。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突然,機器人就死死掐住了小選手的手指,怎麼也不撒手。

小選手的掙紮和喊鬧,終于引起了周圍從業人員的注意。

幾位成年人也是費了翻功夫,才把小朋友的手指給“解救”了出來。

沒想到,就是這麼短短幾秒,小選手的手指就已經被掐斷了...

難不成,是機器人不講武德輸不起,就采取了“報複”措施?

那這機器人的脾氣是真的很臭啊。

網友一尋思,這是戰鬥民族的機器人诶。

性格暴躁一點好像也蠻合理的...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隻是,調侃歸調侃,原因咱們還是得找出來才行。

像這種說法,機哥就覺得有點過了,機器人它真沒想那麼多: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因為從設定上,這種AI機器人呢,一般就隻内置了下象棋的程式,而且一切功能都是為了下棋而服務。

為了辨識局勢,這類機器人往往還都有個攝像頭,來識别棋盤上的布局變化。

整個流暢也很簡單,無非就是:觀察對手每一步的落棋點,然後計算自己下一步的操作,算出來後,再通過機械臂完成落棋動作。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它為啥要掐人家手呢?

問題根源,就在機器人識别棋盤,以及做出落棋動作中間的時間差。

象棋公開賽的負責人後來解釋說:

機器人還處在上輪程式的運作中,小選手就已經完成了下一步的操作。

于是,機器人就把他的手指,當成象棋“錯殺”了。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Sergey Smagin:男孩沒有等待機器人完全做完動作,就做出了新的反擊。其實在此期間(機器人完成落棋前)有一個需要等待的規定,但是他不知道。

是以說到底,這是個因操作不當造成的事故。

但你一個下棋機器人,真需要那麼強大、以至于可以夾斷骨頭的握棋力度麼?

顯然是不需要的。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是以,咱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機器人和AI啊,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低智得多。

但我們卻總想着讓它們媲美人類,甚至是超越人類。

未免有點太高标準了吧~

So,不妨先從簡單的學起,就比如學學動物。

你是真的狗啊...

這不。

德國有一個項目團隊,就研發出了一條,會自己學走路的機器…狗。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八弟這會兒說:

走都還要自己學?直接編個走路程式不就好了,你看小米的鐵蛋,不就挺會蹦跶的嘛。

咳咳,怎麼說呢,雖然它倆都是機器狗,但行走原理卻不相同。

衆所周知,一般動物的脊髓當中,都有一個叫做CPG(中樞模式發生器的神經元網絡)的東東。

這玩意呢,是負責我們走路、眨眼、咀嚼等這種有周期,且有一定節奏性行為的神經系統。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這個機器狗,它也有。

該團隊在機器狗的背部,安裝了一個虛拟脊髓來模拟動物的CPG,并在這個“脊髓”裡,内置了完整行走的樣本資料。

在機器狗走路的時候,它腳上的傳感器,會将行走的資料不斷地和CPG樣本庫中的資料進行比較。

如果它不小心摔了扭了,程式便會自動改變腿的擺動方向和距離,以此來調整走路的姿勢。

聽起來,是不是真的有點動物學走路那味兒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雖然一開始,機器狗摔了很多次狗啃泥,但奈何它越摔越強。

隻花了一個小時,它就完全學會自行走路了,而且還越走越好。

辣麼,如果将這種能自行學習、總結的技術,用在學習人類,是不是就完美了呢~

如果機友們也是這麼想的,那就恭喜你們成功站在了人類智商的高地!

好好看,好好學

同樣的。

卡内基梅隆大學的一個叫Deepak Pathak團隊,最近就開發了一種新的機器人學習程式,叫WHIRL。

全稱很長啊,叫:In-the-Wild Human Imitating Robot Learning(野外仿人機器人學習)。

So,這個程式是怎麼讓機器人學習的呢?

很簡單,給它看個視訊就好了~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不過呢,和普通視訊不同。

WHIRL所要求的,是包含了人物追蹤、以及互動物品運動軌迹的特殊視訊。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也許這會兒有的機友就會說了:

不就是動作追蹤嘛,這算個啥子的高科技,拍3D電影都用爛的技術。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未免也太無聊了吧~

事實是,Deepak Pathak并沒有要求機器人一比一複制人類的行動,視訊的目的,是讓它知道最終任務是什麼。

動作捕捉什麼的,隻是友善它學習罷了。

你已經是一個成熟的AI了,你要學着自己做事。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當機器人“學習”完人類的動作之後,就會自行開始模仿學習。

但就和牙牙學語的小朋友一樣,機器人最開始就隻會亂搞,甚至連個抽屜把手都找不到。

在延遲攝影下,我們就會看到機器人一直在鬼畜。

但有了自我學習程式加持,這樣鬼畜的行為隻會存在一兩個小時,然後機器人就在一步步總結中,找到拉開抽屜的技巧。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說出來怕機友不信,短短幾天時間,這個機器人就學會了20種動作。

像開關抽屜什麼的,都是小case了。

開水龍頭、拔充電頭、擦黑闆、開關燈、放置物品、全都不在話下。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而且随着機器人學會的動作增多,它也會學以緻用融會貫通,對接下來的新動作的學習速度越來越快...

不難想象,如果給與足夠的時間,這些機器人是真的可以完全勝任所有的家務工作。

無獨有偶,機哥這天還看到個新聞:

據說蘋果已經準備入局廚房,将推出一個不僅有機械臂加持、還内置了iPad和音響等硬體的新型家庭智能裝置。

據說,最快2023年就會有具體産品面世了呢。

種種迹象表明,AI已經在了解這個世界

突然就有點小期待了~

不過在那天真正到來之前...

這碗還是得自己洗的,地還是得自己拖的,衣服還是得自己晾的。

白日夢嘛,還得睡着了才能做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