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浮雲]洪武九年正月,燕王府中張燈結彩,徐達之女徐妙雲正式嫁入燕王府,成為朱棣之妻,開啟了她注定不平凡的一生。徐妙雲自幼

[浮雲]洪武九年正月,燕王府中張燈結彩,徐達之女徐妙雲正式嫁入燕王府,成為朱棣之妻,開啟了她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徐妙雲自幼便入了宮,憑着管家掌事精明強幹,讀書寫字無一不通的本事深得馬皇後的喜歡,人情練達的性情也在後宮中很得名望,人稱“女諸生”。

徐達與朱元璋年少時既是同鄉好友,又有創國立世之功,在當時天下諸将臣,無人能出其右。身為開國大将魏國公徐達的長女,她絲毫沒有豪門閨女的驕矜。

在徐家時,她深知朱元璋生性最不喜奢侈又暴虐,是以始終謹小慎微,若是有人來送禮物,她便挑選更貴重的回贈,有人來投奔想尋個前程,也被她勸返,從不利用自家的威望和權勢來培養勢力。

她操持全家照顧弟妹細如微末,就是這一點正對了馬皇後的脾氣,也是馬皇後為朱棣促成了這門好親事。

徐妙雲得知自己的未來是要嫁給燕王朱棣時,她更是樸實真誠一如農家婦女,為朱棣盤發挽衣做羹湯,掌管府中事宜,照顧公婆教育幼子,賢惠得體,數年來與燕王伉俪情深,關系十分融洽。

夫妻共同成長間,朱棣的軍事才能一步一步更加凸顯。自明開國之後,與元邊境的戰火卻始終沒有熄滅,朱元璋覺得自家四皇子是個可用之才,便讓其跟着藍玉前往漠北追繳蒙古餘部,徐達看在眼裡,對這個女婿也是越看越愛。

随着幾個皇子的年紀越來越長,朱元璋便讓三個年長的皇子外出就藩。因着與擴廓帖木兒的戰事,北平需要一位軍事才能強的皇子駐守,是以,朱棣成了不二人選。徐妙雲也帶着孩子随朱棣一起到了北平。

北平對于徐家來說猶如自家營帳,徐達作為國公大将是對抗擴廓帖木兒的中堅力量,是以徐家軍在北平常年駐守,這對于朱棣來說是如虎添翼。并且,徐達對這位女婿多方栽培,為他在軍中建立威信聲望,燕王的名聲開始叫得響了。

随着朱标和朱元璋的相繼去世,皇長孫朱允炆繼位,在大臣的挑撥下,朱允炆對自己的叔叔們開始削藩,他羅織了罪名,讓他的幾位叔叔削爵抄家,十七皇叔朱湘引火自焚,頓時人心惶惶。身在北平的朱棣、徐妙雲也如熱鍋上的螞蟻,日夜難安。

徐妙雲的兒子們早幾年都被召去小皇帝身側做了伴讀,實為質子。這行為就是想讓他們夫婦不要擁兵自重,乖乖伏誅。徐妙雲心生一計,勸誡朱棣裝傻裝病,佯裝成被削爵吓破了膽子,讓小皇帝以為這位四叔命不久矣,說不準能讓兒子們回來探病。

朱棣對兒子安危也很是挂念,想着自己手中兵事力量還沒有形成合力,能拖一時也好,便聽從了徐妙雲的建議,佯裝生病,騙過了一衆來勘察的官員,終于迎回了自己的兒子。

可自己沒病的消息再也瞞不住了,為了抵抗朱允炆從四面八方集結而來的軍隊,公元1399年朱棣率主力出征,也是外出求援搬救兵,城中隻留下一萬守軍,還有徐妙雲帶着年少的孩子們與一城百姓。

明知這一走可能是天人永隔,可徐妙雲給了朱棣強大的精神與能力支援。身為将門虎女的她自帶号召力,她帶着孩子們披甲上陣,整日整夜駐守在城牆上,帶領着全城的老百姓,擊退李景隆大軍襲擊十餘次,直到彈盡力絕。

百姓們都覺得城池守不住了,心灰意冷。又是她站在城牆上,鼓舞士氣,借助天氣轉冷的氣候優勢,号召百姓在城牆上澆水,水結成了冰,不僅加強了城牆,而且讓城牆變得濕滑不易攀爬,終于等到了朱棣班師回援。

後來,朱棣打着“清君側”的旗号攻入應天,奪取皇位,徐妙雲也順理成章地做了皇後。因着多年的夫妻伉俪和徐妙雲非凡的政治軍事才幹,朱棣身側始終都有徐妙雲的身影,在朱棣登基為帝之後更是如此。

作為朱棣的妻子和戰友,她多次勸谏朱棣傾囊薄賦,與民休息,國民生活日漸好轉。為了扭轉朝中衆臣對朱棣靖難之役的指責,她以身作則縮減後宮用度,時常聯絡朝中命婦,賞賜之餘也做成《勸善書》,勸導天下女子要做夫君的賢内助。幫助朱棣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天下臣民非議。

明永樂十一年,徐妙雲一生在殚精竭慮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朱棣辍朝七日,悲傷久久不能自愈。

參考文獻:

《永樂之治:朱棣傳》

《明成祖傳》

[浮雲]洪武九年正月,燕王府中張燈結彩,徐達之女徐妙雲正式嫁入燕王府,成為朱棣之妻,開啟了她注定不平凡的一生。徐妙雲自幼
[浮雲]洪武九年正月,燕王府中張燈結彩,徐達之女徐妙雲正式嫁入燕王府,成為朱棣之妻,開啟了她注定不平凡的一生。徐妙雲自幼
[浮雲]洪武九年正月,燕王府中張燈結彩,徐達之女徐妙雲正式嫁入燕王府,成為朱棣之妻,開啟了她注定不平凡的一生。徐妙雲自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