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作者:體育大生意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體育大生意第2986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産業資訊平台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共同體》是中國之聲決勝時刻聯合體育大生意推出的體育商業主題對話節目,以“求同存異,聊聊大家共同關心的體育熱點話題”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國之聲《決勝時刻》欄目期間播出。

8月5日,第90期節目以中國首位高爾夫大滿貫冠軍、前女子高爾夫世界排名第一馮珊珊宣布退役為契機,讨論國際頂級球星對中國高爾夫産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參與的“閑話者”是中國之聲記者張聞,上海林克司高爾夫俱樂部總經理蔣大超,體育大生意營銷副總裁、盛意互動總經理羅冉峰。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本文為本期節目文字精華摘錄。

扭轉國内對高爾夫片面認識

張聞:中國高爾夫旗幟性人物馮珊珊宣布退役。從打進LPGA巡回賽到成為中國大陸首位大滿貫冠軍,再到成為首位登頂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大陸選手,馮珊珊給中國選手在國際頂級高爾夫賽場上立下一根标杆。她職業生涯發展的15年,同時也是中國高爾夫産業步入成熟的15年。今天我們聊聊這15年中國高爾夫發生的變化。冉峰,您對馮珊珊的生涯有什麼記憶?

羅冉峰:2007年,馮珊珊2007年考取LPGA(美國女子職業高爾夫巡回賽)資格學校成功,成為首位獲得LPGA資格的中國大陸球手。在全球最頂尖的巡回賽中,馮珊珊一直有很穩健的表現,但突破性時刻是在2011年,她在日巡賽拿下兩場勝利,開始收獲主流巡回賽的冠軍。然後就是2012年6月,她赢得LPGA首冠,這第一冠就是大滿貫冠軍——LPGA錦标賽。

但不得不說,奪得大滿貫這樣精彩的成就,非高爾夫界起初不太讀懂這背後的意義。當時我還是一個門戶網站的高爾夫作者。馮珊珊奪冠後,我希望這個門戶網站能在首頁顯眼位置給一個入口,報道這一喜訊。然而負責首頁維護的編輯拒絕了,認為這件事情并沒有那麼重要。直到當天央視新聞也跟進報道後,對方才意識到,馮珊珊奪冠堪比當年網球界李娜的大滿貫突破,沒有第一時間傳播實在是遺憾。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馮珊珊赢得2012年LPGA錦标賽

不過大家最終還是意識到,中國高爾夫出現了一位很有實力、支配力,能在最高水準賽場上與任何對手一較高下的人物。從此之後,高爾夫在國内的形象有了挺大改善。

張聞:确實,馮珊珊對中國高爾夫球形象轉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她在裡約奧運會拿到銅牌。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他們不一定了解巡回賽對高爾夫的意義,但對于奧運獎牌、金牌格外看重,是以裡約銅牌又是馮珊珊另一個高光時刻。蔣總,您認為馮珊珊對中國高爾夫的意義還在哪裡展現?

蔣大超:體育運動是一種偶像引領的活動。偶像出現之後,對愛好者的激勵作用不言而喻。在馮珊珊獲得大滿貫後,國内打球人數确實出現激增趨勢,球具市場也很火爆。國内賽事日益豐富,青少年賽、成年賽、職業賽、業餘賽、國内賽、國際賽,覆寫各個層級。

我們俱樂部就有一個受馮珊珊激勵的例子。她說除了打高爾夫以外其他事情都沒興趣,以馮珊珊為偶像,是以我們也有意引導她走職業方向。她後來還真的拿到職業證書,四處參加比賽,以闖進日巡賽為目标,後來成為一名很好的職業教練。她的故事可以說很勵志鼓舞。

創業培育下一代中國高爾夫選手

張聞:馮珊珊常被稱為中國第三代高爾夫選手。在她之前的中國球手各有發展路徑,張連偉是從田徑轉項改練高爾夫,梁文沖是在國内打出水準後出征海外。而馮珊珊是直接從海外展開職業生涯,可以說以前輩的足迹為指引,走出自己的路。

羅冉峰:馮珊珊認為自己也是一名“蹚路人”,希望自己的經曆能給下一代從事高爾夫的人帶來一定啟發。比較典型的是我和她在2019年一次采訪的交流(延伸閱讀:高爾夫一姐馮珊珊創業 辦青訓學院+初試運動員經紀)。馮珊珊說,她想把她教練加裡·吉爾克裡斯特的教學體系移植到中國。吉爾克裡斯特從業務時代開始指導馮珊珊,合作貫徹整個職業生涯,他的學院設在美國的希爾頓頭島。馮珊珊設想,如果其教學體系落地中國,中國孩子學球就不用像她當年那樣,隻身遠赴重洋。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馮珊珊與吉爾克裡斯特

吉爾克裡斯特聽到這個想法非常高興。于是由馮珊珊的母親鄭玉顔女士主力操辦,馮珊珊在老家廣州創立了珊珊體育,組建教練團隊、引進吉爾克裡斯特的教學方案,開始推廣青少年高爾夫。

馮珊珊希望,她引進的教育訓練體系與吉爾克裡斯特的學院無縫銜接。中國青少年高爾夫人才可以在國内獲得更好鍛煉,出國深造時又能迅速适應海外的教學體系。

當然,馮珊珊在職業層面上的“蹚路”意義更顯而易見。後來加入LPGA的林希妤、何沐妮等球員,都能從她身上獲得大量旅行打球、應付媒體、設定訓練比賽日程等事宜的經驗。

當下退役或更助力中國高爾夫發展

張聞:NBA的姚明、一批獲得大滿貫的中國網球金花、斯諾克的丁俊晖乃至日後F1的周冠宇等,加上馮珊珊,他們身上都有“典型”意義,幫助中國的後來者了解如何在一個頂級體育聯盟當一名職業選手。但人們常常說高爾夫是一項“長壽運動”,馮珊珊33歲退役,是不是略早了一點?

蔣大超:職業高爾夫球員的運動生命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我個人對馮珊珊宣布退役沒感到太意外。她近幾年成立學院、做青少年推廣等等,其實已經是鋪墊,隻是具體選擇哪個時間點退役的問題而已。

高爾夫——尤其是職業高爾夫——還是屬于競技體育範疇,争勝好強幾乎是職業運動員的基本特質。當運動員認為自己的身心不再比對職業比賽要求時,退役隻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我想起當年與18屆大滿貫冠軍、我們林克司俱樂部的球場設計師傑克·尼克勞斯的一次交流。他造訪我們俱樂部,我閑聊時問他現在還打球嗎。這位偉大的球員說,早就不打球了。我感到很意外,再問到,“您這麼熱愛高爾夫,怎麼不打了?”尼克勞斯說,“很簡單,我退役後的身體狀況、尤其是現在的身體狀況,已經打不出自己想要的球了。是以我不打了。”他對我說,後來更多打的是網球。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除了循例參加美國大師賽開球儀式,尼克勞斯已很少真正揮杆

這印證了我所說的優秀運動員特質,他們希望做到最好,做不到最好,就情願不做了。我猜馮珊珊退役多多少少也有類似的心态。她認為自己的巅峰期過去了,達不到追求卓越、追求極緻的目的,就選擇離開。

另一方面,正如剛才冉峰所說,中國的高爾夫界人士,往往心中有一份使命感,希望高爾夫能在中國生根開花,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多種方式讓更多人參與這項運動,尤其是讓青少年加入。近年來,高爾夫教育訓練教育的市場發展很快,未來也比較可期,可以說值得作為一項事業追求。那個一些名将乃至前職業運動員,如果從事教學的話,能起到很好的引導效果。馮珊珊投入更多精力到這一方面,自然也是很有前景的。

是以綜合運動生命、運動追求以及行業使命感三點來看,馮珊珊退役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甚至很可能對中國高爾夫事業發展起到的作用會比推遲退役更大。

國家隊教練角色職能特殊

張聞:馮珊珊在退役的同時,宣布已出任中國國家集訓隊女隊主教練。這也是她退役後走的另一條路。從一位職業高手,到進入奧運體系内執教,冉峰您怎樣看待她在教練之路上的前景?

羅冉峰:我也很好奇這種職業轉體制的微妙變化會如何展現。高爾夫還是一項以職業賽事為最佳培養機制的運動。無論我們對中國運動員拿到的成績有什麼期待,要驗證他們是不是世界級水準,歸根結底要看他們能不能在最主流的巡回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例如裡約奧運會冠軍是南韓選手樸仁妃。她的實力展現在七次大滿貫得主、當過世界排名第一之上。奧運金牌隻是她恰好在巅峰時期收獲的又一項榮譽。而奧運賽場其他排名前列的選手、尤其是女子選手,都是在LPGA名列前茅或至少球迷很熟悉名字的選手。一位選手能不能在奧運打出佳績,其實看在巡回賽中發揮就能大概看出端倪。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裡約奧運金銀銅牌得主樸仁妃(中)、高寶璟、馮珊珊,

都是巡回賽成名好手

是以對于馮珊珊的教練角色,我更多的是期待她能為國家隊成員帶來哪些補充知識。高爾夫不像其他項目,把最優秀的球員集中到特定地方訓練、實施針對性培養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國家隊教練的職能,更多可能是針對奧運、亞運或者甚至全運等大賽的專門備戰而設。

國家隊球員平時在職業場景下有自己的訓練節奏、教練團隊,到了奧運場景下馮珊珊會發揮怎樣的指導作用,以我個人的認知範圍,是很難判斷或猜測的。我隻能說,馮珊珊有一個很大的優勝點在于,她在職業場景和奧運場景下都證明過自己,意味着她知道怎樣平衡這兩種模式。在國家隊隊員面前,她很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和發言權。那她可能可以像當年作為年輕中國球員在LPGA的引路人一樣,用平衡奧林匹克體系賽事和職業賽事的經驗去指導國家隊的弟子,使弟子們在奧林匹克體系賽事中有更好的應對。

中國青少年高爾夫環境馮珊珊向好

張聞:現在我們回顧馮珊珊,不僅僅關注她個人在職業賽場取得多大成就,更值得關注她取得好成績的同時,中國高爾夫運動如何飛速發展,包括青少年球員的數量正不斷增加。

我看到一組資料,2012年倫敦奧運會周期時,大陸注冊高爾夫球運動員大概有3000人,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周期,注冊職業球員數量已經達到10萬,我感覺這是很驚人的發展。

蔣總,據您的觀察,近年來中國青少年高爾夫參與者是不是越來越多。除了剛才提到的馮珊珊等偶像的帶動作用外,業界還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

蔣大超:在我的視野裡,确實目睹中國青少年參加高爾夫情況的巨大變化。在來參加節目之前,我剛好從上海市高協拿到一分統計。上海市共有16個區,目前注冊的青少年高爾夫選手将近600名,單是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50名。

這個“600名”,隻是達到注冊條件的青少年球員的數字,反映的是球技達到一定水準的孩子的數量。業界一般認為,真正參加高爾夫運動的人數,是這個數字的30到50倍左右。換言之,上海應該有1.8萬到3萬青少年接觸高爾夫運動。這是很振奮人的數字。

“國寶”馮珊珊時代——中國高爾夫從邊緣到主流的15年

2020彙豐青少年總決賽在林克司俱樂部舉行

作為俱樂部的管理者,我也發現,近兩三年以來,會員帶孩子打球的情況越來越多。俱樂部本身一直在平衡會員需要的前提下,釋放出更多資源給青少年使用,激發他們打球欲望,包括開放真草練習場、非繁忙時段下場等。俱樂部還盡可能地承辦青少年賽事活動,例如連續八年承辦彙豐青少年冠軍賽,反響十分正面。

這些我們具體努力的點,形成高爾夫文化推廣的面。我還想補充一下,上海市高協正在大力推動一項高爾夫進校園計劃,從低年級開始切入。為此,協會去年舉辦了全市高爾夫俱樂部公益聯賽,目标籌集大概2500萬元資金投入到校園計劃中。有規劃方案、有資金支援,我相信這些努力在不久的将來就會産生效果。

張聞:高爾夫球是一項産業鍊很長的運動,生産者、經營者、運動員等都是高爾夫文化的載體,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閱聽人對高爾夫運動的了解和觀感。馮珊珊作為一名運動員,呈現出這項運動的清新陽光正能量。而更多參與這項運動的青少年,則有希望把高爾夫的尊重、禮讓、自律等精神對外傳播。感謝兩位參與節目,我們下期再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