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傳博士招生考情分析 | 清華大學

作者:心傳考博與學術
新傳博士招生考情分析 | 清華大學

考情分析系列來啦,接下來的日子裡,小編會整理國内各大院校的新傳博士招生情況,包括招生人數、申請考核條件、複試比例、複試辦法、博導介紹等内容,同時心傳考博也會持續關注2023的博士招生簡章,及時為大家更新招生資訊。

今天是清華大學專場喲~

清華大學2023年博士生招生報名時間:2022年8月16日-8月31日。

· 招生人數 ·

2022年:31人

2021年:31人

2020年:30人

· 申請條件 ·

1. 擁護中國共産黨的上司,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願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 碩士研究所學生畢業或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畢業或取得碩士學位)可申請普通博士生;本校二、三年級非定向就業在讀碩士生已按學科培養方案的要求學完全部碩士學位課程并完成開題、各科成績優秀,經導師同意可申請碩博連讀生;應屆大學畢業生符合推薦免試條件可申請直博生。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标準,心理健康。

4.有兩位與申請學科有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5.論文博士生申請人一般應為獲碩士學位後有五年以上實際工作經曆者,以及個别獲學士學位後有八年以上實際工作經曆的優秀人才;在本人所從事的學科或專門技術上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國内外核心刊物或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過一定數量的研究論文或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過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已作出有創新性的成果,基本達到或接近博士學位水準。

6.對以同等學力身份申請的人員,需在本人所從事的學科或專門技術上取得了優異成績,發表過高水準的研究論文。還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獲得學士學位後在所要申請專業、學科或相近的領域工作六年及以上(從獲得學士學位到博士生入學之日)。

(2)已修完所申請專業的碩士學位課程及選修課程且成績合格(須提供授課機關的成績證明)。

7.非學曆教育的專業學位申請人在資格審查時須已獲碩士學位,尚未獲得碩士學位申請人按同等學力申請人員對待。

8.申請人持境外獲得的學位證書申請,須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須送出認證報告。

9.申請人須承諾學曆、學位證書和所送出報名材料的真實性,一經招生機關或認證部門查證為不屬實,即取消學習資格。

10.申請人存在學術道德、專業倫理、誠實守信等方面問題者,一經查實,不予錄取或取消學習資格。

· 申請流程 ·

申請人申請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凡不符合申請條件的申請人将不予錄取,相關後果由申請人本人承擔。

具體申請要求、流程請在網上報名申請期間查閱網上報名系統相關說明。基本流程如下:

1.登入清華大學研究所學生申請服務系統(https://yzbm.tsinghua.edu.cn),進入網上報名系統,按要求填寫本人各項真實資訊;

2.申請人在申請服務系統開放時間内,填寫報名資訊并繳費确認後,按規定将身份證明、大學和碩士階段成績單、學士和碩士學位證書、申請院系招生簡章要求的其他材料等以電子文檔形式在申請服務系統内送出并确認。

3.申請人線上邀請兩位與申請學科相關的副教授以上職稱專家線上填寫推薦信。推薦專家按申請服務系統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内填寫、上傳專家推薦信,同時請專家協助妥善儲存推薦信原件,待後續接收通知将書面版寄至申請人所申請院系的研究所學生教學辦公室,或線上完成推薦書後将書面版密封(在密封信封的封口騎縫處簽字)交申請人寄至所申請院系的研究所學生教學辦公室。

· 資格審查 ·

通過材料審查進入綜合考核的申請人采用騰訊會議遠端進行資格審查,具體時間等會通過郵件或報名系統另行通知。未參加資格審查或資格審查不通過者不準予參加綜合考核。

公開招考資格審查時學院會全程錄屏,請考生在遠端連線資格審查前準備好下列證件以備核驗: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用于考生複試時視訊截屏後,使用公安部資料庫比對驗證考生身份)。

(2)已獲得碩士學位的在職人員出示碩士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

(3)國家承認學曆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出示學生證。

(4)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人員核驗學士學位證書、在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或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證書、已修碩士課程的正式成績單。

(5)不能在資格審查前獲得碩士學位的非學曆教育的各類在讀碩士專業學位學生以及在職申請碩士學位人員,按上述第4條要求提供資格審查材料。

(6)憑境外學位證書報考的考生需出示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位認證證明。

以上材料須真實有效,如存在失信行為、學術不端行為則取消申請人博士生報考資格。

· 綜合考核 ·

綜合考核由筆試和面試組成。

筆試采用騰訊會議遠端開卷的方式進行,筆試科目為《新聞傳播學綜合》,考查專業基礎知識與英語水準,滿分100分。

面試具體時間等會通過郵件或報名系統另行通知,采用騰訊會議遠端面試的方式進行,學院會對面試過程錄屏。面試時,至少5位專家獨立給分,最後取平均分,如有分組将對各組間成績進行标準化。

綜合考核成績評定:面試成績占80%,筆試成績占20%,權重後作為申請人綜合考核成績。

·推薦拟錄取 ·

推薦拟錄取排序依據: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所學生招生工作上司小組以申請人的綜合考核成績為主要依據,綜合考慮具體招生情況和培養條件,并結合當年招生名額确定推薦名單,報學校研究所學生招生工作上司小組稽核準許。

在綜合考試成績相同的情況下,經由導師提出,學院招生工作上司小組簽署意見同意,可選擇研究方向相近者錄取。

· 博導資訊 ·

(一)中國特色新聞學

王君超 教授

研究方向:媒介批評、新聞學、應用傳播學、新媒體與社會發展

科研項目:

1.北京市宣傳文化高層次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依法治網背景下的“網絡善治”研究——微網誌空間的“善治”理論與實踐”(016XCB093)

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黨報宣傳藝術新論”(3BXW003)

近期論文:

1.頂層設計與新聞輿論“四力”體系初探

2.電視新聞評獎的價值次元探讨——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電視專題類獲獎作品評析

曾繁旭 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與風險傳播、政治傳播、公益傳播、戰略傳播

科研項目: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傳媒創新創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16XCB010)

近期論文:

1. 傳媒創業機構的競争戰略:個性化、社群化與聯盟化

2. 傳媒創業語境下的傳媒公共性:困境、張力與前景

胡钰 教授

研究方向:新聞理論、企業傳播、文化傳播、國家形象

科研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特色産業集聚公共服務平台機制與模式研究”(2019YFB1406001)

近期論文:

1. 網絡遊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傳播

2. 中華人文精神的内涵與傳播

3. 鄉創特派員:破解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難題的制度探索

吳璟薇 副教授

研究方向:新媒體中的公與私、跨文化傳播、政治傳播、媒介史

科研項目: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新聞理論與實踐探索”(2019THZWJC57)

近期論文:

1. 基礎設施與數字時代的新聞價值變遷:對媒介技術、新聞時效性與相關性的考察

2. 數字實踐中的“混合父職”建構:爸爸部落客的線上自我呈現

3. 新聞學研究的物質性轉向——數字時代的媒介本體與媒介中介性

虞鑫 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新聞基礎理論、媒介與國家治理、智能與人機傳播

科研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突發公共事件中媒體堅守新聞真實性的路徑、機制與方法研究”(21CXW001)

2.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智能時代的資訊價值觀引領研究”(18ZDA307)

近期論文:

1. 數字時代的新聞真實觀:基于全球21個國家記者調查的多層回歸分析

2. 重新認識“資訊繭房”——智媒時代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共生機制研究

3. 從公衆輿論到日常生活:背景化生産與短視訊治理的生态變革

(二)視聽傳播與創意媒體

尹紅(鴻) 教授

研究方向:視聽傳播與創意媒體、影視傳播、大衆媒介與文化産業研究

近期論文:

1.中國電視劇發展的一面鏡子——中國電視金鷹獎評析

2.少年智,則中國智——評河北衛視大型智力競技節目《我中國少年》

3.電視台依然是好劇“試金石”

雷建軍 教授

研究方向:電視節目策劃與制作

近期論文:

1.從産業化到“紀實+” 國産紀錄片的轉型與更新

2.人類學視野下的紀錄電影創作——以《大河唱》為例

3.互動叙事與流動的真實:網絡紀實影像的邏輯演變

張小琴 教授

研究方向:視聽傳播、社會化媒體應用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影視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建構中國故事的影像修辭系統”(18BC042)

近期論文:

1.抗“疫”背景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對外傳播政策與中國國家形象建構

2.美國新聞與傳播教育最新動向及其啟示

3.新媒體語境中的人文與社會——“人文清華”講壇的整合傳播研究

曹書樂 副教授

研究方向:傳播理論思想史、網絡視聽傳播、社會意義與青年文化的生産

科研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網絡視訊生産模式及管理研究”(15BXW086)

2. 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智能時代資訊價值觀引領研究”(18ZDA307)

近期論文:

1.作為勞動的遊戲:數字遊戲玩家的創造、生産與被利用

2.競争、情感與社交:《陰陽師》手遊的氪金機制與玩家氪金動機研究

3.科幻美劇中的人工智能核心議題

梁君健 副教授

研究方向:影視傳播、視覺文化、影視人類學、媒介與社會等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化自信與‘國家形象’研究”(18ZD21)

2.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全媒體語境下移動網際網路視聽内容建設創新路徑研究”(20CXW007)

近期論文:

1.知識、品味與身份:短視訊平台中的技術社群研究

2.數字民俗的概念範疇與核心議題

3.從寶萊塢到流媒體:印度電影的“全球在地化”實踐

司若 副教授

研究方向:營銷管理、影視制片、閱聽人市場研究

科研項目: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劃資助項目“世界電影産業格局與發展趨勢研究”(2019THZWLJ34)

近期論文:

1.公共藝術 倫理困境 規制探索——移動短視訊與公共空間關系研究

2.品牌價值、技術創新與新平台賦能——2010—2020年世界動畫電影産業研究

3.主旋律劇在中國電視劇市場發展的成功路徑

(三) 傳媒管理與經濟傳播

杭敏 教授

研究方向:傳媒經濟管理、文化産業管理、财經新聞報道與經濟傳播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區域特色文化産業發展研究”

2.北京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首都經濟圈文化産業協同創新研究”

近期論文:

1.從傳媒經濟到平台經濟:關注産業研究的創新前沿

2.财經深度報道的融合創新

3.機器人寫作與傳媒生産流程變革

4.社交媒體中的隐私困境:隐私邊界與大資料隐憂

5.國際貿易議題報道中的資料與思考

崔保國 教授

研究方向:傳播學理論、傳媒産業、網絡空間治理

科研項目:

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建構全球化網際網路治理體系研究”

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下一代網際網路與世界傳播新秩序研究”

近期論文:

1.傳媒經濟學研究的理論範式

2.數字經濟時代的傳媒産業創新發展

3.疫情報道與國家治理體系建設

張铮 教授

研究方向:媒介管理與經濟傳播

科研項目:

1.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課題“版權資産管理研究”

2.海爾集團“海爾大規模定制産業模式發展研究”

近期論文:

1.從浸入到侵入,從待命到疲倦:媒體從業者非工作時間社交媒體使用與工作倦怠的關系研究

2.大熊貓是如何成為中國國家形象“代言”的 ——基于人民日報 1949-2019 年的報道分析

3.微信運動使用對健康行為的影響: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分析

4.大陸小微傳媒企業的融資困境及其破解路徑分析

(四)智能傳播與科技應用傳播

金兼斌 教授

研究方向:(新)媒介使用和效果研究、科學傳播、傳播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編輯出版

科研項目:

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重大課題“轉基因生物技術發展科普宣傳與風險交流”(2016ZX08015002)

近期論文:

1. 社會化媒體使用與科學知識溝——以轉基因知識溝為例

2. 科學傳播中的科學共識與平衡叙事問題

3. 社會化協同辟謠:行動者網絡與運作機制

4. 權力的遊戲:資本、技術及其他

5. 作為公民編輯的自媒體人:編輯專業主義的理想與實踐

陳昌鳳 教授

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史、大衆傳播與社會變遷、新聞與傳播教育、媒介素養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智能時代的資訊價值觀引領研究”(18ZDA307)

近期論文:

1. “新聞”的再定義:元宇宙技術在媒體中的應用

2. “明私”時代,我們如何談隐私?

3. 資料主義之于新聞傳播:影響、解構與利用

4. 社交機器人的“計算宣傳”特征和模式研究——以中國新冠疫苗的議題參與為例

5. 一部生動言說2020年主流媒體抗疫曆程的“叙事實錄”

盧嘉 教授

研究方向:新媒體與社會變遷、國際傳播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大資料時代自媒體風險感覺與沖突化解”(15CGL063)

近期論文:

網際網路與國家認同:媒介生态學視角下基于全球33個國家的實證研究

戴佳 副教授

研究方向:環境傳播、媒介社會學、傳播與社會變革

科研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時代環境生态文明傳播策劃與效果研究”(18BXW088)

近期論文:

1. 全球視野下的環境正義:垃圾跨境轉移報道比較研究

2. 從民主實用到行政理性:垃圾焚燒争議中的微網誌行動者與話語變遷

呂宇翔 副教授

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數字文化産業、計算社會科學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大資料分析的社交網絡使用者身份建構研究”(16BXW088)

近期論文:

1. 時空、流動與身體:傳播儀式觀下的故宮雲展

2. 流動的身份展演——重訪社交媒體演進史

沈陽 教授

研究方向:AI和大資料、新媒體、元宇宙、網絡輿論、虛拟人和機器人

科研項目: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基于大資料的北京大氣污染輿情引導機制研究”(17GLAL003)

近期論文:

1.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走向世界

2. 基于因子分析的環保輿情推演研究

3. 兩微一端重大事件資訊擴散模式對比研究

4.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思考

蔣俏蕾 副教授

研究方向:人與媒介互動、資訊傳播技術與社會變遷、數字融入與資訊無障礙、全球化、計算社會科學

科研項目:

1.青少年新媒體使用與媒介素養研究

2.數智時代的價值觀培育與引領研究

近期論文:

1.當我們談論媒介共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基于可供性視角的探索與思考

2.銀發沖浪族的積極老齡化:網際網路使用提升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作用機制研究

3.延續與變化:大陸新聞學情感研究現狀分析

陳梁 副教授

研究方向:健康、環境與風險傳播,計算傳播,媒介心理學

科研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9CXW033)

近期論文:

“現在”還是“未來”?基于時間架構、未來結果的考慮與自我效能的體育鍛煉健康傳播效果研究

陳爽 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網絡心理學

科研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移動交友應用對成年早期随意性關系的影響機制研究”

(五)國際傳播與全球治理

範紅 教授

研究方向:國家形象、城市品牌、戰略傳播、跨文化傳播、企業傳播

科研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時代中國國際傳播實踐問題與本土化理論創新研究”(19AXW005)

2.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文化自信與“國家形象”研究(18ZD21)

近期論文:

1. 異域文化再創造化推動文化“走出去”政策解析

2. 新時代中國形象的多元建構與國際傳播政策

3. 元宇宙在國家形象傳播領域的應用前瞻——“元宇宙與國家形象塑造和傳播”研讨會綜述

4. 奧運會對國家形象的建構邏輯與整合政策——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國際傳播的新思考

5. 系統重構與形象再塑:中國國際傳播新形勢、新任務、新戰略

李希光 教授

研究方向:國際傳播、新聞學、公共政策與媒體

近期論文:

1. 我們是人類,不是奧密克戎

2. 從國家戰略高度培養國際傳播人才

3. 大陸對外傳播需要自主的範式與知識體系

4. 藏傳佛教中國化的思考

5. 全球社交網絡的新聞生态與國際輿論引導

史安斌 教授

研究方向:全球傳播、跨文化傳播、媒介/政府關系

科研項目: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新時代中華文化走出去政策研究”(18JZD012)

近期論文:

1. “烏卡時代”戰略傳播的轉型與升維

2. 解碼“烏卡時代”國際傳播的中國問題——基于ACGT模式的分析

3. 雜合化新聞:理念演進與全球實踐

4. 理念升維與實踐創新:黨的十九大以來國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研究十大前沿議題

5. 從“跨”到“轉”:北京冬奧會帶來跨文化傳播新模式

周慶安 教授

研究方向:國際傳播與公共外交、媒體與外交政策分析、政治傳播與新聞釋出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時代政府新聞釋出評估體系研究”(19XWA008)

近期論文:

1. 主體拓展與理論深化:全球公共外交的模型變遷

2. 媒介叙事的多元呈現:基于《曆史三調》的新聞傳播研究史學轉向思考

3. 真相武器化:一種公共外交和國際輿論鬥争的新視角

4. 政府新聞釋出工作的模式演化與閱聽人身份的建構——基于對2021年中國政府新聞釋出綜述與評估的分析

5. 國際傳播的中國叙事邏輯和建構優勢

張莉 副教授

研究方向:國際傳播、政治傳播、中歐人文交流與傳播、媒體與國際關系

科研項目: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歐盟媒介語境中的‘一帶一路’與提升大陸對歐傳播力研究”(17BXW044)

2.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歐盟公共外交研究”(20205080047)

近期論文:

1. 歐盟數字戰略下的歐洲出版業

2. 名人如何影響當代生活:名人研究的必要性與方法論——訪肖恩·雷德蒙德教授

3. 危機中的數字公共外交與政府形象建構——基于疫情期間歐盟委員會的推特實踐分析

4. “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歐洲媒體涉華政策性叙事的比較研究

5. 新冠疫情期間歐盟形象的“自塑”——對話理論視角下歐盟在華數字公共外交的實踐與效果研究

匡恺 副教授

研究方向:風險傳播、人際傳播、健康傳播

新傳博士招生考情分析 | 清華大學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新傳考博的幹貨文章,可以關注我,或請關注微信公衆号内容:心傳考博與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