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作者:功标青史

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大喜日子。

在慶典的禮賓車上,一群革命老戰士或者元勳後代中,坐着一位特殊的女性,她的手中還舉着一位看起來十分陌生的男人肖像。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這個笑容燦爛的女生手中的肖像是十世班禅額爾德尼·确吉堅贊,同樣也是她的父親。

而班禅轉世已經600 多年,就隻有十世班禅一人結婚生子,有了唯一一個女兒......

“公主”仁吉

仁吉1983年出生于北京,她的全名為堯西·班·仁吉旺姆,意思是“智慧的聖母”,足以見得十世班禅對于這個女兒有多麼的寵愛。

從出生起,仁吉所接受到的就十分與衆不同,身為十世班禅的女兒,藏族人民對她愛屋及烏,親切地稱呼她為“公主”仁吉。

有記憶時,仁吉就發現自己身邊的從業人員很多,最多的時候可以達到四五十人,這些人統統隻服務于她一人。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十世班禅一家

紮什倫布寺是小仁吉幼年時常常出沒的地方,也是她的父親十世班禅所在的寺廟,廟中的喇嘛與活佛對于這位可愛的“公主”十分疼愛,常常趁着空閑的時間陪她一起玩耍。

因為幼時的這段經曆,長大後的仁吉總是說自己“佛緣深厚”,天生與佛教有緣。

在仁吉的記憶中,父親的腿上是最舒服的地方,也是她内心深處最懷念的感覺。

十世班禅是十分虔誠的佛教徒,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念經,小仁吉醒了以後就會吵着要找父親。

由于疾病的原因,十世班禅到了中年時逐漸變得圓潤,盤起腿坐着時,腿上空間很大。

從業人員将她帶到父親面前,她就高興地撲到父親腿上,一邊打盹一邊聽父親念經。

周一到周五時,仁吉會跟着爸爸媽媽一起住在城裡,到了周末再回到位于西山的另外一個家。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十世班禅與仁吉

這個家裡面養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對年幼的仁吉來說這裡就是天堂。

父親會跟她一起投喂小動物,兩個人還會一起給它們取名字,漢語的或者是藏語的都有。

趁着這個機會,父親也總是會教她一些漢語,慢慢引起她的興趣。

仁吉可以說是在父親全心全意的愛護下長大的,無論是出門還是回到家,小仁吉的臉上總是會變得紅撲撲,原因嘛則是因為父親的親吻。

對于這個女兒十世班禅十分“縱容”,開會的時候,小仁吉總是随意跑來跑去,甚至還在他身上爬上爬下。

從業人員想要制止,他卻親親仁吉的小臉蛋笑着說;“沒關系”。

但天不遂人願,在仁吉五歲半的那年,父親在主持九世班禅大師合葬開光儀式時,突發心髒病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1歲。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十世班禅

隻留下5歲半的仁吉和她31歲的母親李潔。

從名字我們不難看出她的母親是漢人,并且還有紅色背景。

“團結族”仁吉

仁吉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團團”,是鄧穎超取的。

當時,西藏人和漢族生下的孩子都被稱為是“團結族”,而仁吉就是團結族的一員。

可以說,“團團”這個名字也代表着對兩族人民能夠團結的美好心願。

有人感到疑惑,班禅不是和尚嗎,他為什麼能結婚,還有女兒呢?

這就是許多人對于藏傳佛教的不了解了,藏傳佛教屬于大乘佛教,清規戒律較少,是以在西藏活佛通婚的事情并不少見。

從第一任班禅至今,隻有十世班禅選擇了結婚,仁吉也成為班禅轉世600多年唯一一個女兒。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鄧穎超與十世班禅一家

她的母親李潔是董其武心愛的外孫女,認識并嫁給十世班禅,也是一段流傳許久的佳話。

1978年,十世班禅按照中央的訓示與其他民主人士一同出遊,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

當時,開國上将董其武帶領了一個團,專門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

十世班禅為人和善,性格很好,再加上年紀是這群人中最小的,很快就與士兵們達成了一片,與董其武身邊一位年輕的警衛員關系最好。

經過兩個多月的相處,二人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常常稱兄道弟,後來有一次,十世班禅偶然透露出了自己内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想要找對象結婚。

但是因為平時很少接觸到異性,是以才會選擇向他求助。

這個警衛員也是熱心腸,拍着胸脯保證說;“沒問題,這事包在我身上了。”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十世班禅向毛主席獻哈達

但警衛員自己也還是個光棍,往哪找女人介紹給他呢?他思來想去,又考慮到十世班禅的身份,最終決定尋求其他人的幫助。

李潔是董其武十分疼愛的外孫女,是以與外公身邊的警衛員也十分相熟。

這個年輕的警衛員找到她說:“小潔啊,你認識的女軍人多,能不能幫十世班禅牽個紅線。”

李潔當時正在上大學,年輕充滿活力,對于這種事她之前從未幹過,自然覺得十分新奇,将這事答應了下來;“他喜歡什麼樣的啊?”

警衛員一問三不知,摸了摸腦袋說:“要不你倆見一面,你當面問他吧。”

或許是警衛員沒有數清楚,十世班禅便以為這是正式見面了,李潔也叫上了自己熱愛說媒的五姨一同赴約。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十世班禅與李潔

就這樣,美好的誤會産生了。

李潔生的極美,巴掌大的小臉上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渾身散發着優雅與知性的氣質。

根據仁吉所說:“爸啦見到阿媽啦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十世班禅當時已經40歲了,但他從未與其他異性相處過,第一次見面就将自己介紹得清清楚楚。

恰巧是這份難得的坦誠,讓李潔對這位儒雅的中年男子心生好感。

對于這門親事,李潔的家人是不同意的,首先是因為十世班禅的身份尊貴,另外則是因為二人之間20歲的年齡差。

但即使這樣,李潔依舊抛下了自己在第四軍醫大學軍醫系的 學業,選擇追随愛情。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十世班禅一家

1979年1月,41歲的十世班禅與21歲的李潔喜結連理,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了婚禮,許多中央上司人都前來參加了婚禮,為他們送上美好的祝願。

結婚後,十世班禅恪守格魯派的清規戒律,不再穿着袈裟,而是以藏袍示衆。

無論是佛教還是其他的一些重要場合,他也毫不避諱地攜帶自己的妻子也同樣是自己秘書的李潔出場。

1983年,二人擁有了愛的結晶,可愛的小仁吉出生了。

在她百天的時候,鄧穎超見她白白胖胖十分可愛,便提議:“不如小名就叫團團吧!”

就這樣,仁吉在父母的寵愛下度過了十分快樂的5年,她從小就十分聰慧,是以對于小時候的某些記憶十分深刻,比如她父親十世班禅出事前離開家時的具體場景。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十世班禅向周總理獻哈達

仁吉以前也送過父親坐飛機去外地,但那天他卻十分依依不舍,抱着女兒呆了好久才下令啟程。

誰知,不久後她與母親就得知了父親去世的消息。

13歲獨闖美國

國小畢業後,李潔決定送仁吉出國讀書,将她暫時安置在5姨家中。

仁吉小小年紀便離開家人,五姨雖然對她很好,但因為忙于創業,總有照顧不周的地方,而仁吉也非常懂事,總是報喜不報憂。

每當五姨問她在學校待得如何,她總是說:“挺好的,您不用擔心,我已經是大孩子了。”

但實際上,仁吉所在的那所學校有許多小混混不說,全校一共隻有4名亞裔學生,仁吉不會說英語也聽不懂廣東話,在學校受到的排擠可想而知有多嚴重。

直到5個月後,李潔實在不放心女兒,親自飛來紐約看她過得怎麼樣。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十世班禅

一開始,仁吉依舊報喜不報憂,總是說自己在學校過得很好,讓她放一萬個心。

但李潔太了解自己的女兒了,即使她僞裝得再好,也能從一些細枝末節中發現不對勁的地方。

身為一個母親,李潔覺得自己非常不稱職,竟然讓女兒受了這麼久的苦。

經過多方打聽,李潔了解到好萊塢著名的打星斯蒂芬·西格是虔城的藏傳佛教徒,便主動聯系到了他,希望他能成為仁吉在美國未來幾年的監護人。

就這樣,仁吉不但從原本混亂的中學轉到了私立學校,還擁有了一位十分溫柔的監護人。

她平時就住在學校,一到周末,斯蒂芬就會開車把她接回家,帶她出去度過一個十分愉快的周末。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仁吉

上大學時,仁吉選擇了政治專業,因為她想起幼年時父親工作的場景,又想起遠在國内的藏族人民,她覺得自己應該像父親一樣,為藏族人民做點事。

一定要為藏民族做點事情

愛教、愛民族、愛國、愛黨,這是十世班禅大師一生的真實寫照。

十世班禅1938年出生于青海,九世班禅圓寂後,他便被班禅堪布會議廳的成員以靈童候選人的身份帶了回去。

1949年9月,十世班禅便聯系到了共産黨,表明自己絕對擁護共産黨,希望西藏能夠早日解放。

1951年,西藏終于和平解放,十世班禅在慶祝宴會上說:

“多少年來沒有解決的中國内部民族問題在毛主席的上司下勝利地解決了,這是中國各民族大家庭的一大喜事。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十世班禅一家

之後,為了西藏地區的和平,他曾七次去西藏,三次去青海,兩次去四川藏區視察。

他為西藏的團結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藏區人民由衷地感謝他、愛戴他。

他堅決反對西藏獨立:“對于分裂祖國的行徑,我過去反對,現在反對,将來也反對……”

1989年1月29日,十世班禅舉行完開光儀式後,突發心髒病死亡,享年51歲。

中央政府決定在紮什倫布寺為十世班禅修建一座金箔靈塔,供奉大師法體,塔葬是極有名望的活佛才享有的最進階喪葬方式。

仁吉也正是以父親為榜樣,她大學畢業後又接到了許多著名高校的進修邀請,但她依舊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成為清華大學金融專業的一名博士。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仁吉

之後的仁吉也像自己父親一樣,關心着西藏,為藏區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地震時,仁吉着急壞了,她很快冷靜下來,然後迅速冷靜下來開始為玉樹籌款,最終共籌得203萬元的物資。

除了關心災區人民,對于一些弱勢群體,比如患有白内障的老人,仁吉也憑借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免費進行手術,還他們健康的眼睛。

為了藏區人民有更好的發展,仁吉也緻力于發展家鄉的經濟,她為家鄉拉到的最大一筆投資高達3000萬元,隻求能幫助家鄉的群衆脫離貧困。

她是十世班禅唯一的女兒,13歲獨闖美國,為老家引進三千萬項目

每次回到西藏,仁吉總是受到當地人們的熱烈歡迎,當她離開的時候,人們又自發地集合為她送行。

看着逐漸變小的人,仁吉心中十分感動,她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也越發沉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