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然(發自印尼雅加達)
編輯/漆菲
最近幾天,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開啟疫情以來的首次東亞之行,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佐科出訪中國前在雅加達機場
他先于7月25日至26日到訪北京,這是中方自疫情防控常态化以來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有學者提前預判,其主要目的之一是要邀請中國上司人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峰會。
佐科在社交媒體發文抵達北京
26日下午,中國和印尼雙方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元首會晤聯合新聞聲明》。聲明指出,雙方在親切友好的會談中就中印尼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全面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尤其是雙方都認為,中印尼關系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深遠全球影響,同意了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的大方向。
在合作方面,兩國元首肯定了以政治、經濟、人文和海上合作“四輪驅動”的雙邊關系。同時,在雙邊貿易、“一帶一路”和“全球海洋支點”的建設之外,雙方計劃擴大融資、農業、減貧、糧食安全、疫苗基因研究和綠色發展等方面的具體合作。中方還表示對印尼作為東道主的G20峰會的支援,并支援東盟在區域架構中的中心地位。
建設中的雅萬高鐵
今年的G20峰會将于年底在印尼巴厘島舉行,2023年也将由印尼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是以,佐科此次的東亞之行被印尼媒體視為帶動經濟複蘇和積極應對全球危機的重要信号。
總統到訪前,印尼内閣中的兩名重要官員——海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外交部長蕾特諾提前抵達北京進行準備。而在佐科出訪的代表團中,還包括國務秘書部長普拉蒂克諾、國有企業部長埃裡克·托希爾等多名重要官員。
2022年4月,印尼海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在美國拜訪馬斯克和特斯拉工廠
通路中國後,佐科将于7月27日-28日繼續通路日本和南韓。據印尼媒體報道,佐科将和日韓讨論經貿合作、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這方面,印尼和日韓已商讨多時。就在佐科于北京展開外交會晤的同時,印尼公共工程和住房部長巴蘇基也啟程奔赴首爾,和南韓環境部長鄭和鎮舉行會談,其重點聚焦于印尼新首都建設中的南韓-印尼合作項目。
佐科的嶄新外交時刻
今年以來,佐科的印尼政府進入密集的外交時刻。圍繞G20的各種部長會議、邊會、青年會議、城市發展會議一個接一個在印尼召開。
在雅加達,到處可見印着“共同求複蘇,複蘇更強勁”(Recover together, recover stronger)的峰會海報。市中心到處是施工圍擋和工程車輛,為峰會進行着公共交通和市容市貌的改善工程。而在此前的6月底,佐科剛剛率團出席了在德國舉行的七國集團會議,随後接連通路了烏克蘭基輔和俄羅斯莫斯科,以和平外交的姿态,在澤連斯基和普京之間傳遞了訊息。
2022年6月29日,佐科在烏克蘭基輔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對佐科來說,如今這樣密集的外交行程,在他此前的任期中是極不常見的。印尼加查馬達大學外交學者迪歐·多賓(Dio Tobing)指出,在印尼國内,佐科長期被批評缺乏外交作為,在國際舞台上不夠積極。比如,在2020年之前,佐科一直沒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過主題演講。在其他國際會議場合也常常以主管外交的副總統代表自己發表講話。
相比之下,他更注重國内事務,在其2014年到2019年的第一個任期中,這一點尤為明顯。澳洲國立大學印尼研究學者希爾(Hal Hill)指出,盡管印尼是東盟舉足輕重的大國,但佐科政府缺乏“站出來上司東盟”的強烈意願。這和他采取極具實用主義、中間道路的執政手腕有着共通之處。
但到了第二個任期,佐科政府無論在内政還是外交上都顯現出了風格變化。
2019年第二次當選總統後,佐科正式提出遷都計劃——按照印尼首任總統蘇加諾的理想,将首都從爪哇島上的雅加達遷出,在數千公裡外的加裡曼丹島上建設一個全新的首都——努桑塔拉(Nusantara)。
2022年3月,佐科在建設中的印尼新首都視察
在此之後,佐科政府啟動了一系列富有争議的改革,比如于2020年在勞工組織和環保團體的批評聲浪中通過《創造就業綜合法》,對印尼的勞資關系、資本準入、央地關系等領域進行大幅度調整。
這一切又恰恰趕上一系列地緣政治和國際形勢變動。從疫情開始,更多事件強烈地沖擊到印尼及其所在的東盟區域的發展前景,比如去年的緬甸危機和今年的烏克蘭危機。
2021年2月1日,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奪權,使東盟遭遇嚴重的内部危機——如何穩定緬甸局勢,能否處理緬甸問題,成為東盟是否具有上司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試金石。印尼外長蕾特諾以謹慎姿态不斷進行穿梭外交試圖斡旋,然而收效不佳。緬甸局勢日漸惡化乃至出現了更多武裝沖突,這将一直試圖調解和穩定局勢的東盟和下一年輪值主席國印尼推到了更為困難的境地。
一年後,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别軍事行動”,引發的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震蕩更為嚴重。随着戰火持續,全球經濟複蘇的願景被打破。結合美國和歐洲的高通脹,外加美聯儲的不斷加息,東南亞國家先前寬裕的外資和信貸環境正在逆轉。雖然印尼算是東盟内部外債較為健康、債務負擔較小的經濟體之一,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先例仍猶在目。“我們現在還算是幸運的,沒有太嚴重的經濟問題,但大家還是感到擔憂。”印尼記者維拉(Wella)向《鳳凰周刊》評價說。
對印尼人而言,更直接的沖擊是糧食與能源的價格上漲。今年年初,伴随俄烏戰事的蔓延,印尼的小麥、面粉供應受到壓力。印尼重要産品之一的棕榈油更因為烏克蘭葵花籽油的出口受阻價格飙升。印尼政府一度在4月暫停了棕榈油出口,加劇了市場對危機的判斷。
戰争、難民、經濟不景氣乃至衰退的風險,正困擾着印尼在内的東南亞新興經濟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近日将東盟國家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5.9%下調至5.1%,反映出較不樂觀的态度。
“(總統的外交活動)因地緣政治緊張而處于極具挑戰而困難的時刻。”印尼财政部長英德拉瓦蒂在7月24日的記者會上如此說道。
2022年6月30日,佐科在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今年年底即将在巴厘島召開的G20峰會,也成為佐科政府的巨大心結。此前,人們讨論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否能出席峰會,而一旦出席,俄羅斯和西方是否會将峰會變為争執“戰場”。但如今,人們更擔心的是,G20機制本身的價值是否會因為地緣政治困境而被削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員拉那(Pradumna B. Rana)悲觀預測說,今年的峰會上,由于各國分歧較多,很可能無法達成共同聲明。
印尼的危機與機遇
在佐科時代,印尼日益強調吸引投資、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和教育,同時在國際貿易上持有謹慎和保護主義的态度。澳洲學者沃伯頓(Eve Warburton)将佐科時代的上述模式稱為“印尼版的發展主義”。
如今,這種發展模式和印尼自身的自然禀賦,有機會轉化為發展的新動力。随着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逐漸成為各國關注的核心議題,印尼有可能在未來新能源産業鍊中成為關鍵節點——電動汽車業需要以鎳作為電池的關鍵原料,而印尼擁有全球最大的鎳礦儲備。
近年來,佐科政府試圖以此為契機,借助禁止鎳礦石出口和鼓勵投資設廠,吸引包括礦石冶煉、金屬制造、電池和電動車生産在内的整條産業鍊進入印尼。今年5月,佐科通路美國時,專門會見了特斯拉總裁馬斯克,商讨在印尼設廠和引入産業鍊的設想。
盡管礦業、冶煉業、電池業和制造業在印尼的發展伴随着社會和環境領域的争議,但佐科政府對抓住機會引入和更新制造業的态度,可以說是非常笃定。
借助在未來清潔能源乃至工業産業鍊中的重要位置和地緣政治上的關鍵角色,印尼也嘗試在美國主導的全球體系中掌握更多話語權。
2021年,印尼試圖通過上司“東盟印太展望”(AOIP),重新定義“印太”和東盟的區域中心地位。“展望”開篇便指出“印太”的地理範圍為“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而“東南亞是處于這些動态區域的中心,是通往這些區域的重要通道和門戶”,确立自己是這一地區“守門員”的地位。
今年6月,佐科出席七國集團(G7)峰會;7月,印尼代表參與美國國務院主導的全球供應鍊讨論——這些外交活動展現出,佐科治下的印尼希望成為未來國際規則的制定者之一。而地緣政治的緊張,使得印尼成為各方有所依賴和倚重的地區大國,進而賦予其更多的外交活動空間。
2014年,在充滿舊軍人和官僚與家族政治的印尼,佐科以出身基層、紮實溫和的形象當選總統。八年過去,最新的民調資料顯示,群眾對佐科執政的滿意度很高,至今依然超過60%。
就印尼複雜的政治結構而言,佐科是一個能夠平衡各方力量、維護政治穩定的人物。甚至此前,印尼社會還讨論過佐科是否會考慮開啟第三個總統任期。但他表示将不會考慮這一可能性。這意味着2024年印尼将迎來一個關鍵的政治節點。
佐科(右)與黨内下屆總統熱門候選人、中爪哇省長普拉諾沃共同出席活動
任期僅剩兩年,佐科渴望留下自己的政治遺産——而無論是新首都的計劃,還是基建和制造業雄心,都需要更多時間和穩定的政治環境才能實作。正是以,今年的G20峰會不僅是塑造國家形象,也是在全球危機的時刻繼續鞏固和推廣印尼目前的發展模式和道路,将其進一步推上國際舞台的機會。
隻不過,機遇的另一面是危機,對于佐科政府來說,未來的考驗和困難依舊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