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堯十三:無名之輩的藝術夢想

作者:民謠如詩

說起堯十三,很多人一開始想到的是一個民謠組織“麻油葉”。這個由民謠歌手馬頔創立的組織,在創立之初的幾年小有名氣。但是群組織内的另外兩名成員宋冬野和馬頔不同的是,堯十三始終沒有大紅過。堯十三的音樂很有辨識度,除了他自己演唱,别人很難唱出他的那種感覺。也是以,在宋冬野的《董小姐》和馬頔的《南山南》被選秀歌手唱得出圈了以後,堯十三還是個寂寂無名的民謠歌手。

回顧起堯十三的經曆,有時候會覺得造化弄人呀。按理說,作為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高材生,不太可能成為混迹于民謠圈的無名之輩。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應該是距離自己的專業更近一點,做一個專職的醫生可能才會更加快速地過上小康生活吧。可能是堯十三心裡一直有的一個藝術夢想,非要去做一個特立獨行的民謠歌手。

在電影推拿用自己的音樂《他媽的》以後,堯十三算是在民謠圈小有名氣了。可這時候的堯十三覺得自己有點浮躁,需要沉寂一陣子,需要隐居。為此,堯十三回到貴陽,在藝術家宋培倫花費二十多年建造的夜郎谷裡。在這裡,沒有了在北京的喧嚣熱鬧,他住在木屋裡。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來後喝茶看書,也會在夜郎谷裡吃炒菜米飯。日子過得很自由,随心随意,甚是惬意,唯獨有一點就是窮。也是以,他變賣了不少家當,唯獨自己喜歡的樂器沒有舍得賣掉。

藝術家的内心是充滿孤獨的,唯有孤獨才能激發出創作的靈感。貴州畢節織金縣是堯十三的家鄉,對于這個地方我有很深的了解。貴州算是我的第二故鄉了,在貴州我待了八年。畢節這個地方在整個貴州都是處于比較貧困的,是以堯十三的歌聽起來總是“凄凄慘慘、悲涼揪心” 。這可能是十三的童年記憶有關,是以堯十三比較出名的歌總會帶一種讀書人的窮酸之氣,而這在我看來,是最藝術家的地方。堯十三把柳永的《雨霖鈴》寫的肝腸寸斷,同為音樂人的周雲蓬在《綠皮火車》裡盛贊:這是對于這首詞最經典的現代翻譯,感覺柳永就是個吃酸菜魚的貴州人。

等到之後的電影《無名之輩》裡面堯十三的《瞎子》,又讓堯十三的知名度上升了一點,可十三本人對于這個還是不太感冒。他有着簡單純樸的願望,赤裸裸的不摻雜任何算計。就像他創作的歌,充滿了故事感,有悲劇的美感,也會顯得太過凄涼。當你真正了解他創作的故事的時候,就會覺得他的音樂真的是一部文藝片,比如《二嬢》、《龍港故事》、《瞎子》。

從來不覺得堯十三會有多紅,可能他一直就是個無名之輩。從來沒覺得誰能夠替代他,因為心底無私天地寬才能夠更純粹地接近藝術的本質,藝術從來不是炫富和包裝,真正的藝術是底層人生活的方式,是無數小人物用自己的血淚寫成的歌。而這些,在堯十三的作品裡我都看到了,可能這也是堯十三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吧。

堯十三:無名之輩的藝術夢想
堯十三:無名之輩的藝術夢想
堯十三:無名之輩的藝術夢想
堯十三:無名之輩的藝術夢想
堯十三:無名之輩的藝術夢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