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男子足球隊解析一

公元1888年,清朝舉全國之力成立北洋水師,美國海軍年鑒,曾對世界各國海軍做過排名,清朝海軍位列世界第九亞洲第一。1894年,北洋水師幾乎被日軍全殲。

1931年,中國加入國際足聯,1998年中國足球排名世界第37,而越南經曆了多年的内戰,中越戰争以及美越戰争到1991年才開始重新參加國際足球賽事,2006年排名世界第172名。2022年2月1日,中國男子足球隊以一比三慘敗越南,聊中國足球(男足)确實是一件挺晦氣的事,本來輸給日本,南韓就已經是一件比較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了,但是次數輸多了,大家也就慢慢習慣了。後來又輸給了泰國隊,現在呢居然連越南都輸了,越南,那可是全方位落後于中國的國家,無論從經濟上還是體格上都不是中國的對手,然而中國隊就是輸了,還輸得徹徹底底。這就跟一個白領在公司受了同僚的氣,跑去幼稚園打小孩,結果躺着出來一樣的滑稽。

中國足球如今差不多降低到了北洋水師的程度,如果再輸緬甸,可能都找不到能對标的弱雞了,隻能向民間團體發展了,類似于義和團之流,我不是什麼資深球迷,今天就來聊聊我自己對國足(男足)看法。

咱們先說一下幾個主流的認為中國足球不行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從人種這個角度來考慮的。那簡單,就是中國人不行,那玩不了大球幹不過歐洲人。這個和當年康有為要把中國人改造成歐羅巴的想法差不多,但是把中國女足FIFA最高排名曾經達到過世界第四,男籃也到過世界八強,而且我們現在不是讨論為什麼中國隊踢不過巴西,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隊踢不過越南,中國人身材的确沒有歐美人壯碩,但吊打越南人的完全沒有題吧。這可不是我瞎掰,是越南媒體做過調查,他們也承認越南人沒有中國人身體壯碩,越南人自己也承認自己的身高,是世界倒數第四,隻比印尼,菲律賓,玻利維亞人高。個子矮這個玩意兒其實就是窮出來的,現在的中國年輕人營養跟上後,很明顯比我們這些八零後高出很多。

還有人把中國足球不行,歸罪到足球場不夠。咱們就不說,南美平民窟裡,那些窮人是怎麼在泥地裡踢成世界巨星的。還是回到越南,越南人均gdp三千多美元,中國一萬多美元,别他媽老拿中國人窮做借口。中國人均gdp一萬多美元,真的已經不合時宜了,别碰到啥事都拿中國個人所得來做借口,真的已經不合時宜了。

那還有一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肯定不全對,有人把責任推到了中國家長的頭上。說中國的家長,怕孩子踢球影響學習,是以不允許孩子踢球,很多家長從小就給孩子上琴棋書畫,一方面呢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素質,另外一方面有時候還是為了能給考試加加分。那我知道,在江蘇,上海這些地方有些比較不錯的中國小招生還要面試學習以外的各種技能,這些都是重要的參考。現在還有不少好大學也會專門招有足球特長的學生,是以,其實是有不少的家長支援有天賦的孩子去踢球的。那當然有些家長,确實覺得踢球是個不正經的事兒。那麼我就要問了,難道DOTA和LOL就是啥正經玩意兒嗎?家長不支援咱們玩兒,咱們就不玩兒了嗎?那中國隊不是一樣,拿了世界冠軍吧。是以把中國足球不行推到家長頭上,也是不公平的。最有市場的推論,自然還是要回到TZ上,在中國萬事出了問題都可以推到TZ上。那中國的乒乓球打得好,我們可以說有什麼了不起,還不就是靠舉國TZ嗎?中國足球踢得差,那我們又可以說了。那還不是因為中國足球搞舉國TZ嗎?我可以很直接地說,從出成績這個角度來說,舉國TZ非常牛逼,拿世界冠軍要靠運氣,進個世界前20當個亞洲老大,那還不是跟個喝水一樣,踢足球不是做晶片,用不着成千上萬個的配合,隻需要球員鍛煉球技,增強默契,教練制定正确的戰術就可以了。

舉個特别簡單的例子。那中國沒有幾個人有槍,美國有槍3.93億,但是奧運會中國的射擊金牌比美國還多,你說氣人不氣人。

先說結論,中國足球的問題,不在于舉國tz,而是在于如今中國選擇将足球職業化,商業化,但是又搞得不到位,在這個過程中舉國體制的弊端又還存在,那最後是駱駝打跟頭兩頭不落實。

中國足球,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其實還是蠻強的。不能說是亞洲老大,做個亞洲頂尖還是沒有問題的。預言帝範志曾經就是亞洲足球先生,他的父親曾經就是上海足球隊隊球員,母親是田徑運動員,十多歲,範志毅入選上海體育運動學校,成了邱雄炳教練的徒弟,後來又進入上海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想上體校的人還是非常多的。那個時候,大學還沒有擴招,能考個中專文憑就是高知了。體校有中專文憑,畢業能包配置設定,還有幹部編制,對農村的孩子還有農轉非的福利。

90年代和零一年代後的一大批,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球員。都是走的範志毅這條路,中國是九四年開始進行足球職業化了,可能很偶然就會想那些90年代末零零年代的球星,那你肯定會說,這不就顯示出足球職業化的效果了嗎?那你為什麼說職業化不好呢?其實足球人才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來培養,跟在日本街上發名片找小妹拍電影是不一樣的。在中國足球職業化的十年内,其實還是吃了之前舉國體制的紅利。到了近年舉國體制紅利已經沒有了,而職業化又出了問題,是以就導緻今天輸越南。那可能有人要問,中國為什麼要進行足球職業化,那舉國TZ它不香嗎?舉國tz他還真的就不香,主要問題是資金使用效率低。體育gy人數比職業運動員要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運動員的職業生命,比普通人要短得多,不可能說把你用完了就丢了,可培養十年隻能用五年十年,然後在養個四五十年,這會讓舉國tz下的體育機構越來越臃腫,撥款使用效率也越來越低。如果說投錢下去,但是我多少還能賺點,那也行,問題是舉國tz,它不賺錢。

足球職業化,本質上來說,就是可以找觀衆薅羊毛,在原本的舉國tz之下,是沒有找觀衆收費這事情的,那可能會有一些省隊的切磋稍微收點錢,但也不會有規模。

80年代初期的南韓,就有一批比較激進的改革派,大力倡導足球改革,當然也有人會反對,但是最後還是赢了。南韓四次派足協人員赴德國考察,邀請大量的德國專家前往南韓講學。在借鑒了德國足球聯賽的經驗後,結合本國情況,南韓在1983年正式推出足球職業聯賽,開始磕磕碰碰還很不規範,但是最終還是成功地進行了職業化。德國足球也算是歐洲一線了,那南韓足球的風格和德國足球幾乎一脈相承,再加上本國特色的不要臉,很快就稱霸亞洲足壇,至今以10次入圍世界杯,九次入圍奧運會。

再說說小日本足球,它們職業化比南韓晚了十年。1988年,日本成立了由政府官員參加的小日本足球聯賽活動委員會,對日本足球現狀及推行足球職業化可行性進行了深入研究,1989年又成立了小日本職業聯賽研讨委員會。經過四年多的研究和策劃,1993年正式推出了足球職業聯賽,日本雖然職業化起步比南韓晚,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日本制定了完善的政策,以及職業俱樂部聯賽運作規範,并且也在開拓足球市場。青少年後備力量培養引進規劃,球員以及外國教練等問題上做出了細緻的計劃。

短短八年時間,日本足球水準有了驚人的進步。近幾年,日本的發展勢頭已經超過了南韓,逐漸成為了亞洲新足球霸主。日韓兩國作為受中華文化影響較大的國家,他們的足球職業化其實有一點中國做事的影子,就是在改革過程中由上之下,都是由官方牽頭,在由商人出錢,民間出力,最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足球水準蒸蒸日上,百姓獲得了自豪感和快樂,自然願意花錢。俱樂部賺到了錢,是以也更有意願提高球隊水準,培養下一代球員。

足球和一般的體育運動不同,足球特别的吸金,一場比賽,可以有幾萬的觀衆和足球一比什麼跳水射擊舉重就太小衆了。日韓的巨大成功,尤其是足球經濟上取得的成就,讓中國大為震撼。1992年11月,國家體委召開了會議,确定了以足球改革為突破口來探索競技體育道路。

1993年4月,全國體委提出,要在90年代末初步建立體育新tz改革計劃,把體育部門的工作重心從管理運動員轉變為宏觀調控,簡單點說,就是把權利下放給地方俱樂部或者私人俱樂,并且希望推動改革國家隊的組建方式,以及地方運動員的選拔,建立集中和分散的訓練體制,而我們最擔心的新人培養問題,體委則希望通過加快群衆體育的發展,鼓勵社會,興辦群衆性的體育俱樂部來解決。

與日本準備了四年多不同,一年後的1994年,中國足球就開始大幹快幹,中國将一些原來的省隊變成了地方俱樂部,萬寶路杯全國足球甲級聯賽開始。這一年的第一輪甲A聯賽搞得有聲有色,首輪比賽大概有15萬人觀看,足協可謂賺的缽滿盆滿。在1994年的實驗基礎上,1995年,中國正式确立了俱樂部制比賽,擺脫了以前以的制度,全國馬上掀起了一場足球熱。1998年,足協又頒布了新政策,強制性地将甲俱樂部改制為現代職公司俱樂部的盈利模式,也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充,在原本隻能收收門票以及冠名費的基礎上,增加了配套的廣告商品。

在2002年,中國足球第一次出現在世界杯決賽圈實作了曆史性突破。(那一年本以為開始,沒想到會是巅峰,妥妥地高開低走)。2004年,足協又推出了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然而中國男足的競技水準卻在持續下降,2006年無緣世界杯十強賽,零七年亞洲杯也沒有提出理想的成績,零八年,北京奧運會被虐成為了足球史上最慘痛道主。1994年中國足球世界杯排名40,亞洲第4,08年為世界第96亞洲第11。

2009年,中國足球掀起了反腐風暴,一系列的人員落馬。涉案金額之多,涉案人員操作直騷,讓人瞠目結舌。2010年,中國再次無緣南非世界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韓和日本,雙雙進入世界杯,日本甚至闖入了南非世界杯1/8決賽。2011年男足止步亞洲杯,國奧隊沖擊倫敦奧運會失敗,男足又提前告别巴西世界杯,2014年國家提出,到2017年要建設兩萬所擁有足球特色的學校和200支高水準高校足球隊。

2015年3月,國務院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提出三步走戰略。分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遠期目标。近期目标是要理順足球管理tz。中期目标是要增加青少年足球人口使中國足球達到亞洲一流。遠期目标,則是要讓男足打進世界杯和奧運會。

作為近期目标其中之一,2015年8月中足協與體育總局脫鈎,獨立運作。這時候我們也看到資本大量地湧入足球産業。富豪手上要是沒有一支自己投資的足球隊出門連頭都擡不起來。2020年足協對俱樂部冠名做出了限制,不少資又開始撤離足球。2002年大年初一中,國男足一比三慘敗于越南,那麼為什麼都是做足球改革,南韓,日本就要做得更成功,連越南都有可能即将成功,而中國卻不進反退。

首先,第一點啊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足球改革主體不清。前面說了,早在九二年,中國就已經在準備改革,要将行政從具體的足球事務中抽離出來,來達到了滿足國際足聯要。也就是說,中國要想參加各大國際賽事,就是要做到這一點,可是在實際操作中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當然不是,要不然22015年也不需要再來一次分離了。在2015年之前,中國足協和國家體育總局運動管理中心實行的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2015年在壓力下,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才被撤銷,足協才從理論上與體育總局脫鈎,足協負責搞個協調。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時任足協主席的前乒乓球運動員蔡正華表示,脫鈎不脫離,業務指導和監督,财政支援方面絕不脫離,足協也依然對所有的中超公司以及俱樂部有管理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