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争是美德兩國第一次的正面交戰,這也造就了美國最不想回憶的一次慘烈戰争,
這場戰争讓美國大兵心态直接崩潰,成為美國軍事上的經典負面教材之一,
這場戰争就是在北非戰場上發生的凱瑟琳山口戰役。
在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帶領下,美國人的坦克就好像木頭做的一樣,
輕易就被德國老兵摧毀,初入茅廬的美軍也被德國老将們狠狠上了一課。
為什麼強大的美國會潰敗得如此之慘?這場戰争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讓我們走進這場戰役,大家點點關注,

也可以參加到評論區的讨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這場戰争發生之前,德國所面對的戰争局勢突然轉變,他們的戰況可謂是每日跌落,
随着在蘇德戰争上蘇聯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巨大勝利,
德軍大量的軍隊傷殘,包括德國的精銳部隊第六集團軍被全軍殲滅,
甚至有着9萬多名的德國軍官和百姓放棄抵抗。在他們橫掃歐洲戰場的時候有多舒服,
現在的他們有多痛苦。在英國本土戰場上,自從強大的美國加入此戰後,
越來越多的盟軍積極備戰,武器彈藥不斷運輸了過來,
他們準備在合适的時候加入歐洲戰場,一舉搶奪回被德國占領的土地。
在北非的戰場上,德軍也是在阿曼拉戰役之後遭到了成周的打擊,
他們铩羽而歸,将已經占領的埃及和利比亞的土地全部喪失,兩年的戰争打了水漂,
由于缺乏足夠的彈藥和糧食補給,德軍被英國追得四處逃竄,
隆美爾将軍不想被英國軍隊圍困,他帶領非洲軍隊東躲西藏,
竟然成功在埃及的邊境上奇迹般地避開了蒙格馬利四次的圍攻,
雖然隆美爾在不斷帶領着軍隊向增援部隊靠攏,但這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在國際的形勢上,德國看起來已經是垂死掙紮了,全軍覆沒已經是注定的結局了,
但這時的隆美爾可并沒有喪失希望,作為被盟軍稱為沙漠之狐的他一直沒有放棄,
在經過鄭重考慮後,他決定不再躲藏,他要親自率領部隊,
集中力量對敵人使用逐個擊破的方法,進而突破重圍找到一絲希望,
而且他在阿拉曼戰役中違抗了高層指令私自撤退,急需一場勝利戰争來将功抵過,
否則他将成為别人口中連日撤退的逃兵,在大元首希特勒面前失寵不說,
要是讓當時風頭正好的阿尼姆用自己的位置替代則是得不償失了。
是以這時的隆美爾就決定拿這幫初上戰場的美軍開刀了。
其實當時的美國仍未英國人在戰争表現得太過膽小,
之前的阿拉曼戰争全靠着美軍的支援才能勝利,是以他們并不想讓這次的功勞被分享。
他們仗着自己的裝備優良想要将德軍打得落花流水,這時的他們也是摩拳擦掌,
迫不及待想要與德軍進行一場戰争,并且狠狠教訓一下德國人。
就這樣,躍躍欲試的雙方在1943年2月成功碰面,準備進行對抗。
按照美國大兵們的預測,這次他們的坦克将會以1:4的優勢成功将德軍的坦克部隊殲滅。
看似隆美爾的這次行動十分不理智,但是在他準備的春風計劃下,
他帶領着德軍進行了非常成功的反擊,但其實他準備的計劃十分簡單,
他們利用的正是拿破侖曾經使用的兩面攻擊計劃,打得正是出其不意,
對面始終會有一方會來不及支援,最終陷落兩面都難以掌控的局面,
于是他們開始利用地形,讓裝甲部隊先向西部進行悄悄穿過,
再向北部美國人的側面進行進攻,在炮火的壓制下,
這樣成功将美國的陣型進行打亂,進而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他對下面的軍隊提到美國人并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也就是裝備比較優良,
我們這次如果能将他們打得潰不成軍,他們就将會畏懼戰争,
進而給他們留下機會去回頭攻打蒙哥馬利的第八集團軍。
1943年,德軍第十裝甲師正式向美軍發動進攻,在他們的猛烈的炮火攻擊下,
美國人的先頭部隊第一裝甲團直接潰敗,這戰争的局勢正如隆美爾所講,
他們一路進攻,14日中午,德軍的坦克部隊已經悄然靠近了美軍的指揮部,
并且已經進入了坦克的有效射程之内,這時的美軍已經來不及進行防守,
在當天晚上就被德軍成功占領了美軍在吉特村的指揮部,
這也成功讓美軍見識到了戰場上的殘酷戰争,但這還并不是德軍老将們的全部實力。
美軍在潰敗後,迅速組織了另一支部隊準備進行了反擊并且救出俘虜。
他們在15日的下午像是閱兵一樣邁出整齊的步伐,但這樣的軍隊在這裡可不是什麼榜樣,
這樣的行軍部隊會遭受到對手的猛烈打擊,結果果然在德軍的包圍攻勢下,
他們最終落荒而逃,并且再次被抓住了許多的俘虜,面對身經百戰的德國老兵,
他們沒有絲毫還手之力,在美國的軍事教學對他們來說絲毫沒有作用。
2月20日,隆美爾帶領着她的部隊成功進入凱瑟琳山口的西北兩側道路。
反觀美軍這邊,他們的師長正在不斷收拾着被打得十分狼狽的部隊,
在他們的部隊中,除了他們的坦克根本不是德軍對手,
而且他們的戰士也是十分沒有向心力,他們防守十分分散,防禦線也是互相分離,
戰士之間沒有絲毫默契配合。因為這裡的土質較為堅硬,
這裡的美軍居然直接放棄了挖溝壕的任務,他們的師長居然也就這樣默默同意了,
這導緻了後來德軍的坦克一路毫無阻攔,直接沖進美軍陣營。
根據德軍的長官後來回憶道,他們當時開着卡車前往前線,
在路上見到了許多倉皇而逃,四處逃竄的美軍,
美國大兵當時的腦子隻有這一個念頭,那就是跑,
跑得越遠越好,直到找個沒有德軍的地方躲藏起來,
這是他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見美軍如此的悲催。
然而在21日的上午,隆美爾突然停止了部隊的行進,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次隆美爾早就收到消息說盟軍将會在今天進行反擊,
是以隆美爾便早早地準備好了防禦陣勢,準備抵禦攻擊,
而事實是,盟軍并沒有進行反擊,反而他們認為是隆美爾的支援部隊趕到,
正在準備作戰計劃,是以盟軍在一天之内不斷地增援凱瑟琳山口,
在22日地上午,隆美爾發動了最後一次地攻擊,因為着美軍地數量龐大,
是以隆美爾發動這次攻擊并不順利,是以他決定見好就收,
在22日下午,他在凱瑟琳山口的六天表演就此結束。
這日的美軍已經失去了膽量,再也不敢追擊德軍,是以雖然最後是德軍撤退,
但是這幾天的交戰時間,也導緻了美軍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他們的士兵有着6300的傷亡,4026人被德軍俘虜,并且損壞了183輛的坦克,
幾百輛的軍事用車,反觀德軍這邊,他們的傷亡少到可憐,僅僅有着2000人,
被擊毀的坦克和車輛加起來一共才20多輛。
戰後,英國人開始瘋狂嘲笑美國,認為他們根本不堪一擊。
德國新型虎式坦克的力量卻是給美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無論是坦克炮還是反坦克炮,
美軍都很難突破包圍圈,這一次的戰鬥,美軍連一輛虎式坦克都沒有被摧毀,
但是敵軍的88毫米火炮的2000米射程卻直接可以打中他們的坦克,
這就是他們坦克恐懼症的由來。美國官員在戰前預期的一場1:4的坦克戰,
但在這場戰役中以8:1的慘敗。雖然美國慘敗,但是德國人也被美國人的武器給吓了一跳。美國被繳獲的裝甲車有一定的缺點,但德國人還始擔心美國軍隊的裝備和物資數量,
因為當這些新兵蛋子經過曆練後,他們會在将來的戰鬥中發揮出驚人的威力。
1943年,隆美爾被委任為法國西部第二集團軍的總指揮,以鞏固法國海岸的防禦。
雖然他知道德國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仍然認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職責。
隆美爾雖然對德國的實際情況抱有很大的悲觀态度,但他卻并不想背叛自己的國家,
他曾經試圖确接希特勒下台,并且早早地将錯誤改正,以便将損失将為最小,
但這卻被希特勒無情拒絕了,并且自此之後将他忽略,不再重用他。
在隆美爾服毒自殺前,他還把一封記錄着希特勒錯誤決策的備忘錄随身攜帶。
如此一位軍中奇才,就此結束。不得不說,隆美爾不愧是軍事奇才,
就連蒙古的領袖都對他的能力贊不絕口,而隆美爾在聯軍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然而,隆美爾錯的錯誤在于,他一上來就選擇了錯誤的立場。
曆史上法西斯始終是一個違背正義的存在,而邪惡終究是無法戰勝正義的,
他們最終也受到了曆史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