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獐子島否認扇貝苗投放前已死亡

作者:Beiqing.com

該公司否認扇貝幼苗在被釋放之前已經死亡;當地居民表示,該公告的可靠性受到質疑;中國證監會大連市監管局向島内發出警告信

新京報(記者彭斌)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由于燕子島集團入苗資金緊張,信譽不斷惡化,是以公司買不到好的扇貝苗,收成打折幅度很大,還有很多扇貝幼苗在投放前已經死亡。随後,深圳證券交易所緻函要求說明島上的情況。2月26日中午,島上宣布沒有媒體報道情況,公司對蝦扇貝苗的底播種全過程進行控制,保證了播種品質。

針對回應,島上一些當地居民認為可信度存疑,希望當局盡快公布調查結果。

該公司表示,養殖蝦夷為平地扇貝的整個過程得到了控制。

燕子島表示,每年10月至12月,公司開展蝦夷平扇貝三級播種,近千名員工群組合經營者參與,公司稱之為"底播大會戰"。具體生産工藝,反過來,通過采購蝦彜扇貝苗種的家用篩選、收獲前取樣、采購、運輸、打底等環節,嚴格遵守公司的控制程度,實施工藝監督,確定苗種品質。

燕子島表示,根據《蝦彜扇貝三級苗種采購管理規定》購置的苗苗有畸形,石灰蟲等附着苗等雜質積累不超過10%,超過棄用;但是,這些不合格、無價的幼苗在大規模收購中無法一一淘汰,是以收購的底層苗種會混雜雜質和不合格的幼苗。鑒于全過程堅持品質控制标準,監管機制完善,是以不存在"很多扇貝幼苗投放前死亡"的情況。

吳後剛被發出警告信

目前,蝦扇貝的死因是自然災害已基本明确,并形成了業界的共識。

"該公司的聲明并不能說明全部情況。島上幾名居民告訴記者,2014年扇貝首次失蹤,冷水群體造成蝦收割被夷為平地的扇貝滅絕事件是由于早産和造苗造假,不是自然災害,當時有2000多名居民報案。

有居民表示,現在扇貝船收成不如以前好,這種扇貝"消失"了,很難相信公司的說法,期待當局盡快公布調查結果。

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證監會高度重視延子島"扇貝失蹤"原因,已派從業人員到大連,積極收集線索,目前正在加緊調查。

中國證監會大連監管局昨日向燕子島集團有限公司及吳後剛、孫福軍、于榮三位高管發出警告信。

燕子島董事長兼總裁吳後剛在警告信中表示,底播對蝦扇貝捕撈和銷售異常,将對公司2017年第三季度取得的2017年度利潤預測資料産生重大影響,可能導緻實際經營業績和預測結果出現重大偏差, 公司沒有及時修改業績預測或做出必要的風險預警。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第30條的規定,您作為本公司董事長、總裁,對上述事項負有主要責任。本局已決定采取監管措施,向你們發出警告信。

重點

海事監測已投資3,340萬元

據島上稱,自2014年以來,海洋牧場研究中心在科技創新方面共投入了3340萬元。

為什麼公司對環境監測的大規模投資沒有奏效?對此,該島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海洋牧場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項目。目前,基于生态系統層面建設的模式和标準尚處于探索階段,海洋基礎科學遠遠落後于陸地農業科學,無法100%或大比例地支撐海洋牧場開發經營的成功。

2018年2月6日,農業部漁業局官網釋出題為《島上扇貝死亡凸顯海洋牧場建設的系統性風險》的文章,指出島上扇貝盤點異常事件并非簡單案例,反映了海洋牧場建設的系統性風險。

否認和Island One的抛售告知該公司将蒙受巨大損失

據新京報此前報道,在公司宣布扇貝消失之前,島上已有高管和員工購買,而島上1号基金的削減計劃已經實施。這被懷疑被精确地減少了。

對此,島某昨日宣布,公司已緻函孤島1号投資基金經理季榮元通查詢,吉榮遠通信中表示:無論是在公司披露《大股東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還是公告減持期,都沒有意識到公司2017年預期淨利潤将出現較大虧損。

針對媒體報道"員工防盜,公司資産嚴重損失",島内表示,自2014年以來,公司抓獲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外部偷獵船288次,抓獲并移交給公安機關處理外部人員竊取公司産品案件46起, 内部處理14名違紀員工,確定公司财産安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