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的“宵夜頂流”小龍蝦,如今賣不動了嗎?

作者:酸堿度c

夏天到了,又到了吃小龍蝦的季節。 叫上三五個朋友,在喧鬧的大排檔,吃上一桌熱辣辣的小龍蝦,這火熱的“夏夜限定場景”,相信很多人不會覺得陌生。 但是今年夏天小龍蝦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受歡迎了。 不久前,“為什麼年輕人不喜歡吃小龍蝦”的話題也上了熱搜,引發了一場熱議。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幾年前,小龍蝦風靡餐桌和年輕人的圈子。 如今,小龍蝦的味道依舊,但為什麼不那麼“香”呢?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消費環境的變化。 小龍蝦自帶社交屬性,在親友聚會上很受歡迎。 許多人喜歡吃小龍蝦,某種程度上享受的是那種沉浸式的食用體驗,是和好友們一起“全神貫注剝殼、專心緻志聊天”的過程。 近年來,由于需要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一些地方的人們減少了聚餐的頻率,小龍蝦的社交優勢也受到了影響。 聚會越來越少,一起吃小龍蝦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曾經的“宵夜頂流”小龍蝦,如今賣不動了嗎?

而當“宵夜頂流”的光環逐漸褪去時,作為“網紅美食”的小龍蝦,身上一些附加的标簽也逐漸褪去,它是否美味,是否值得應該成為更多食客關注的焦點。 小龍蝦大受歡迎之後,一些餐廳也開始猛漲小龍蝦的價格,少量的小龍蝦可以賣到100多元,讓人叫“吃不起”。 消費者最初願意購買小龍蝦可能是出于對新鮮的渴望,但随着小龍蝦受歡迎的時間越來越長,消費者回歸到更理性的心态,殼多肉少的高價小龍蝦的吸引力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人們對美味食物的尋找可能是無止境的。 是以,網紅美食在餐飲市場上似乎一直處于“你唱我登台”的狀态,從火熱到平淡,似乎所有的網紅美食都要經曆一個發展過程。 但小龍蝦真的失寵了嗎? 資料提供了一條線索。 一方面,《中國小龍蝦産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小龍蝦産業總産值由2016年的146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221.95億元,整體呈上升趨勢; 另一方面,資料顯示,從2020年到2021年底,小龍蝦餐廳的數量從6.5萬家下降到5.8萬家,新注冊的數量也下降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其說年輕人不喜歡吃小龍蝦,不如說年輕人不喜歡去餐館吃小龍蝦。

曾經的“宵夜頂流”小龍蝦,如今賣不動了嗎?

紀錄片《人間風味》的導演曾經說過,在小龍蝦的“紅河”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有些人保持不變,而有些人尋求改變。” 一段時間以來,許多經營者積極适應變化,适應消費場景的變化,迎合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的消費需求迅速變化。 從實惠的小龍蝦上生鮮平台,進入直播間,到友善快捷的小龍蝦預制菜品上餐桌,再到開發小龍蝦漢堡、龍蝦披薩、小龍蝦粽子等豐富的方式,這些因地制宜,不斷探索,給消費者更多樣的選擇,也為行業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新模式、新形式可以在短期内刺激消費,但要想在瞬息變化的餐飲業中成為一棵“常青樹”,離不開産業鍊的不斷完善提供支撐。 例如,小龍蝦屬于季節性食材,供應不穩定,價格波動較大。 是以,要通過創新養殖模式,推進規模化養殖,促進産供銷對接,保證原料穩定供應。 再如,目前預制菜等小龍蝦加工産品受到市場歡迎,但加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短闆,須進一步更新加工工藝與裝備,提升出肉率和産品的口感品質,等等。

曾經的“宵夜頂流”小龍蝦,如今賣不動了嗎?

小龍蝦的賣點已經從人們争相打卡的網紅菜變成了越來越正常的日常菜品,經營者的思維也需要改變,以更高的品質、更好的味道、更好的價格來赢得顧客。 隻有這樣,在流量和熱度退潮之後,才能繼續“紅紅火火”。 或許在不久的将來回頭看,小龍蝦産業的轉型也可以為其他熱門網絡美食的發展提供借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