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作者:凡人凡語随心評

瑞典旅遊局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圖檔: Björn Lindgren/TT

上圖這位仁兄最近有點火,采訪一波接一波,因為他在瑞典創辦了一家“失敗博物館”。

他叫Samuel West,美國出生,20年前移居瑞典,本人是一名研究創新的學者。一直以來,Samuel West都對“失敗的創意”有着濃厚的興趣。他告訴我們,這世上90%的創新嘗試最後都以失敗告終,而很多失敗案例都流着悔恨的淚水被曆史的塵埃掩埋,再沒有發出回響的機會。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圖檔:Ashley Richard

于是Samuel West把他曆年來收集的最失心瘋的失敗創意品都給整理了出來,計劃以展覽的形式呈現給大衆,而這也就是在瑞典南部城市赫爾辛堡的“失敗博物館”。

也是萬萬沒想到,這創意一炮而紅,各路媒體都紛紛報道,硬是把一個還沒開業的博物館捧成了網紅。可見,人類是多麼樂意看别人的笑話啊!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失敗博物館”創始人受訪截圖

不過從Samuel West事先劇透的展品來看,失敗博物館的觀賞價值還是很高的,保準讓你各種黑人問号臉。今天先帶大家看幾個,就從這個2008年問世的推特機開始吧。

推特機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是的,這是一台專門用來發推特(twitter)的機器,而且除了發推特,其他任何功能都!沒!有!不僅如此,螢幕上每條推隻能顯示22個字元,一眼望去,一條完整地推都看不到,也是隻能服氣。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設計者當初的腦回路是怎樣的,真的很難揣測。沒準是想等推特機大火之後,再繼續推出FB機,Ins機,微信機,微網誌機,打車機,美圖秀秀機,叫外賣機......嗯,最後還得設計一個兼具美觀和功能性的包,這樣大家就能把自己的20幾個機都放包裡,要啥有啥不發愁了。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咖啡可樂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可口可樂公司也有想偷偷埋起來的産品。這就是2006年在法國等幾個市場推出的Coca Cola Bläk:咖啡可樂。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口味如何,品嘗過的人應該不多,因為這款産品很快就被out了。出局理由是口味怪異,以及飲品中咖啡因含量太少。說是能提神,但醒腦全靠難喝,也挺讓人崩潰的。

當然,肯定也會有人對這種獨特的混搭情有獨鐘。不過如此小衆的口味,不符合可口可樂的市場方向,很快就被公司忍痛割愛了。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口味不正确,還可以被原諒。如若踩到“政治不正确”的地雷,那可就真的救不回來了。

說的就是你!女性專用原子筆!

女性原子筆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圖檔: Björn Lindgren/TT

這款Bic推出的女性專用原子筆Bic for her,據稱筆杆經過特别設計,貼合女性手部線條,握筆舒适,書寫省力,價格隻是普通原子筆的兩倍而已,你不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女人!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這款奇葩的商品一經推出,立刻被網友毫不留情地怒怼,受到無情地嘲笑: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配音:這個産品可真是個奇迹呢!現在還有莎士比亞什麼事?有了它,女孩都能自己寫字了!!你看,這些字全都是我自己寫的!啊!好可憐,男生根本駕馭不了這支筆!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Ellen也在她的脫口秀節目上好好損了一把Bic for her: 啊!太可怕了,原來我以前用的都是男人的筆!

而下面這個悲劇,來自我們親愛的諾基亞。

諾基亞N-Gage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它是諾基亞于2003年推出的一款融合手機和掌上遊戲機的創新産品N-Gage。當時的諾基亞還如日中天,當時的蘋果還沒有推出第一代Iphone ,但諾基亞顯然已經意識到産品更新的緊迫性,也明白顧客對手機的期待值早已超越了僅僅是打電話這麼簡單,是以推出了這款打破正常的産品。

又可以玩遊戲,又可以打電話,這個創意在當時來說,其實還不錯啦!但如果你看到用它打電話時必須擺出這個造型,你還會想買嗎?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圖檔:Sven-Erik Svensson

這個造型在當時不僅刮起了一陣惡搞的熱潮,還創造出了一個新的英語詞彙,叫:sidetalking。

什麼意思?看下面這張圖,這些人全都在sidetalking。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神經病啊,整場垮掉有木有!莫非諾基亞走偏,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讓人心疼的品牌還不止這一個。大家還記得柯達嗎?

柯達DC40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這是柯達1994年推出的DC40數位相機。這台相機沒有記憶卡,隻有内置的4mb閃存,可以存儲48張照片,38萬像素,售價699美元。這個配置,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實在是低到塵埃裡,但它可是世界上第一款成熟的商業化小型數位相機。

其實,這還不是柯達制造出的第一台數位相機。早在1975年,Steven Sasson就在柯達的實驗室裡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數位相機,就是這個長得像個機床的龐然大物。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隻可惜,在數字化技術方面占有先機的柯達并沒有趁勝追擊。為了不讓自己全球稱霸的膠卷銷量受到影響,柯達采取了消極保守的态度,一直沒有大力發展數字業務。

可是,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你不發展,不等于人家不發展。短短數年間,佳能,尼康等品牌的數位相機就開始攻城略地,簡單粗暴地重新定義了相機市場,膠卷迅速成為曆史名詞,而柯達此時已喪失了應對的能力,市場佔有率一落千丈,市值十年間蒸發了99%,最終宣告破産。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看着DC40, 大家的心情還是很惋惜的。如果當初柯達沒有出于保守的心理而放棄發展數字産品,現在會怎樣?

創新這件事其實就是這個樣子:創新了,也許會走偏,然後淪為笑話;但如果沒創,則有可能直接成為悲劇,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這其實也是Samuel West創辦失敗博物館的初衷。在創新領域,成功的故事也許都差不多,但失敗的故事卻千差萬别,各有各的傻氣之處。而有些錯誤真的就是博物館級别的,值得我們去反複嘲笑,哦不,反思。

更重要的是,别人的失敗又何嘗不是一面鏡子,多多少少都可以照到我們自己。

電視節目上,Samuel West被毒舌的主持人問,如果你這個失敗博物館,最後也失敗了呢?

Samuel West大笑說,是呀,我一個朋友也說,那我就可以把自己擺進去了。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圖檔:Julia Lindemalm

看見沒有,幽默和自嘲,就是面對失敗的最佳态度。其實,說到底,我們誰不需要給自己建一座失敗博物館呢?把自己那些年犯過的傻,吃過的虧,挨過的教訓,哭掉的王冠,統統都給供起來。一是經常看看,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二是感謝自己當時沒有垮,踩着失敗,人生的路上還是一直在很努力地往前走。

瑞典有個“失敗博物館”,它的創始人說,大不了把自己放進展覽裡

心碎了,一邊大哭,一邊還在惦記晚上吃什麼的人,都是能從傷痛中走出來的。有能力為自己的失敗建一座博物館,并且在失敗品下寫出一段俏皮的“失敗品簡介”的人,也一定是打不垮的小強,必能越戰越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