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朝篇第一章:大禹治水

作者:花繡錦官城

大禹的父親鲧,築堤堵洪水

上古帝堯執政時期,氣候轉暖,冰雪消融,緻使海平面迅速升高,海水倒灌。古黃河改道入海,淮河淤積,洶湧的洪水淹沒了淮、泗流域。滄海橫流,洪水泛濫,泰山以西到以南至蘇北地區成了一片汪洋,天地萬物在滔天的洪水中沉沉浮浮。《尚書·堯典》描寫道:“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農田被淹沒,房子被摧毀,人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為了免于淪沒,隻能以木為舟,朝高山土丘上搬。由于洪水的泛濫,地上的人們生活極為艱難,正常的生産生活無法進行,于是帝堯便想尋找一位能夠治理洪水的能臣。帝堯說:“嗟,四嶽,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但是帝堯覺得鲧脾氣暴躁,并不适合去治水,可是當時也沒有别的更合适的人選,治理水患又是當務之急,于是堯決定姑且讓鲧去試試。

鲧[gǔn],又作鮌,字熙,為颛顼之子,居于崇,稱有崇氏,又稱崇伯;鲧還是大禹的父親。鲧受四嶽推薦,開始治水。鲧用築堤堵水之法開始治水,用在岸邊設定河堤的障水法,雖然能夠緩解了中原泛濫的洪水,但是洪水卻越淹越高,曆時九年仍然未能徹底平息洪水災禍。是以鲧被放逐羽山而死。

夏朝篇第一章: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鲧的兒子大禹治水。禹感傷于父親“功之不成受誅”,是以殚精竭慮,發誓一定要把水患治好。大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和失敗原因,制定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加強和繼續修築堤壩,另一方面,用“疏導”的辦法根治水患。

大禹領命之後,就帶着伯益、臯陶和其他衆人去勘察地勢水情,尋找以前治水失敗的原因。大禹結婚後隻在家裡呆了四天就傳回到工作崗位,在外工作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兒子出生也沒有去看一眼。

禹帶着尺、繩等測量工具到中國的主要山脈、河流作了一番嚴密的考察。他帶着衆人跋山涉水,朝上去追溯黃河的源頭,對黃河的上遊、下遊,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淮河北部,中國的主要山脈、河流作了一番嚴密的考察。在這次考察中,他發現黃河除了主幹河道,還有很多分支流向了别處。在值得注意的地方,他把石頭堆積起來,或是砍倒樹木作為記号,以便治水時可以參考。

當時,氣候惡劣,他們随身攜帶的工具也非常落後,每次考察都非常艱辛而驚險。一次,大禹帶領手下來到了河南洛陽南郊,這裡有座高山,屬秦嶺山脈的餘脈,一直延續到中嶽嵩山,峰巒奇特,猶如一座東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個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細流就由隙縫輕輕流過。突然間電閃雷鳴,狂風暴雨頃刻而至,山洪爆發,咆哮的洪水淹沒、卷走了他們很多同伴。

夏朝篇第一章:大禹治水

考察完畢,大禹對水情作了認真的研究,認為父親“堵”的方法是行不通的,龍門山口過于狹窄,難以通過汛期洪水;還發現黃河淤積,流水不暢。于是禹大刀闊斧,改“堵”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更快地通過。禹采用了“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的治水思想。根據輕重緩急,定了一個治的順序,先從首都附近地區開始,再擴充到其它各地。

大禹治水講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黃河上遊的龍門山就是如此。龍門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黃河水從甘肅的積石山引出,水被疏導到梁山時,不料被龍門山擋住了,過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覺得這地方非得鑿開不可,但是諾大一個龍門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選擇了一個最省工省力的地方,隻開了一個80步寬的口子,就将水引了過去。因為龍門太高了,許多逆水而上的魚到了這裡,就遊不過去了。

許多鯉魚拼命地往上跳,但是隻有極少數的魚能夠跳過去,這就是我們後人所說的“鯉魚跳龍門”,據說隻要能跳龍門,馬上魚就變成了一條龍在空中飛舞。

大禹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開道。艱苦的勞動,損壞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等工具。人的損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傷了,有的上山時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們仍然毫不動搖,堅持劈山不止。在這艱辛的日日夜夜裡,大禹的臉曬黑了,人累瘦了,甚至連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腳指甲也因長期泡在水裡而脫落,但他還在操作着、指揮着。在他的帶動下,治水進展神速,大山終于豁然屏開,形成兩壁對峙之勢,洪水由此一瀉千裡,向下遊流去,江河從此暢通。

夏朝篇第一章:大禹治水

舜禅位給大禹,大禹斬龍

舜在年老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兒子商均不肖,便聽從四嶽的安排和建議,決定治黃河水患有功威望很高的大禹為繼任者,并由大禹來攝行政事。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禅讓給禹。

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死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稱為“零陵”,谥号為舜,又稱帝舜、虞舜。

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将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在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陽城,國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

舜帝死後,他的兩個妃子千裡尋夫,奔赴三峰石下,哭死在舜帝墓前。舜帝墓後有個石匣子,上刻有“舜封”字樣。二妃死後,她們的侍女捧着石匣回京交給了大禹。大禹打開石匣,拿出裡面的遺書,上寫着,三十年前,禹鑿龍門之時,有一條蛟龍東逃,潛入天湖池清水岩中,這條龍角尖直立,角上長有綠毛。舜曾等了三年沒見它,舜囑禹一定要除掉這條蛟龍。

大禹看完遺書,氣憤填膺。立即令火神伯益布下天羅地網,大力神應龍下天湖池去擒蛟。可恨那蛟龍就是不出洞。大禹急令用火燒。于是,大火燒了七天七夜,燒死了老蛟龍。青石岩也燒成了紫紅色,在陽光下,如同西天彩霞一樣美。激戰過後,伯益想收回他的天羅地網,誰知繩子解不開了,那天河、北鬥、遊龍、獅子、麒麟等都留在了洞壁上。是以,紫霞岩的石壁上,有金龍戲水、玉鳳朝陽、七星布鬥、紫微排罡、犀牛望月、麒麟呈祥等奇觀,岩洞口的石壁上有條綠角龍頭,龍口裡傾瀉出天河泉水。據說,這就是跑到洞口被燒死的老蛟龍。

那蛟龍死後,皮肉化成了肥土,腸子掉到紫霞洞底,彎彎曲曲,盤旋九轉,變成了一條陰河,河水嘩嘩奔流,清而不濁,這是因為龍喝的是天湖池裡的天河水,人稱為“九曲黃河”。那龍骨,碎成顆顆骨珠,被山風吹進洞底,滾進九曲黃河之中,被河水浸蝕打磨,變成了潔白晶瑩、五棱六角的小石子,黑暗中,拿燈籠一照,像顆顆紅透了的楊梅,故謂之為“楊梅石”。

夏朝篇第一章:大禹治水

大禹召開塗山之會,鑄造九鼎

夏朝建立後,大禹在塗山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讨自己的過失。塗山之會當日,大禹身穿法服,手執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諸侯按着他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禮。

禮畢之後,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衆,遂召開塗山之會,希望各諸侯懇切的責備、規戒、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争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各位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對大家的教誨,我将洗耳恭聽。”

各個諸侯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史書記載“禹會諸侯于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塗山大會之後,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準備将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

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