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所未聞!滬一小區腳踏車位也裝地鎖,一鎖就是30年…
近年來
小區裡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問題
一直備受關注
去年,市民張女士
在大甯路上的八方花苑小區
買了一套二手房
由于該小區建成于1995年前後
算是個老小區了,又地處市中心
在入住時,對非機動車停車難
就有了心理準備
不過,正式入住後
張女士還是有點看不懂
車位被上鎖 新業主無奈
小區裡有多處非機動車停車庫或停車棚,甚至在張女士家樓下就有一個小型的停車棚,還配有充電裝置,照理說停車挺友善的,但樓下這處停車棚卻被拉了鐵鍊、上了鎖……
此前隻聽說過
有些小區機動車車位緊張
居民為了搶車位裝地鎖、擺沙發
甚至提早站人
怎麼這個小區非機動車車位
也能"劃地為王"呢?
今天(5月6日)上午,坊記在八方花苑了解到,小區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充電的地方分收費和不收費兩種情況:
- 室内車庫,産權歸業委會所有,每輛電動自行車,每年要交500元管理費;
- 物業辦公室旁的這排公共停車棚,此外,在部分樓棟下還有幾個小型車棚,這些停車棚都不收管理費。
問題就出在樓棟下最友善的這些小車棚上,無一例外被人拉了鐵鍊、上了鎖,相當于固定的非機動車位。
張女士 求助者:
物業的答複——這公共區域是以前居民自己集資造的車棚,然後誰建造就能把它圍起來、加鎖。每一段路有不同的鎖,拍出來有好多好多鎖頭呢!
最搞笑的是我跟居委會反映,對方反問我,跟上家交易的時候,他怎麼沒有把建造車棚的發票給你?本來房産交易要求裡,也沒啥“車棚發票”需要移交。
現在的問題是公共區域、公攤面積是全體小區業主的,卻直接“劃地為王”。
事實果真如此嗎?
坊記輾轉找到最早入住的一位居民,據她說,這些小型車棚并不是居民擅自籌款建造的,而是當年開發商造好後,許諾配置設定給早期居民的,大家為此還支付過一筆費用。後來非機動車越停越多,為了互不幹擾,才将各自常停的位置上了鎖。
小區物業經理也證明了上述居民的說法,她表示,目前小區非機動車“固定車棚”的做法,是部分老業主和最初的開發商、物業間達成的約定,根深蒂固30年了,很難做通說服。
吳佩芳 八方花苑小區物業經理:
居民還是老思想,剛進來時是屬于他的,到現在近30年了,裝一把鎖友善,他們覺得開發商那時候答應他的。
小區的樓棟門口、室外公共過道
屬于公攤面積
即使30年前開發商有過承諾
甚至早期業主
為此還付過 一些費用
也不能“劃地為王”
變成私家的固定車位
車位緊張?排摸了解實情
八方花苑小區裡
非機動車的停車位總數究竟如何
真到了不鎖起來
就會沒地方停的地步嗎?
就在上個月,按照全市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攻堅行動統一部署,靜安等區已在轄區内全面開展了電動自行車排摸工作,主要排摸各社群電動車數量、充電方式、停放場所等 基本資訊。
八方花苑小區也開展了排摸,掌握了底數,對于非機動車停車位的真實情況,小區物業心裡已經有了一本賬。
八方花苑小區物業吳經理表示,經過排摸,小區的非機動車停車位目前是充足的,可容納210輛電動自行車同時充電,而目前小區内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包括租戶的也隻有206輛;也就是說,居民并沒有必要“劃地為王”。
至于部分居民感覺停車位緊張,恐怕還是因為停車資源的分布比較分散造成的。
吳佩芳 八方花苑小區物業經理:
就是圖友善!覺得應該停在自家門口,不願意到裡面去,其實裡面很空的,他們不願意多走幾步。
為了解決這一曆史遺留的停車沖突,五一期間,屬地居委和物業又展開一番上門勸說,部分早期業主已被說動,隻是去除鎖鍊還有前提條件。
一位小區早期居民表示,隻要一視同仁,同意拆剪鎖鍊,自家電動車有地方停就行!對方同時擔心,今天沒鎖鍊條,兒子上班去後車位就有人停進來了,兒子晚上回來停不進來了。
對此,物業公司承諾,後續工作一定會跟上。
非機動車,尤其是電動自行車的
停放和規範充電
事關公衆居住安全
按照《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第四章,停放與充電管理的規定:建立、改建、擴建住宅小區,應當按照有關标準,規劃和配套建設集中停放場所 及 充電設施。
電動自行車充電時應當確定安全,不得違反用電安全要求私拉電線和插座,為電動自行車的充電;也禁止在建築物首層門廳、共有走道、樓梯間、樓道等共有部位停放、充電。
前不久,上海釋出了《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和停放場所設計标準》,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最近全市各區也都在社群開展電動自行車 排摸工作。
出台标準、摸清底數
目的就是為了消除隐患
希望八方花苑小區能早日
把居民私拉的鐵鍊拆除
也期待更多居民小區
能依照新标準、查找隐患
規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和停放
預防和減少火災安全事故
保障公衆生命财産安全
如果您也有急難愁盼
《新聞坊》“同心服務平台”
兩種途徑幫你呼叫
同心服務坊記團
①長按識别或掃描
即可下載下傳看看新聞APP
進入報料專區
②長按識别或掃描
《新聞坊》“同心服務平台”
求助、咨詢、意見、建議
同樣一鍵直達
坊記 | 陳蓓兒
攝像 | 金狄
編輯 | 金瑩瑩、夏進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