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至養生,關鍵要“清補”,推薦6種食物,護心養陽,輕松入伏

山西省中醫院骨科 王馨芳

夏至來臨,意味着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夏至開始,我們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小編給大家捋一捋!

夏至養陽正當時

夏至養生,關鍵要“清補”,推薦6種食物,護心養陽,輕松入伏

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節氣便是夏至。與此同時,人體陽氣外洩,氣血運作趨于外,皮膚松弛,毛孔張開,陽氣溢于體外。陽氣消耗過多則會使人體處于内虛狀态。

夏至養生要注意養陽氣,适當吃些溫性食物,忌食大熱食物,鴨肉煲湯最好,可适當加入些當歸、大棗,既補氣又補血,同時配以生姜、花椒等溫性的調料以溫補陽氣。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夏至炎熱,人體排汗增多,體内水分大量流失,容易造成大腦供血不足,進而出現頭痛、頭暈。是以,夏至開始要大量飲水。

養陽重在“養心”

夏至過後,溫度高,濕度大,熱擾心神,容易使人心神不甯,坐立不安。此時,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加快,心髒負荷加重。

夏至後的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雞肉、瘦肉等,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菠菜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日午睡半小時者比不午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

飲食宜清淡

夏至養生,關鍵要“清補”,推薦6種食物,護心養陽,輕松入伏

夏至開始,飲食宜清淡,多食粗糧、新鮮蔬菜,不宜食肥甘厚味類食物,以免化熱生風、生痰。冷食瓜果、冰飲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清淡且滋陰的食物,例如香菇、蘑菇、平菇、銀耳、蝦、瘦肉、薏米、鴨肉、鲫魚等。

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我們山西人很重要的習俗,尤其是涼面。面條以粗糧和雜面為宜,其中綠豆雜面、荞麥雜面最佳。綠豆雜面可以清火;荞麥雜面中維生素b1、b2含量豐富。

艾灸這些疾病冬病夏治效果好

夏至養生,關鍵要“清補”,推薦6種食物,護心養陽,輕松入伏

老寒腿

關節骨性關節炎、滑膜炎等疾病,其主要特點是怕涼,暖和了之後症狀就會緩解。

慢性支氣管炎

主要以脾俞、膈俞、腎俞、天宗、肺腧這幾個穴位為主。

過敏性鼻炎

穴位上大部分用肺俞、腎俞,配以足三裡。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艾灸的過程中,每個穴位3到5分鐘;

不要離得太近容易出現燙傷:

不要時間過長,也會容易出現燙傷;

糖尿病患者艾灸的時間必須要短,溫度要低。

夏至吃什麼

夏至養生,關鍵要“清補”,推薦6種食物,護心養陽,輕松入伏

1.冬瓜

人體大量出汗,鉀元素随汗液排出較多。冬瓜含水量最為豐富,高達96%;鉀元素含量也相當高,每100g含鉀量為130mg,屬典型的高鉀低鈉型蔬菜。不僅能補水,也能補鉀,有利于保護心髒功能。

2.苦瓜

中醫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說,夏至後,有心火可适當吃一些苦瓜,能去暑熱、增加食欲。

苦瓜維生素C的含量為56毫克/100克,是絲瓜和南瓜的10倍以上,而且也是一種高鉀蔬菜。

3.蕃茄

蕃茄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之效,酸味能起到斂汗、止瀉、祛濕的作用,可以預防流汗過多而導緻的耗氣傷陰,有助于健胃消食。

4.蓮藕

蓮藕具有清熱涼血,安神祛瘀的功效,含維生素B、磷、鐵等礦物質,可改善貧血、消炎抗菌,降血脂、血壓。

5.綠豆芽

綠豆芽性涼、味甘,入肝、腎、胃、三焦經。《本草綱目》記載:“解酒毒、熱毒、利三焦。”不僅能清暑熱、通經脈、解諸毒,還能補腎、利尿、消腫、滋陰壯陽。

6.桑葚

桑葚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降燥等功效,還可有效擴充血容量,緩解高血壓。

您今天打算吃什麼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