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想睡一個好覺太難了!
坐着迷迷糊糊的犯困,可躺在床上,腦袋一下子就清醒了。好不容易睡着了,稍微有點動靜,就再也無法入睡了,隻能翻來覆去等天亮。

還有些老年人,晚上無論幾點睡,第二天醒得都很早,難道老了,睡眠都這麼差嗎?
老年人睡眠淺、醒得早,到底怎麼回事?有點動靜就睡不着,如何提高睡眠品質?
01
老年人睡眠淺,到底怎麼回事?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内科的黃醫生認為:
正常人的生理性睡眠有四個階段:
1、淺睡眠:人好像睡着了,但實際上還沒有睡着,有一點輕微的聲音、動作、刺激,就可以醒來,且人蘇醒後不承認曾睡着;
2、中等睡眠:這時睡眠狀态比較深,人有打呼噜現象,重大刺激下會醒來,一般醒來後認為之前是在睡覺,但是能夠很快醒來;
3、經過淺睡眠、中等睡眠後,進入真正的睡眠,也就是深睡眠,這時代謝、心率、血壓、體溫降低到最低水準,大腦的99%都在休息。深度睡眠狀态下,人在一般刺激下不會醒來、不會做夢,是真正解乏的睡眠。但個體差異不一樣,從幾秒鐘至15分鐘不等;
4、覺醒睡眠:從深睡眠到淺睡眠的過程,時間很短。
老年人可以對照分析自己的睡眠情況,如果經常做夢、驚醒,醒後不解乏,就不屬于真正的睡眠,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調整我們的睡眠方式。
02
老年人提升睡眠品質,要從這三點入手
人這一生,睡眠占據的時間,超過了1/3。
在睡眠中,大腦重組資訊,深化一天的知識與瑣事,而身體則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休息,為次日的工作蓄能。
成年人,一般6-8小時的睡眠,就能滿足第二天的身體需求。
而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退化,且活動少、運動量小,都對睡眠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此外,一些慢性疾病也是影響老年人睡眠的主要因素之一。
許多老年人都說,年紀越大,睡得越差。
邁入老年期,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提高睡眠品質?
1
減少午睡
很多老年人,年紀大了,身體容易疲倦,又因為每天沒什麼運動量,是以,午睡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睡過頭。
但人體的睡眠時間是有限的,如果白天睡得過長,晚上就很難入睡,長期如此,便會打亂體内的生物鐘,導緻睡眠問題。
是以,為了晚上能有一個好睡眠,就要适當控制白天的午睡時間,比如休息30-40分鐘。
2
适量運動
人老了,也不能忽視運動。
每天保持适量的運動,不僅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還能消耗身體能量,讓我們更快地進入睡眠狀态,提高睡眠品質。
對于運動項目,老年人可以按照自己身體情況,選擇适合自己的鍛煉,比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極等。
3
調整睡眠環境
有些老人有起夜的習慣,是以習慣開小夜燈睡覺。
但光亮會抑制體内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會影響睡眠的,在夜間開燈睡覺,不容易進入深睡狀态。
是以建議老年人盡量關掉小夜燈,保持室内的昏暗度。
還有些老人追求睡眠時間,覺得睡夠6小時或7小時,才是好睡眠。其實,對于老年人來說,睡眠時間因人而異,隻要睡醒後,精神狀态好,不影響生活,就是健康的狀态。
除了光線,睡眠寝具的舒适性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