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庫聲音·解放日報

作者:上觀新聞
智庫聲音·解放日報

本文刊載于2022年6月11日《解放日報》第8版“書事·連載”

智庫聲音·解放日報

《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

陳丹燕 著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

《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以下簡稱《獨一無二》)是一部深入探讨城市獨生子女群體與獨生子女家庭的大面積形成和當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對獨生子女看法的變遷之間深刻關聯的實證性著作。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社會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為中國的有關獨生子女問題的人類學研究拓展了一個值得重視的新視角。

本文為該書序言。有删節。

閱讀本書的兩個次元

一是把它作為一個記錄社會現象的非虛構文學來欣賞,二是把它作為一個社會學的描述樣本來研究

丹燕老師邀請我為她撰寫的口述體文學《獨一無二》一書作序,我是抱着先做一個丹燕老師的粉絲、一部非虛構文學作品讀者的心态開始寫序之旅的,想不到,看過丹燕老師的書之後,我欣喜地發現,不僅很容易就進入了,而且非常愉快。

閱讀本書有兩個次元,一是把它作為一個記錄社會現象的非虛構文學來欣賞,二是把它作為一個社會學的描述樣本來研究。

新聞和曆史是一對寶貨。新聞就是明天的曆史。這一點,至少史量才先生所崇尚的“史家辦報”做到了,今天許多人研究上海曆史都将當時《申報》的新聞報道作為重要依據。丹燕老師的作品也是從新聞采集開始的,寫作源起在電台主持一檔名叫“十二種顔色的彩虹”的青春節目。她從1000多封珍藏下來的信中再精選了200封信和上百個有效位址,做了幾十個補充采訪,完成了部分傑作,可視為“獨一無二”一代的前史。第二部分則從2008年中國志願者元年的定義出發,通過對一批成年後,參與汶川地震、秘魯地震、世博會、新冠肺炎疫情幾個重要事件節點的80後志願者故事的叙述,來完成“獨一無二”一代的後史。文本的優勢無疑在文學性上,丹燕老師用她作為作家的才華,通過活潑的人物描寫、感人的故事叙述、細微的心理捕捉和靈動洗練的文字,撰寫了《獨一無二》的生動文本。作為一個彌補,丹燕老師又通過每章前言,以及第三部分與學者的讨論兼80後青年學者的訪談來對“獨一無二”現象進行研究性解讀,就此完成社會學意義上的诠釋,進入到宏觀架構的曆史視野。

在1996年準備成書時,對當事學者的讨論,丹燕老師就已經在文中明确表示,她期待的是當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獨生子女長大成人之後,在這代人中誕生的社會學家、人口學家、心理學家,如何研究和表述自己這一代人帶來的社會意義。為此她經過二十多年的等待,在2021年終成書時,這個願望已經得以實作。她陸續采訪了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學者,獲得了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他們對80年代的中國獨生子女的專業研究成果。到這時,獨生子女的成長過程才得以完整展現。

“非虛構”的“在場性”

它文學性的光芒并沒有被社會學的思考所掩蔽,而毋甯說對社會學的文學式通路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張力

《獨一無二》應歸入類似于口述實錄(本書是信述方式)的“非虛構”文體。是以我們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口述實錄的曆史。

1948年,曾經做過新聞記者的艾倫·内文斯在哥倫比亞大學創立了口述曆史檔案館,被認為是現代口述新聞與曆史研究結合的标志性事件。口述曆史“萌生于美國史學界,漸次浸染到全球的史學、新聞和文學領域”“中國的口述實錄産生發展的過程,大緻上可以說它肇始于文學領域,普及于新聞領域,發達于曆史領域。口述實錄寫作與正常寫作的不同在于作者放棄了叙述的權利。多數口述實錄作品都呈現‘衆聲集納’或‘碎片集納’的狀态,在衆多聲音的協同互補之中多層次、多角度地再現真實世界的廣闊與複雜,展現本真的民生”。在新聞領域,口述實錄往往被歸入新聞報道中的人物專訪類别,是記者通過對人物的采訪,由口述者講述個人親身經曆的新聞事實、表達個人觀點,并終以第一人稱的形式見諸媒體的新聞體裁。有從業者歸納出“四個性”的評判标準:一是選擇人物的典型性,二是保證事件的真實性,三是把握好曆史的代表性,四是挖掘文章的故事性。從哲學的層面來說:“口述曆史所彰顯出來的力量,是人類得以在精神領域不斷發展的力量,展現了人類對于曆史本真及自然王國的向往與追求。口述曆史既是一個了解—認識路徑,同時更是一種叙述—闡釋手段。”回到現實的層面,優秀的口述作品一定具備強烈的問題意識與責任。但無論虛構還是非虛構,都隻是一種觀察事物的立場或路徑,其更大的使命和态度,在于能不能進入當下時代的現場,能不能和現實密切互動,并關聯曆史,回應曆史的拷問。

在文學評論界,學者很早就嘗試用“非虛構文學”概念來涵蓋報告文學、紀實小說、口述實錄體等文體,其較虛構文學的特殊價值在于作者作為參與者或旁觀者的“在場性”,正在進行或者已經發生的“真實性”。這種對于現實感和真實性的拯救,使其迅速吸引大量讀者。非虛構文學借助社會學方法來反映現實,兼具理性和感性的力量,但也由此引發了争議。有學者認為:“社會學介入非虛構文學,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這是好事,但是好事過了頭可能也有問題。非虛構文學寫作者不是要通過寫人去尋找社會意義,或者是尋找标本的意義、典型的意義和新聞的意義,這是社會學寫作的任務,非虛構文學關注人有另外的使命,這種關注可能不是以明顯的抒情方式表達出來的,但對人的命運,對人的存在,必須有關注。”非虛構文學應該“在真實的基礎上,尋找一種叙事模式,并結構出關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義和空間。這是一件非常文學的工作,也是非虛構文學的核心”。非虛構書寫作品中應該有多個聲音、多種觀點,它們之間是一種對話的、辯駁的,甚至互相消解的存在,最終,時代的或事件内部的複雜性被呈現出來。我想,這些要求,在丹燕老師的文本裡都基本做到了,是以,我們有理由确認《獨一無二》的優秀性。學術界的獨生子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學、教育學、醫學、心理學、體育學五個學科,而丹燕老師的書作為一個親切而感性的文本,無疑又增加了文學方式的關注。硬邦邦的資料在丹燕老師的筆下變成了活生生的形象。它文學性的光芒并沒有被社會學的思考所掩蔽,而毋甯說對社會學的文學式通路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張力。與“獨一無二”的時代相反,我們今天的時代,單一性正被解構成漫天繁星,文體也必然會不斷地飄移和異軌,任何單一的文體都很難完足地表現這個豐潤的時代,我們必須用更立體、更融會貫通的方式來表現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這也是當下創意寫作和研究興起的原因。

一個數字和兩個時間

獨生子女的特殊性不僅因為他們是獨生子女政策推行後所出生的一代人,也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

讓我們再從社會學研究的次元來看看《獨一無二》。一個數字和兩個時間立馬讓我精神抖擻起來。這實在是一個影響了中國社會且會持續發生影響的現象,且自己的下一代也位列其中。

從1979年中國誕生首批“獨生子女”,到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結束,全國已有0—44歲的獨生子女人口2億左右。一位學者曾經概括:20世紀70年代末,在中國這個多人口國家發生了兩件具有重大影響的曆史事件,一是改革開放,二是人口控制。改革開放使整個中國社會的面貌煥然一新,人口控制則有效減緩了人口的急劇膨脹。正是在這樣兩種背景下,誕生和成長起來了一代新人——獨生子女。這一代特定人口的成長、發展以及一切與他們有關的現象和問題,也一直為整個中國社會所關注。回顧大陸獨生子女研究所走過的道路,分析這一領域中的研究狀況,探讨與這一代人的成長有關的問題,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一代人的影響起碼在兩代。社會學家已經羅列出了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對獨生子女的關注焦點主要是他們的心理特征、教育方式、社會化過程、大學表現、婚戀生育、社會适應等,而對獨生子女父母的關注焦點則主要是他們的生育意願、居住方式、養老保障以及“失獨”問題等。在這一巨變的時代中同時生活着的兩代人的生命曆程值得特别關注:一是出生于改革開放之際又與改革開放一起成長的一代獨生子女;二是在改革開放時代中生育、養育獨生子女的一代父母。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是一代獨生子女人口從他們的嬰兒期、兒童期、青年期,直到走向中年期一步步成長和發展的40年的話,那麼,這40年同時也是這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們從他們人生的青年期開始,經過中年期,直到走向老年期的40年。

正如專家所分析的,研究“獨一無二”的意義在于:獨生子女的特殊性不僅因為他們是獨生子女政策推行後所出生的一代人,也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親曆了中國40年的高速發展和社會巨變,并和國家一起被揉進全球化興起及至今天又回潮的全過程。泛化來講,大時代變遷的關注焦點集中在成年獨生子女及其相關現象上,比如獨生子女的婚姻角色、親子關系、夫妻權利,等等。盡管目前進入婚姻的僅僅是首批獨生子女,其比重在全部獨生子女中隻是相對少的一部分,但研究者意識到他們身上所展現的問題,在不久的将來會出現在大量更年輕的獨生子女身上。因而,這種提前研究可以較好地指導社會提高認識,做好相應的準備。

此外,雖然目前獨生子女的父母基本還沒有進入老年,但他們的養老問題是從30年前獨生子女誕生時就已經存在的。對于有着深厚家庭養老傳統的中國社會來說,這一問題的研究無法回避。

許多新鮮有趣的觀點

續上關于90後和00後獨生子女的口述記錄,使這份具有社會學意義的文學記錄更具有完整的曆史價值

《獨一無二》中有許多新鮮有趣的觀點。

比如: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做比較(基于80後研究),包括事業成就、社會适應、個性特點、智力發展、社交能力、親子關系六個方面,發現沒有大的差别;比如:放開二胎以後,我們不僅要關注“多養”的問題,更要關注“善養”的問題;再比如:曾經給80後貼上“小皇帝”“自私”“冷漠”的标簽,但随着80後志願者登上曆史舞台,又反轉為自信滿滿贊譽有加的正面形象和光明象征。

學者提醒:既要防止“本代自戀症”,又要防止“逐代阿谀症”。我也是以想到前不久出現的“奔騰吧,後浪”的網絡澎湃。寫序之時,正好看到哔哩哔哩網站舉辦的2020—2021跨年晚會,UP、跨界、混搭、出圈,高科技、二次元,人工智能、時尚炫酷,完全讓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有人說:技術有進步,文化是沒有進步的,隻能說這是一個在文化意義上不同于過去的新時代。也是以,我寄希望于丹燕老師有時間能再續上她關于90後和00後獨生子女的口述記錄,使這份具有社會學意義的文學記錄更具有完整的曆史價值。相比較作為傳統尾聲的80後,他們是真正在改革開放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全球化、文明陽光、物質富足、國際視野、遊戲動漫、創意産業、知識經濟、中國崛起、網際網路資訊時代。同樣是計劃生育的産物,但他們的眼界、知識、财富,獨立、自由、開放多元、追求與衆不同的價值觀,恐怕是他們的80後哥哥姐姐們所無法比拟的,或許,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特質更值得作為“獨一無二”一代的标本,擔當“獨一無二”的大名。再說這一代獨生子女和上一代非獨生子女沒有很大差别,恐怕我不會同意。

智庫聲音·解放日報

通向一個開放的未來。視覺中國供圖

任何研究都有一個從混沌無知到靜态清晰,再到動态變化、開放多元的過程。《獨一無二》的價值不僅在于它洞見了中國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曆史現象,而且用“非虛構”的方式鑿穿了文學和現實的秘道,通向一個開放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