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茄在衆多蔬菜中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因為它既可以當做蔬菜吃,又可以當做水果吃,夏季是蕃茄的上市旺季,備受男女老少的喜愛,無論是直接生吃,還是熬湯、涼拌、熱炒,都非常美味可口。

酸酸甜甜的味道能刺激味蕾,增強食欲,而且蕃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B2以及膳食纖維素,既健脾開胃,對皮膚又有滋養作用。
适當吃蕃茄有哪些好處?
1、對皮膚有益
蕃茄中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番茄紅素可以修複受損的皮膚,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蕃茄中含有豐富的生物素和維生素C,包括膠原蛋白在内的蛋白質,也能修複受損的皮膚細胞,延緩肌膚衰老。
無論是生吃蕃茄還是榨成汁塗抹在面部,都可以起到不錯的護膚美白效果。
2、保持骨骼健康
蕃茄中含有大量的鈣質和維生素,這兩種營養素對于骨骼和骨骼組織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蕃茄中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兩種礦物質——鎂、鉀。
鎂元素可作為降鈣素的輔助因子,降鈣素是一種将鈣質從血液中從定向到骨髓的激素;鉀是另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可放置骨骼中鈣質的流失,具有保持骨密度的作用。
3、降低中風風險
番茄紅素是現代臨床醫學所發現的一種營養元素,具有抗炎殺菌和抗凝血的特性,可以防止和清除動脈血管斑塊的凝聚,降低動脈損傷後中風的風險。
蕃茄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甲元素,可降低膽固醇水準和血壓,有效預防心髒病的發作,中風以及其他心髒相關問題的出現。
4、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血壓增高主要是血管持續收縮造成的,特别是發生了粥樣硬化時,會變得更加危險,而分期可以有效防止血管的硬化,另外,番茄所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可以幫助腎髒排鈉功能,進一步降低高血壓發生的危險。
5、養胃護胃
蕃茄裡面有許多酸性物質,比如蘋果酸、檸檬酸等等,這些有機酸對胃部有許多好處,不但能夠讓胃液分泌得更多,還能夠讓胃酸的濃度增加,除此之外還能夠讓胃腸道的功能變得更強悍。
如果患有慢性胃病,經常吃一些蕃茄,也能夠更快的恢複健康。除此之外,蕃茄裡面的纖維素還能夠提高胃部的消化功能,避免積食和便秘的出現。
關于蕃茄的搭配禁忌,你了解多少?
1、不能與蕃薯同食
蕃薯的養生功效并不比蕃茄小,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多種微量元素是公認的長壽食品,功效如此強大的兩種食品卻不能同放在一起吃,原因是主要是由于蕃薯中的澱粉含量很高,在人體中出現發酵反應後産生出酸性物質。
這種物質與蕃茄中的果膠發生實體反應容易引起腸胃方面的不适,如反酸、燒心、腹脹等,是以蕃薯與蕃茄不能同食。
2、不要拌白糖食用
蕃茄拌白糖是一道簡單、友善又開胃的夏季食品,備受小孩子的喜愛,不過部分人食用後會出現一些不良症狀,有腹痛、腹瀉,因為白糖裡面有一種叫甜食螨的東西,最愛吃糖,麥芽糖、糖漿就這樣被人連同食物一起吃進肚子裡,導緻病人出現腹痛、腹瀉,甚至有可能誘發腸道潰瘍。
是以,蕃茄拌白糖這樣的食用方式最好減少,如果實在愛吃,不如将白糖換成蜂蜜,美味又健康,養生效果翻倍。
3、不宜和魚肉同時食用
食物中的維生素C會對魚肉中營養成分的吸收産生抑制作用。蕃茄中的維生素C會對魚肉中銅元素的釋放産生抑制作用。
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易産生可刺激胃粘膜形成不易消化的鞣酸物質,使人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4、不宜和黃瓜同時食用
因為黃瓜中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其他蔬菜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而蕃茄是典型的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
如果二者一起食用,我們從蕃茄中攝取的維生素C,再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根本達不到補充營養的效果。
吃蕃茄的3大注意事項
1、空腹時不宜食用
番茄含有大量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與胃酸發生反應,凝結成不溶解的塊狀物,這些硬塊可能将胃的出口幽門堵塞,引起胃腸脹滿、疼痛等不适症狀。
2、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
青番茄含有生物堿甙(龍葵堿)其形狀為針狀結晶體,對堿性非常穩定,但能夠被酸水解。是以,未熟的青番茄吃了常感到不适。
輕則口腔感到苦澀,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中毒現象。特别是當青番茄開始腐爛時,其龍葵堿就會被破壞。而青番茄變紅以後,就不含龍葵堿了。
3、服用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血藥物時不宜食用
番茄含維生素K較多,維生素K主要催化肝中凝血酶原以及凝血活素的合成。維生素K不足時,會使凝血時間延長造成皮下和肌肉出血。
延伸——如何挑選蕃茄?
從外觀上來分辨:
通常,經過催熟的`蕃茄果實着色特别均勻,整個果實紅色較深,表皮沒有細微的白點,摸上去手感較硬。
自然成熟的蕃茄果實頂部圓滑,不突出,蒂部較硬,略帶青色;未熟透的果實,用手拽出蒂部時,凹陷一處明顯有細微果肉帶出狀,而非圓滑狀。騰
從果實内部觀察:
将蕃茄掰開後,催熟的蕃茄少汁,肉與汁一體,結構不明顯:自然成熟的蕃茄多汁,籽粒完整、籽與果肉可明顯區分。
口感的差別:
催熟的蕃茄果肉硬而無味,口感發澀,做熟以後果肉基本保持原樣;自然成熟的吃起來稍硬但質地比較“沙”,酸甜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