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印度占領後,錫金百姓為何不再追求複國?

作者:溫度專欄

國家被滅亡後,故國的群眾往往會升起複國的念頭,希望能夠重建國家。

這也是很自然的,不僅符合百姓的需求,而且在情感上也是很合理的。

而且即便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比如曾經的以色列,就一直在為複國努力。

比如日本的沖繩,當地百姓仍然在為恢複琉球故國而努力。

再比如西北非的西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國,即便政府和國民流亡他國幾十年,至今都在為獨立而奮鬥。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是有很多。

被印度占領後,錫金百姓為何不再追求複國?

可以看到,對于一個獨立的民族,曾經建立過自己文化和國家的百姓來說,複國是最能展現一個民族的精神的事情。

但是這種事情也有例外,比如我們的南亞鄰國錫金。

雖然曾經也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在被印度滅亡後,卻沒有掀起複國運動。

尤其是錫金的老百姓,更是老老實實地當起了印度百姓。

這種情況是很難讓人了解的,難道他們對故國不懷念嗎?

或者說,難道民族精神,以及對文化的傳承,對民族的傳承,對祖先的負責,都不能讓他們萌生複國的念頭嗎?

被印度占領後,錫金百姓為何不再追求複國?

錫金在古代曾經是大陸的藩屬國,臣服于中原王朝。

後來英國人來到後,就吞并了錫金,二戰結束後,錫金獲得獨立。

但是錫金這個國家太小了,夾在印度和中國兩個大國之間,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

更要命的是,錫金與印度接壤,且地勢與印度很相似,不像與大陸那樣,存在着巨大的地勢阻隔困難。

是以,對于這個小國家,印度直接出兵吞并了錫金。

1975年,印度直接出兵控制了錫金王宮,廢黜國王,并操縱錫金全民投票,将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被印度占領後,錫金百姓為何不再追求複國?

可以說,當時的印度非常的野蠻,為了吞并錫金,對錫金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蠶食和非法支配。

錫金作為小國,自然是無力對抗印度,而當時其他大國,也為了遷就印度或避免與印度發生沖突,對此也持着預設态度。

錫金被吞并後,當地的反抗勢力可以忽略不計,除了皇族人員流亡國外,繼續反抗外,其他普通人就像沒事兒人一樣。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有幾點:

被印度占領後,錫金百姓為何不再追求複國?

第一、印度的控制過于強力

印度雖然經常被我們嘲諷,但是不得不承認,有時候魯莽也是一種勇敢。

印度在對待領土這種事兒上,從來都不會因為顧忌國際批評和招來打擊而畏首畏尾。

相反,面對領土問題,印度一直都很強硬,向來不會輕易放棄。

在控制錫金的過程中,印度很早就派兵進入,後來更是直接蠻橫地控制了錫金的政府機構。

現在,錫金地區的政府各部門以及各暴力機關,完全由印度人掌控,對錫金的控制是很強力的。

被印度占領後,錫金百姓為何不再追求複國?

第二、錫金人口較少

錫金面積不大,人口也非常的少。

錫金面積約為0.7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就60多萬,甚至都比不過大陸的一個縣。

要明白,反抗是需要力量的,而人口是必不可少的。

錫金這麼一點人,根本就組織不起來多少反抗力量。

況且,他們面對的還是擁有數十億人口的印度。

是以,錫金人即便想反抗,也是有心無力,幹脆就直接躺平了。

被印度占領後,錫金百姓為何不再追求複國?

第三、印度照顧錫金百姓

雖然吞并錫金的時候非常野蠻,但是印度人其實還是很聰明的。

在控制錫金之後,印度人為了讨好錫金百姓,安撫當地群眾。

在很多方面給予錫金百姓優惠,還給了當地大量的補貼。

是以,錫金在印度的扶持下,當地生活水準整體上來說要比錫金時期好得多。

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自然就不太願意鬧騰了,誰跟自己的好生活過不去呢?

被印度占領後,錫金百姓為何不再追求複國?

對于老百姓來說,什麼愛國,什麼複國,都顯得太過于遙遠,又毫無希望,自然就不會有人熱衷于搞獨立了。

對于攤上印度這麼鄰國,錫金百姓除了妥協,還有什麼用呢?

難道真的用幾十萬人去對抗十多億人嗎?

是以錫金複國,對于老百姓來說,是不用考慮的一件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