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工廠]中國和[工業強國]德國,差距如何?

作者:歷史時空

中國今年提出共同富裕,要在多個層面進行整改,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而共同富裕背後有一個重要理念,就是把經濟重心從網際網路移回實體經濟,用一句更直接的話來說制造業不能丢。

那麼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跟常年被視為全球工業典範的德國相比,兩國之間有什麼樣的差距呢?

[世界工廠]中國和[工業強國]德國,差距如何?

兩國機械裝置資料出口對比

從兩國在機械裝置出口資料上的表現看起,在這個領域德國是全球長期領先者,但2020年大事發生了,中國出口在全世界占比達到15.8%,德國是15.5%。

[世界工廠]中國和[工業強國]德國,差距如何?

德國的“中國威脅論”

當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機械裝置供應商,這事情本身很振奮人心,但兩國在資料公布之後的反應更有意思,德國貿易投資總署發出了一份研究報告内容,說德國在機械裝置出口方面可能将長期落後給中國,還說2020年中國在機械制造的28個領域中,已經有16個領域領先德國,包括閥門裝置材料處理,加熱和冷卻技術,采礦機械。

從這份報告可以看出德國憂心忡忡,認為中國已經踏上領先他們的道路,那中國又是什麼反應呢?

中國政府的反應

中國官媒釋出了一篇文章讨論德國制造是不是真的怕中國制造,這篇文章認為德國誇大了中國的威脅。

[世界工廠]中國和[工業強國]德國,差距如何?

舉例來說德國媒體說中國正在制定工業标準,德國公司已經被甩在後面,但事實是國際标準化組織的領頭羊還是德國,文章還說德國制造實力依舊雄厚,目前的中國還需要戒驕戒造,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兩邊互誇的狀況呢?

其實這是國與國之間的競争常态,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中美貿易戰時期,當時美國也流行捧中論調,拉高中國在科技和軍事上對美國的威脅,而中國同樣也發文反駁,現在在制造業上也是一樣,剛才提到的官媒文章就認為,這是西方國家的中國威脅論,想要塑造對中國的競争格局,在國家競争意識形态之下,兩國制造業真正實力對比又是如何呢?

中國制造業與德國的差距

從另外一個資料可以看出端倪,就是全球制造業口碑排名,這份資料評比的是尖端技術工業設計和安全标準這類項目,剛才提過中國機械裝置出口是全球占比第一,但在口碑排名上在排不進前10,而德國則是拿下第1名,超過英國,瑞士,美國和日本,這其實也凸顯出目前主流的觀點,中國長年來憑借廉價勞動力龐大的市場和優惠政策,成為世界的工廠。

但在産品品質上卻仍落後德國,歐洲最大的工業協會德國機械裝置制造業聯合會高層就給了相當中肯的評論,他以塑膠加工機械裝置來說假設中國制造的價格是2.5萬歐元,那德國制造就要10萬歐元,不同的價格背後是不同的技術和服務,而目前中國機械專攻中端産品可以滿足亞洲新興國家的需求,但德國的強項是高端産品,提供行業尖端客戶定制化的服務,雖然看起來中國目前在技術上還落後德國,但要彌補技術差距不是難事。

德國制造業崛起之路

這如果我們回到1890年代,會發現德國崛起的故事,讓人有點眼熟,1896年有一本書在英國造成轟動,叫做【德國制造】這本書警告英國德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而且跟英國企業家比起來德國人經商手段更激進,仿冒,低價競争樣樣來,本來以自家商品自豪的英國當時市場上卻是滿滿的德國産品,為何英國對德國會如此忌憚?

[世界工廠]中國和[工業強國]德國,差距如何?

原因在于1860年代以前還沒統一成帝國的德國就靠着模仿英國貨的山寨品在市場大撈特撈,英國在1887年通過商品标示法,要求所有德國貨都要辨別【Made in Germany】消費者才會知道這是品質低劣的德國産品,當時沒有英國人能料到德國在短短時間就成為工業大國,【Made in Germany】很成為了榮耀的象征。

德國制造業崛起的原因

之是以德國進展如此快速,是因為投入大量國家資源到基礎科學研究和教育,這步驟得足夠紮實到現在德國都還在享受它帶來的好處,而今年中國确實有不少人提出德國路線是值得仿效的方向,而且德國許多大型企業在中國市場長遠來看肯定能對中國工業水準提供巨大幫助,不過中國制造業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比起技術差距難解的多,甚至短期内恐怕還很難解決。

中國制造業藍領用工荒的原因

在中國隻有30%的勞工擁有高中以上的學曆,在中等收入國家裡面算是相當低,對于想要提升制造業技術的中國來說,這是目前和德國最大的差距,乍看之下這個問題似乎不難解決,隻要有更多的高等技術學校就行了。

[世界工廠]中國和[工業強國]德國,差距如何?
[世界工廠]中國和[工業強國]德國,差距如何?

低薪問題

但關鍵就在于【年輕人根本不想進制造業】,有一份針對全中國技校學生的民調,其中竟然有高達64%的人說他們未來可能不會去工廠工作,背後原因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實際上的低薪問題,而且社交圈相對小。

社會觀念問題

另外一個是跟社會風氣固有思維有關,中國社會對藍領工作總是帶有一分瞧不起,相對來說許多人都會認為白領工作比較好,雖然工資比較低。

比如我們來看一個故事,一位20歲的中國年輕人小範最近接受媒體采訪,他是一個受過訓練的機械技師畢業于技術學校,但他沒有到工廠工作而是選擇在電子煙店當店員,當了兩年之後辭職現在在家裡躺平,父母則憂心忡忡的到處幫他找工作。

為什麼小範明明有一技之長會選擇躺平呢?他說自己的确有很多同學在沿海省份的工廠做一些技術相關的工作,但在小範的這些同學拼死拼活的隻有1萬人民币的月薪,而且前景黯淡,根本不敢想要在大城市買房,努力帶來的成果如此卑微,于是他選擇躺平不跟大家競争了,小範的故事在中國并不是特例,而這就是目前中國制造業最難解的問題技術勞工嚴重短缺。

德國制造業強大的原因

反過來看看德國的狀況剛才說過,德國以前對基礎科研和教育的大量投入造就後來的,以下我們就要來談談德國享譽全球的技術教育。

教育制度

德國勞工之是以專業強就是因為他們的教育制度,他們有一個特殊學者叫做【職業訓練】在德國幾乎所有職業都會有相對應的職業訓練種類超過300種,從飛機機械師到煙囪清潔勞工都有。

一般來說參加職業訓練的學生每周都會花1到兩天在學校上課,3~4天在公司上班,而且是有薪資的,1個職業訓練課程大概要花三年,三年後考試通過才能拿到這份工作的資格,一般而言學生在拿到資格後就會留在原公司工作,沒有畢業即失業的問題。

[世界工廠]中國和[工業強國]德國,差距如何?

就是這套體系讓德國制造業有更多的高技術勞工,崇尚技校的傳統也讓參與職業訓練的學生比去讀大學的還要多,不過這裡要補充一下,德國今年也開始出現文憑崇拜的問題引起社會不少擔憂,不過整體來說這些量多質精的技術勞工就是德國制造業的基石,總結來說中國憑借着人口和市場的優勢在制造業領域站穩腳步從低端産品開始做起現在已經提升為中端産品的王者,世界最大的機械裝置出口國,但在高端領域中國和德國仍有技術上的差距。

[世界工廠]中國和[工業強國]德國,差距如何?

而要彌補這段差距,真正的難度或許不在技術而在教育與觀念,事實上中國政府也在重視這件事,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訓示強調,要穩步發展職業大學教育,建設一批高水準職業院校和專業,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适應性,加快建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至于前面提到的國際競争格局要留意的是中國與德國并非二進制對立這麼單純,事實上中國跟美國也一樣在意識形态的競争和國家重點産業的對立之外,還有經濟的互相依賴。

展望未來

雖然德國擔心中國在制造業上達到完全超車,中國卻也是德國的重要市場以及諸多大企業的合作夥伴,可以想象未來世界的局勢會更加複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