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南亞的華人是不是東方猶太人?

作者:溫伯陵的煙火人間

一、

在蒸汽輪船出現以前,人類要出海貿易,必須利用季風和洋流。

人類能去哪裡,要看季風和洋流去哪裡。

大西洋的季風和洋流能貫通歐美非洲,是以歐洲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漂到北美洲捕撈鳕魚,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更是發展出歐美非三角貿易,開啟了殖民世界的時代。

而東亞的季風和洋流分兩路,一路是橫渡太平洋到美洲,另一路是到東南亞。

但是在人類認知不發達的年代,想橫渡太平洋到完全陌生的美洲,顯然是天方夜譚,基本不可能做到。

于是中國商人出海貿易,最佳選擇便是利用季風和洋流到東南亞,然後做為中間商,要麼收購貨物運回中國販賣,要麼轉賣給阿拉伯商人,讓這些阿拉伯商人做二手中間商,把商品賣到歐洲。

東南亞的華人是不是東方猶太人?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商人在唐宋年間,便開始在東南亞地區活動。

宋朝學者朱彧在《萍洲可談》裡說:“北人過海外是歲不還者,是謂住番,并有十年不歸者。”

所謂住番和十年不歸,其實就是中國人移民東南亞了,不過那時候中國的人口較少,移民數量不大,這些移民基本和土著女性結婚生子,融合到東南亞土著人口中了。

到了明朝中後期,随着大航海貿易的程序,華人移民東南亞的速度開始加快。

1596年,荷蘭人到爪哇時就發現:

“中國人村莊有很精美的住宅,村落用結實的栅欄圍起來。中國人多是商人,但也有中國人是種植胡椒和水稻的農民。”

農商結合,華人移民在東南亞生活的很滋潤。

19世紀,全世界人口大爆發,中國人口也飙升到4億。

人口數量暴增,土地數量的增長卻有限,不可避免地出現“人多地少”的沖突,于是中國人開始自己找出路。

北方人靠山吃山,有的拖家帶口去東北“闖關東”,有的去“走西口”做生意,福建和廣東人則靠水吃水,離開故土“下南洋”去了。

由于福建和廣東的移民人口數量龐大,他們到了東南亞以後,不必再和先輩們一樣改名換姓,而是根據祖籍地域聚居在一起,分成潮汕人、廣府人、閩南人、客家人等等,建立起大量華人農村。

于是呢,東南亞的華人移民開始家族化和鄉土化,繁衍出近代東南亞華人這個龐大的群體。

東南亞的華人是不是東方猶太人?

二、

華人移民東南亞以後,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逐漸形成穩定的人際關系和貿易網絡。

歐洲殖民者也發現了這一點,開始利用華人。

因為歐洲殖民者是帶着槍炮而來的,能征服東南亞國家的土地和民族,但由于人口太少,治理起來就比較困難,想做為殖民地進行經濟剝削更是難上加難。

要達到目的,歐洲殖民者必須尋找盟友,一起發财的同時,順便做他們的白手套。

華人穩定的人際關系和貿易網絡,正好契合了歐洲殖民者的需求,屬于拿來就能用的趁手工具。

歐洲殖民者尤其滿意的是,相比東南亞土著來說,華人也是人口稀少的群體,隻有社會關系卻沒有社會基礎,和華人結盟根本不怕華人背叛,甚至反客為主在背後捅刀子。

而華人移民是求财的,也需要強硬勢力的保護,并且提供安全的經商環境。

于是雙方一拍即合。

有槍炮的歐洲殖民者,成為東南亞地區的最高層,有社會關系的華人,成了東南亞地區承上啟下的中層,那些原生的土著則階層掉落,成了東南亞地區的最低層。

至此,東南亞地區基本形成泾渭分明的社會結構。

既然是結盟,肯定有具體的分工,總體來說,歐洲殖民者向華人配置設定了貿易中介權和包稅權。

以印度尼西亞為例。

華人利用人際關系和貿易網絡,一方面低價向土著收購農産品,然後轉賣給荷蘭殖民者,供其運回歐洲銷售,另一方面購買荷蘭和其他歐洲殖民者的工業品,然後轉賣給土著居民。

這樣在兩頭買賣,價差便是華人的利潤。

包稅權是荷蘭殖民者對各種稅收和專賣,采取招标承包的辦法,給出價最高的商家承包,但在實際招标的過程中,華人基本是唯一的投标人。

于是印度尼西亞各地的農業稅、商業稅、進出口稅、賭場稅、鴉片稅等等,都由華人承包下來,按照中标的數額上交荷蘭殖民者,剩下的便歸自己所有。

理論上,承包稅收是正經生意,但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包稅人想賺到豐厚的利潤,必須用一切手段壓榨,才能在納稅人身上榨到足夠的油水,滿足上層殖民者的名額,也滿足自己的利益。

于是在印度尼西亞,實際上形成荷蘭殖民者和華人越來越富、土著居民越來越窮困的局面。

東南亞的其他國家也差不多。

是以在1804年的時候,馬來西亞的華人有五六千,其中一半的人有房産土地等産業,即便是從事捕魚、農業、木匠等職業的華人,也能在市場上得到豐厚的收入,遠超同層次的土著。

到了1900年左右,越南華人幾乎壟斷了大米和日用消費品的流通,資本總和相當于越南零售業的三分之二,而印度尼西亞的華人壟斷了制糖業,他們開辦的糖廠占印尼所有糖廠的95%以上。

殖民者之是以願意讓渡利益,主要原因是轉嫁沖突。

因為向華人讓渡了利益,殖民者便不用髒自己的手,穩固統治賺取利潤的同時,還可以向土著表達一種意思:“你們過的這麼慘,都是華人剝削導緻的,和我們沒關系。”

在這樣的配置設定模式下,有些土著對華人的感官并不好。

不過歐洲殖民者才是東南亞地區的唯一統治者,華人和土著都屬于被統治階層,屬于同病相憐的階級兄弟,是以在整體族群的概念上,土著和華人的關系也不差。

也可以說,在歐洲殖民者統治時期,土著和華人的階級問題,掩蓋了經濟問題。

東南亞的華人是不是東方猶太人?

三、

二戰結束以後,東南亞各國的局勢發生了大變化。

随着反法西斯戰争的勝利,第三世界的國家和人民受到鼓舞,出現強烈的反殖民浪潮,于是英法荷等歐洲殖民者的殖民地被拆分,傳統的殖民勢力表面上退出東南亞,東南亞各國獲得表面上的獨立。

國家獨立了,但取代歐洲殖民者做統治者的,自然不是人口占少數的華人,隻能是人口占多數的土著民族。

那些東南亞的國家,原本是三角型社會結構,歐洲殖民者是統治者,華人和土著是被統治者,現在随着歐洲殖民者的退出,三角型社會結構變成華人和土著的二進制型社會結構。

這種社會巨大變化的後果,便是華人和土著的階級友誼破裂,轉化成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

而華人做為被統治者,偏偏還掌握了大量的社會财富,其規模遠比20世紀初期更龐大。

在菲律賓,華人控制了零售業的40%、米業的80%、煙草業的70%、金融業的80%,資本占菲律賓資本總額的20%。

在馬來西亞,華人壟斷了銀行、百貨、旅館、劇場等服務性行業,擁有四分之一的橡膠産業,此外華人的外貿額占馬來西亞外貿總額的80%。

在泰國,從對外貿易到農村零售,幾乎都掌握在華人手中,七大銀行有五家是華人的。

在印度尼西亞,華人經營的商業機構有19萬家,遍布鋼鐵、水泥、金融、農業、紡織、餐飲等領域,是極其重要的一支商業資本力量。

掌握了這麼雄厚的資本,華人的人口是多少呢?

很少,普遍不到各國人口的5%,更有甚者隻有1%的人口規模。

華人這麼少的人口,這麼雄厚的資本,還是被土著民族統治的群體,簡直就是小兒懷金行于鬧市,招人恨啊。

于是東南亞各國為了重塑國家的民族性,也為了重新配置設定社會财富,便不約而同的推出限制華人商業、扶持土著資本的政策。

菲律賓出台一些列菲化法律,規定公共菜場隻有菲律賓人才能營業,強迫華人商販退出菜市場,新成立的銀行董事會必須有三分之二的菲律賓公民,外僑進口商必須将一半貨物平價轉售給菲律賓商人。

印度尼西亞推出“堡壘政策”,禁止華人在縣以下地區經商,将華人用數百年建立的貿易網絡連根拔起,導緻數十萬華人失業。

這些東南亞國家的政策,基本都是針對華人的。

而且由于華人以中文為紐帶,組建起非常多的社團和幫派,東南亞國家在限制華人經濟規模的同時,也出台限制華文學校的政策,不允許華人說祖先傳下來的母語,準備一舉拆分華人的人際關系。

是以二戰結束後的20年間,除了極少數上層富豪以外,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都被欺負的非常狠,慘淡經營罷了。

東南亞的華人是不是東方猶太人?

四、

就這樣到了20世紀60年代,那些東南亞國家也折騰的差不多了。

正好美國卷入越南戰争的漩渦,為了友善就近擷取戰争物資,也為了轉移國内的落後産業,便開始向越南周圍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進行産業轉移。

這些東南亞國家,順利坐上經濟直通車。

但美國進行産業轉移是一回事,東南亞的國家能不能接住是另一回事。

這些國家的上司人看了一圈發現,華人的經濟基礎不錯,人又勤勞肯幹,想接住美國的産業,還得依靠華人啊。

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外資進入東南亞國家,首選也是和懂經營的華人資本合作,合資開辦工廠或者跨國公司的子公司。

于是被打壓拆分了二十多年的東南亞華人,在六十年代後期又重振旗鼓,成為二戰後新政權的輔助階層,以及國際資本和東南亞國家的中介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郭鶴年等華人富豪,在原有的經濟基礎上逐漸崛起,進入世界富豪的第一梯隊。

當然了,既然是和新政權合作,那麼出現商人和政客勾結的事,也是在所難免的,因為不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我們就不多說了。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

一方面是華人重新占據了相當份額的經濟産業,那麼做為東南亞國家的少數人口,顯然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曆史已經給過教訓了。

于是那些在曆史的程序中經商成功的富豪,不再和前輩們一樣,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借助經濟全球化的東風,在世界各國布局産業,打爛了一坨還有另一坨,随時可以潤。

比如郭鶴年的産業就不都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中國、印尼、澳洲等國家,都有他的産業。

至于中下層華人,基本都是三四代移民了。

他們對大陸祖籍的記憶已經模糊,為了避免可能到來的危險,便加入居住國的國籍、改信伊斯蘭教和天主教、學習英文和方言等等,主動開始民族融合。

另一方面,沒有徹底同化卻又被認為富可敵國的華人,在某些國家遇到社會危機和經濟危機的時候,便又成了政府轉移沖突的工具,而受害者幾乎都是經濟實力不強的中下層華人。

于是在二十世紀後期,東南亞國家的反華運動屢次爆發。

規模最大的有兩次。

八十年代後期越南驅逐百萬華人,造成華人多年積累血本無歸的悲劇,九十年代後期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的重創,印度尼西亞的民怨沸騰,政府便挑動排華,導緻數十萬華人慘死。

華人原來是歐洲殖民者轉移沖突的工具,現在成了東南亞國家轉移沖突的工具,真是應了那句話:

民變在即,便掠之于商。

從這個意義上講,東南亞華人的命運,和猶太人是一樣的。

東南亞的華人是不是東方猶太人?

五、

曆史上猶太人的命運悲慘,除了放高利貸遭人恨以外,最大的問題是,猶太人的背後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東南亞的華人總是被針對,本質上也是因為背後沒有強大的祖國支援。

1740年的時候,印度尼西亞爆發屠殺萬名華人的“紅溪事件”,荷蘭殖民者擔心影響東印度公司和中國的貿易,便在第二年派遣使者和中國修好。

乾隆皇帝卻說:“莠民不惜背棄祖宗廬墓,出洋謀利,朝廷概不聞問。”那意思就是,這些人不是中國的耗材,你們殺就殺了吧。

東南亞華人做依附于歐洲殖民者的中介商,實在是逼不得已,沒辦法,但凡清朝給力一些,東南亞就是華人的天下了。

是以東南亞的華人也清楚,祖國強大,自己才有地位。

近代中國淪落,東南亞華人很有危機感,紛紛出人出錢支援祖國。

比如抗戰剛爆發,陳嘉庚便成立“馬來西亞新加坡華僑籌赈祖國傷病難民大會委員會”,親自出任主席,籌款1000萬新加坡币,送回大陸支援抗戰。

到了改革開放的時候,東南亞的華人富商紛紛回國投資,帶來大量外彙和産業,這裡面肯定有分散危機的意思,但回報祖國的情懷,肯定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老一輩華人其實是熱愛祖國的。

現在中國的國力起來了,對東南亞那些依然熱愛祖國的華人,肯定也是有力的支援,等将來中國走向世界的時候,這些東南亞華人也是一支重要的統戰力量。

到時候祖國和海外華人一起進步,總不能辜負了他們這麼多年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