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JayBelsky)提出:“一個孩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嗎?

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Jay Belsky)提出: “一個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會嘗試不同的性格政策,也就是早期在生存環境中形成的反應政策,然後根據外界的回報,最終選擇其中一種, 發展成自己的性格。這個過程,就像生物基因的進化一樣,是一個人性格基因的進化。”

我就曾經親眼看見過一個孩子的性格是怎麼進化出來的。

我認識一對剛有孩子夫妻。這個寶寶的爸爸在IT行業工作,媽媽在做電商創業,夫妻倆都很忙。寶寶的媽媽經常一看見我就特别高興地說:“你能幫我看一下這家夥嗎?我有個重要的電話要打。”

等我點頭答應之後,她就立刻到一邊去打電話了。一開始,寶寶一看媽媽離開就會哭,但他媽媽總回頭皺着眉說:“不要哭,媽媽有重要的事情!”

等過了一陣子,媽媽終于打完電話回來,寶寶開心極了,手舞足蹈地歡迎她。可是她既沒有抱抱孩子,也沒有笑臉相對,而是繼續想着她生意上的事情,面無表情、心不在焉推着嬰兒車往前走。

這個可憐的寶寶,媽媽離開時,他的哭泣毫無作用,媽媽回來時,他的快樂也得不到回應。終于在多次嘗試失敗之後,他選擇了另外一種政策,就是在媽媽離開和回來的時候都無動于衷,減少自己的情緒反應,因為隻有這樣,寶寶的心理損失才會少一些。這個寶寶就這樣進化出了對别人不抱指望的性格。這樣的性格,在心理學上叫作回避型依戀風格,它可以保護孩子,讓孩子在冷漠的環境下仍然可以長大。

可是,一個人一旦進化出回避型的性格基因後,往往會在長大以後也一樣采取回避政策,對人既冷漠又疏離:明明喜歡一個人,卻不敢抱有任何期望,不主動建立聯系,甚至不敢接受對方的表白,最終會失去機會。

難道他們真的不需要愛嗎?不是的,恰恰是因為曾經需要愛的自我受到了忽視,導緻他們不再輕易對愛抱有期待。由于他們的性格基因是在缺乏愛的環境裡進化出來的,是以就算他們成年後的環境可以提供足夠的愛了,他們還是會表現得不能适應。

一個人的性格政策,是在兒時的環境中,自我可以做出的最優選擇。這些選擇慢慢就形成了孩子的性格。

那孩子在多大能夠形成依戀風格的類型?有研究表明,在2歲左右就已經能夠表現出是回避型依戀風格還是安全型依戀風格了。

這也就說明了生命的前1000天是孩子的一生性格的底色,同時也強調了0-3歲的重要性,它将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石,這呼應了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經典名言“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

為了孩子一輩子的幸福,寶媽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嗎?當寶寶有需求的時候,例如哭了,此時照顧者滿足了他的需要,那麼有助于幫助寶寶建立起對人的信任,這樣寶寶長大以後就能夠發展出更好積極的、良好的品質,例如有一個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社會适應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為孩子一輩子的幸福感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JayBelsky)提出:“一個孩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JayBelsky)提出:“一個孩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JayBelsky)提出:“一個孩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JayBelsky)提出:“一個孩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JayBelsky)提出:“一個孩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JayBelsky)提出:“一個孩
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會受到父母性格的影響嗎?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JayBelsky)提出:“一個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