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不以山海為遠的友好鄰邦-東帝汶

作者:中國商務新聞網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不以山海為遠的友好鄰邦-東帝汶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 肖建國

東帝汶是位于東南亞地區東南端的小島國,處于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彙點,地理位置獨特。它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曆經風雨坎坷和戰火洗禮,在本世紀初獲得獨立。它也是被聯合國認定的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涅槃重生,國家發展既面臨繁重任務,也賦有巨大活力。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不以山海為遠的友好鄰邦-東帝汶

曆史上的東帝汶一直是與中國隔海相望的好鄰居。中國古籍記載,早在13世紀南宋時期雙方就有通商往來,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曾造訪過帝汶島。兩國人民的友誼可謂源遠流長,綿延不斷。近代以來,東帝汶接連遭受外來勢力的殖民與壓迫。為了争取獨立和解放,東帝汶付出了巨大犧牲。中國堅定支援東帝汶追求獨立與解放的正義事業。2002年5月東帝汶獲得獨立,中國是最早承認其獨立并與之建交的國家。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不以山海為遠的友好鄰邦-東帝汶

建交以來,中方始終視東為友好鄰邦,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加強,經貿合作不斷發展。2014年,前東獨立運動領袖、時任總理夏納納通路中國,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分别與之會見會談,雙方對外宣布建立睦鄰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夥伴關系。2017年,兩國簽署備忘錄,東加入中國“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并連續兩屆出席在華舉辦的高峰論壇。中國和東帝汶在基建、農業、衛生、教育與維和等領域開展廣泛合作,中國幫助修建的“一(電)網”“一路”“一港”便是雙方共建“一帶一路”的典範。近年來,雙邊經貿關系保持穩健發展,形成了以雙邊貿易為核心、以工程承包為亮點、以發展援助為支撐的互利共赢新局面,中國成為東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不以山海為遠的友好鄰邦-東帝汶

建交以來,兩國始終患難與共,守望相助。中國積極支援其戰後重建與恢複,援建總統府、外交部辦公大樓等地标建築,連續多年派遣援外醫療隊。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東政府向我災區捐款50萬美元,這是作為最不發達國家的東帝汶首次向外國捐款。2020年東帝汶出現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傳播,中國第一個向東伸出援手、第一個派出包機緊急馳援抗疫物資。中方迄今共向東提供了20萬劑新冠疫苗以及15批次抗疫物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些彼此的援助反映出兩國間披肝瀝膽式的真情實意。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不以山海為遠的友好鄰邦-東帝汶

今年恰逢中國和東帝汶建交20周年。雙方應以此為契機,登高望遠、規劃未來。應秉承友好傳統,深化互利合作,攜手共同發展,推動雙邊關系邁向未來。

“嘤其鳴矣,求其友聲”。中國和東帝汶同屬亞洲,擁有相通的亞洲文化傳統,擁有深厚的曆史淵源,擁有争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相似經曆,這些在過往即凝結了我們之間的友誼,也是今後我們圖謀兩國發展的寶貴财富和基礎。雙方應精心呵護與珍惜,弘揚友好,平等相待,互學互鑒,彼此照顧各自的核心利益與關切,深化戰略溝通和政治互信,拉緊人文紐帶,加強高層互動,夯實民意基礎。在當今亂雲飛渡的世界中,做實做牢兩國友好關系,共同推進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

發展是硬道理。中國和東帝汶同屬開發中國家,雙方都擁有實作經濟發展和人民幸福的共同渴望,都面臨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在發展這一問題上有巨大合作空間。特别是東帝汶作為最不發達國家,脫貧任務十分繁重。中國在發展經濟與脫貧方面具有很好的經驗,适合開發中國家借鑒。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這一倡議關注開發中國家特殊需求,将減貧、糧食安全、發展籌資、抗疫和疫苗、工業化和互聯互通等作為重點合作領域,這與東帝汶關注的減貧、抗疫、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高度契合。中方期待東方支援并參與全球發展倡議,加強彼此發展戰略對接,打造務實合作新增長點,不斷鞏固和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持續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以助力東更好更快地發展。中方也願意繼續向東提供力所能及的發展援助,以增加東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東帝汶有句耳熟能詳的話:“團結就是勝利”。讓我們兩國團結攜手,砥砺前行,努力把雙邊睦鄰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夥伴關系推向一個新高度。“登高群山小,淩空四海平”,相信中東關系将會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