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股市連連崩盤,人們猜測美國持續了13年的大牛市是否真的迎來了拐點。其實美股漲跌本不關咱們的事,但壞就壞在中國股市不争氣,永遠是跟跌不跟漲,而且總是跌得比人家還多。這才是讓股民揪心的痛點。
都說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但美國股市就創造了一個奇迹:13年來,道瓊斯指數從6000點漲到了最高的36000點,引來全球股民的豔羨。如今,美國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果美聯儲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恐怕曆史第一長牛真的要就此終結了。屆時會對全球經濟造成什麼影響,很難預料。

曆史上,美國股市第一個長牛出現在上個世紀20年代,繁榮的經濟帶領股市瘋漲了8年。泡沫最終在1929年破裂,一場人類曆史上從未經曆過的超級股災從美國爆發,最終席卷全球,導緻世界人民無辜躺槍。90多年後,我們會再次見證曆史嗎?
那麼,1929年的美國股市有多瘋狂?一個擦鞋童怎會救了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老爸?丘吉爾又怎會差點賠光了老本?
對美國人來說,上個世紀20年代是美國股市的黃金時代。當時,美國的股票經紀人就像保險推銷員一樣,挨家挨戶、熱情周到、滔滔不絕地給每一個陌生人畫着大餅:不用勞心費力,躺平就能賺大錢,來炒股吧。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沒幾個人能拒絕。對股票一竅不通的市民,經曆懷疑、了解、接受的過程後,一窩蜂地把積蓄、養老錢,甚至借錢投進了股市。跟今天股市火熱時一樣,人們街談巷議、茶餘飯後的談資都離不開股票。就連工廠裡的勞工、計程車司機、掃馬路的清潔工都能告訴你幾個内幕消息,推薦幾隻“神股”。
在《1929年大蕭條内幕》一書中有這樣的描寫:“在波士頓的一家工廠裡,所有工廠中的房間都安放了大黑闆,每隔一小時會有人在上面寫下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薩斯州的一個牧場裡,牛仔們在牛棚裡裝了一個高音喇叭,通過收音機時刻了解行情;為了吸引婦女入市,許多券商還專門設立了女士專用房間。”
牛氣沖天的股市讓每一個人陷入瘋狂,人們把股市當成了提款機,夢想在那裡發家緻富、改變命運。
随着入市的股民越來越多,紐約股指翻着跟頭地往上漲。從1922年到1929年,股市每年都會上漲20%,而最瘋狂的1928年3月到1929年9月,紐交所的股票價格每天都在表演火箭升空,往往一天就上漲10到15個點,賺錢比撿錢還容易。這更加刺激了瘋狂的股民們,手裡有錢的繼續投入,手裡沒錢的就加杠杆,融資買股。所有人都在買買買,就像喪失了理智的賭徒。當時,《紐約時報》認為,1929年将是美國股市最輝煌的一年。
其實,一些理智的人知道股市即将見頂,但沒人知道那個最高點在哪裡,什麼時候會來。
雖然不知道股市的頂在哪裡,但有一個人卻是衆人皆醉我獨醒,及時逃離了股市的滅頂之災。這個人,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老約瑟夫·肯尼迪。
當時,老約瑟夫掌管着波士頓一家銀行,号稱是美國最年輕的銀行家,靠投資工業和股市積累了巨大的财富。就在1929年股災發生前,老約瑟夫宣布從股市退出。他之是以能及時止盈,全身而退,要感謝一個擦皮鞋的孩子。
一天,老約瑟夫坐在街邊看報紙,一個擦鞋童過來問:“先生,要擦鞋嗎?”。老約瑟夫同意了。擦鞋童一邊賣力地擦,一邊熱情地對他說:“先生,您炒股嗎?我給您推薦幾隻熱門股吧,保證您能賺大錢。”老約瑟夫一愣,随即放下報紙,掏出一美元扔給孩子,鞋都沒擦完就轉身走了。
老約瑟夫匆忙回到了公司,立刻讓人把公司持有的股票全部抛掉。手下人不明是以,問他:“現在股市行情這麼好,為什麼要賣掉?”老約瑟夫回答說:“現在連擦鞋童都以為自己是股票專家了,我想,到了退出的時候了。”
事後證明,老約瑟夫的投資眼光和分析能力極為老辣,這個明智的選擇為肯尼迪家族的未來奠定了基礎。如果不是及時抽身,很難預測肯尼迪家族未來是否還能成為美國政壇第一家族。
直到今天,一些股市投資者在判斷行情是否見頂時依然沿用這一辦法:如果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向你推薦股票時,說明股市已經陷入了最後的瘋狂。
小約瑟夫.肯尼迪(左)、老約瑟夫.肯尼迪(中)、約翰.肯尼迪(右)
1929年9月3日,美國股市攀上了曆史最高點,道瓊斯指數達到創紀錄的386點。這個點數在今天看來就是小兒科,但要知道,道瓊斯指數從1884年創立以來的40多年間,最高隻達到過110點。
于是,就像一個狂歡了三天三夜的人又被注射了一針興奮劑一樣,整個美國陷入病态的瘋狂,享受着最後的狂歡!
但是,泡沫終有破滅的一天。
1929年10月19日,紐約股市出現了抛售浪潮,股票價格大幅下跌,但并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因為此前出現過很多次下跌,但最終都會收複失地。曆史最大的牛市已經麻痹了人們的神經,失去理智的投資者認為:這點跌幅,幾天就會漲回來的。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華爾街迎來了曆史上最讓人難忘,也是最黑暗的一天。
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午開市後,股指非常堅挺,并沒有出現什麼異常,但交易量非常大。到了上午11點,市場突然出現“雪崩”,股價斷崖式下跌,人們競相抛盤。到了11:30,股市徹底崩盤,狂瀉不止。
所有人都在瘋狂地抛出手中的股票,但他們卻痛苦地發現:根本沒有人願意接盤!
此時,交易所内外擠滿了人,大廳裡一片混亂,到處是哭泣、尖叫的人們。整個美國都陷入絕望。
當天,一張令人震驚的照片登上了美國各大報紙的版面:一位紳士站在一輛價值上萬美元的汽車邊,車上挂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100美元可買下這輛轎車,股市吞噬了一切,急需現金。”
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坐不住了,如果股市崩盤,美國金融業将徹底崩潰。當天下午,在當時全球最大銀行——“國家城市銀行”總裁查爾斯·米歇爾的建議下,組織起了一個救市聯盟,大量買進股票,想阻止股市下跌。
這已經不是銀行家們第一次救市了。進入10月以來,股市幾次下跌,都是他們力挽狂瀾,投入一點資金就穩定了大盤。然而這一次卻失靈了。那天下午,他們不惜花費數百萬美元買進股票,卻隻是稍微減緩了一下暴跌的勢頭。要知道,數百萬美元在1929年是個巨大的數目,但此時卻如泥牛入海,連像樣的浪花都沒有翻起來。
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
政治家們也坐不住了。10月25日,美國總統胡佛發表了力挺股市的講話:“美國商業基礎良好,生産和配置設定并未失去以往的平衡。”。
總統都出來表态了,按理說股市該平穩一些了。但此時股民的神經已經異常脆弱,股市在經過昙花一現的上揚後,繼續噩夢般的暴跌。10月28日,道·瓊斯指數以260點收盤,僅僅一天之内股市就蒸發了近百億美元的市值。
無數昔日的“百萬富翁”一覺醒來竟一貧如洗;一些駕駛遊艇出海遊玩的富豪們回來後發現,他們已變成了身無分文的平民。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紐約股市仍然狂瀉不止,賣單像雪片一樣飛來,有人形容說,如果将這些賣單鋪在地上,可以将整個華爾街墊高10公分。交易員耳邊響起的聲音隻有一種“賣,賣,賣……”整個交易所依然是一團亂麻。當天,道·瓊斯指數收盤時又大跌了11.73%。對于大多數股民來說,這時的财産隻剩下不到年初的十分之一。
這一天跳樓的不僅僅是股價,還有股民。自殺風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内,就有11位知名的股票投機者自殺身亡。
股市把人變得瘋狂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個投資者最初在股市裡大賺特賺,最多時賬面财富達到750萬美元。他用其中的150萬購買了國債,告訴妻子這是全家人未來生活的最後保障。如果有一天他向妻子要回這些債券,一定不能給他,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喪失理智了。
1929年底,在經曆數次暴跌後,輸紅了眼的他向妻子索要那些債券,打算兌現後投入股市抄底,把損失的600萬美元賺回來。妻子最初拒絕了,但禁不住丈夫的軟磨硬泡,還是同意了。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們以傾家蕩産而告終。
1925年到1955年,美國道瓊斯指數走勢
實際上,不僅普通股民深陷股災,就連那些經濟學家們也很難逃脫噩運。20世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差點在這次危機中破産。一直到他去世,1929年的股災仍是他心中抹不掉的陰影。
凱恩斯
經濟學家尚且如此,投資股市的政治家就更難幸免了。1929年,剛剛卸任英國财政大臣,陷入政治低谷的丘吉爾來到美國,受到美國政經兩界的熱情招待。美國股市的狂熱感染了他,雖說對金融投資一竅不通,但天生的好勝心讓他決定也試試炒股的快感。
沒想到剛剛投身股市,倒黴的丘吉爾就遇上了震驚世界的股災,10月24日一天,他就幾乎賠光了投入股市的10萬美元。
丘吉爾後來回憶了自己親眼目睹的股災慘劇:“就在我房間的那扇窗戶下面,有人從15層樓縱身跳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引起了一場嚴重的混亂。”
從1929年9月初到11月中旬,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損失了大約300億美元,而當時美國股市總市值還不到900億美元。然而,這僅僅是災難的開始,随後幾年,紐約股票總市值不斷縮水,最低時隻有150億美元。
不僅如此,股市的崩潰使美國陷入了曆史最大的經濟危機之中,兩年内有5500家銀行倒閉,86000 家企業破産;美國國民收入從1929年的880億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400億美元;千百萬美國人多年的辛苦積蓄付諸東流……
1929年的美國股災,也給全世界帶來災難,全球經濟迎來了長達10年的寒冬,漫長的“低迷的市場”直到50年代中期才結束!
@頭條曆史@頭條财經@頭條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