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日本防衛省下屬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了兩架中國轟-6轟炸機的相關資訊。這兩架轟炸機經過東海,穿越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宮古海峽上空,飛向太平洋,直抵菲律賓海。然後,兩機再次經過宮古海峽原路傳回。

兩架中國轟炸機的這一舉動,引起了日方的恐慌,日本航空自衛隊不得不緊急起飛戰機進行跟蹤。
有消息人士指出,這兩架轟-6可能和早些時候在沖繩以南的中國海軍遼甯号航母戰鬥群進行了聯合演練。
根據日本統合幕僚監部公開的照片來看,這兩架轟-6都挂載了空射型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這是一種中國自主開發的重型反艦飛彈,戰鬥部品質達到了300公斤,采用衛星制導+末端主動雷達尋的,射程超過300千米,末端最大速度接近4馬赫。
這是日本自2020年6月之後又一次拍到挂載實彈的中國轟炸機經過宮古海峽。
從性能上看,這種飛彈引起日方恐慌是可以了解的,因為日本自衛隊受和平憲法限制,不能夠裝備進攻性武器,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裝備的90式和17式都隻是亞音速反艦飛彈,技術來源都是美國的“魚叉”反艦飛彈,在性能遠遠不及鷹擊-12。
而鷹擊-12既有艦載型,也有空射和岸基型,已經形成了家族化、體系化發展,這種威力巨大的反艦飛彈對日本海上自衛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二戰後的海上自衛隊依托美國的技術支援,曆經幾十年的發展,目前除去進攻能力以外已經成為了亞太地區名列前茅的海上力量。
其水面艦艇和潛艇部隊的裝備服役年限短,狀态良好,使得海上自衛隊成為了日本三個軍種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個。
海自這幾年一邊不斷建造全新的水面艦艇,包括新的“宙斯盾”級驅逐艦和30FFM多用途護衛艦,一邊推進新型反艦武器的自主研制和引進。
他們看上的是美國洛馬公司推出的LRASM隐身亞音速反艦飛彈,這是一種在AGM-158 JASSM基礎上開發的新型反艦武器,射程能夠達到近900公裡,遠遠大于日本此前裝備過的任何一種反艦制導武器。
但是受資金問題的影響,引進計劃一直隻停留在防衛省和自衛隊的計劃上。
而日本自主開發的XASM-3反艦飛彈也不順利,因為設計名額已經落後于時代,不得不整個推倒重來。
而被自衛隊視為最大假想敵的中國在反艦飛彈上的發展則要順利許多。
除去上文提到的鷹擊12外,還有老一輩的鷹擊63和鷹擊83、亞超結合的鷹擊18,以及一直帶着神秘色彩的東風21D,等等。
中國的鷹擊和東風兩大飛彈家族,構成了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害怕的反艦飛彈體系,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裡,這個體系還将不斷壯大。
并且我們的海軍未來還将走得更遠,并不局限于西太平洋,隻有不斷地進行遠洋訓練,具備完善的遠洋作戰能力,才能成為真正的“藍水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