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O源之父孫祥祯:曾被質疑騙取科研經費,最終一舉突破美國圍剿

作者:環球企業沉浮錄

這個老人叫孫祥祯,在西方圍堵中國、壟斷高科技的背景下,孫祥祯帶領團隊攻堅克難,不僅研發出國内第一隻國産ArF光刻膠,而且創辦的公司更是全球MO源市場占有率前二的廠商,他本人也被譽為“中國MO源之父”。

然而在孫祥祯研發創業的過程中,卻有人懷疑他是“騙子”,牽頭研究“是想騙取國家科研經費”,那麼,在衆人的質疑聲中以及艱苦的條件下,孫祥祯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西方壟斷、為大陸争氣的呢?本期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MO源之父孫祥祯。

MO源之父孫祥祯:曾被質疑騙取科研經費,最終一舉突破美國圍剿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也就是北韓戰争爆發後,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了一項《實施對中國禁運的決議》,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決議的目的就是對中國全面封鎖及禁運,它也就是所謂的聯合國禁令,這條禁令一實施就是20年,直到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後才逐漸解禁,這是西方封鎖中國發展的背景之一。

另外,還有一個巴黎統籌委員會,簡稱“巴統”,它的正式名字是“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 ,1949年11月在美國的提議下秘密成立,巴統禁止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列入禁運清單的有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産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上萬種産品。

而被其列為禁運對象的也不止有社會主義國家,還有一些民族主義國家,總共30個左右,可見美西方國家在技術領域有多霸道。

當時中國作為一個快速發展中的國家,就成了美國及西方的重點關注對象,“巴黎統籌委員會”也對中國實施了MO源禁運,即便是在後來“巴黎統籌委員會”解散後,美西方國家仍然控制向中國出口,這就是孫祥祯研究MO源的背景。

那麼,什麼是MO源呢?為什麼美國要如此重視這項技術?

首先,所謂的MO源,就是高純金屬有機化合物,是現代化合物半導體産業的支撐源材料,而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又是國防、航天等高端領域的關鍵材料,技術壟斷較強。

簡單來說,MO源既能應用于半導體領域,也能應用在飛機、坦克前視儀、飛彈制導儀及衛星通訊、雷達、遙測遙控、氣象醫學等方面,是以它是一種非常關鍵的戰略物資,對高科技工業和國防安全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MO源行業具有明顯的寡頭壟斷市場特征,現在全球範圍内 MO 源的生産廠商非常少,隻有中國、美國、歐洲、日本四個區域的極少數幾個公司擁有産業化生産的能力。

而據 QYResaerch 的資料顯示, 2019 年全球最主要的 MO 源生産企業有 SAFC Hitech、南大光電、 Nouryon 等,其中,大陸的南大光電是全球 MO源市場占有率第二的廠商,市場占有率近 30%。

而南大光電的創始人就是孫祥祯。

1986年,南京大學化學系聚集了一批想搞MO源的狂人,因為當時西方“巴黎統籌委員會”已經把MO源定為了對中國的禁運物資。

但是人們知道,MO源對大陸國防安全、高科技民族工業的戰略意義太重大了,西方就是霸道的搞禁運,搞技術封鎖,我們怎麼辦呢?

對此,領頭人孫祥祯斬釘截鐵的回答,我們搞自己的MO源。

據公開資料顯示,孫祥祯曾說過一段特别經典的話,他表示,“我們不能讓人家卡脖子,不能受制于人。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否則黨和國家培養了我們,而我們卻不能為國分憂,将以何面目示人?”

帶着這種精神和氣魄,孫祥祯就和這批科學家投入到了研發之中。

但是有句流行語不是說,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很骨感,MO源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材料,而且合成制備過程十分危險,要求純度要達到99.999%,也就是5N以上,要想達到這個要求本身就已經非常艱難,但是除此之外,MO源還對灌裝容器、分析方法和檢測儀器等都有十分苛刻的要求。

要知道,當時那個年代的中國,正處于剛剛蘇醒的狀态,與西方的科技發展已經落後了一大截,要想研究出MO源,幾乎是“難于登天”。

因為以當時的條件和經驗,實驗室裡根本就沒有得到過如此超純的産品,也就是說,人家能搞的,我們不一定搞得了。

這個困難就像橫在眼前的大山,看起來毫無翻越的希望,但是孫祥祯卻沒放棄,正所謂科學“狂人”,一定有其過人之處,眼界也不一般。

孫祥祯認為,既然西方已經将産品規模商品化,說明5N的MO源已經有了可行的合成、純化、檢測、灌裝路線和方法,他仔細分析了我方的優勢,又列舉了大陸曾經的科研成果,比如原子彈、氫彈以及航天科技等等,都是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研發的。

為此,孫祥祯喊出了一個口号,那就是“外國人能辦到的,我們也一定能辦到!”

這就成了孫祥祯25年來挂在嘴邊的口頭禅,他找到目标,堅定信念,帶着這批科學家在實驗室進行了近乎“瘋狂”的實驗,而且這一“瘋”就是15個年頭。

在這15年中,孫祥祯和一衆科學家經過了幾千次實驗,獲得的資料有千萬個之多,厚厚的實驗記錄本是一疊又一疊,付出了無數精力,終于取得了科研成果。

不得不說,每一次的科技進步背後都是無數次的實驗失敗,MO源的化學合成方法有很多,要想找到那個“最優解”,就必須通過大量的實驗,而且這些實驗還都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因為原材料見空氣就會燃燒、遇水就爆炸,更何況當時的研發環境還極其簡陋。

每次到這個關鍵時刻,孫祥祯總是搶在其他人的前面,危險的實驗自己先做,據說自制的實驗冷凍裝置噪聲如同螺旋槳飛機一樣,震得人頭腦發脹,導緻很多人下班回家後兩耳還一直在鳴叫。

孫祥祯現在右耳失聰,不得不戴助聽器,就是當時的噪聲造成的。

老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孫祥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終于獲得了國際最先進的制備技術路線。

但是在孫祥祯埋頭鑽研的這十多年間,也有很多人對他的研究表示質疑,因為畢竟研發環境和基礎條件較差,這種情況下真的能研發出符合純度要求的MO源嗎?這個問題即使是化學界同行也存在很大争議,甚至還有聲音懷疑孫祥祯是個“騙子”,牽頭研究就“是想騙取國家科研經費”。

這些質疑和猜測,甚至是抹黑,孫祥祯都挺過來了。

在“八五”期間,孫祥祯帶領團隊又相繼研發出5.5N的多個品種的MO源,此舉不僅直接打破了西方長久以來的霸道壟斷,更是為大陸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動力。

不得不說,孫祥祯“中國MO源之父”的頭銜可謂是實至名歸,退休以後,孫祥祯想将南京大學研發的MO源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産品,是以又帶領年輕人創業,創辦了大名鼎鼎的南大光電。

在公司成立之初,還曾遭到外國企業的瘋狂打壓,他們一邊降低價格,一邊用高薪引誘的辦法,從南大光電管理層及銷售隊伍内挖走了一大批骨幹。

外施高壓,内部“釜底抽薪”,可謂是雙管齊下,讓南大光電剛剛誕生就受到了很大考驗。

對此,已經是高齡的孫祥祯一邊鼓勵大家,一邊全面投入,掌控公司各個關節,一個人既當總經理兼任技術總監,又當銷售員,帶着銷售人員跑遍了全國各地的客戶。

看着南大光電又要崛起,外面的“豺狼虎豹”又繼續用價格施以壓力,面對這種惡劣的環境,孫祥祯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直接向上級上司寫信求救,南大光電項目的進度情況得到了北京、南京、蘇州等各級上司的高度重視,民營企業家張興國等直接向困難的公司投入近千萬元資金入股,終于度過了難關。

孫祥祯把南大光電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而這個孩子如今終于長大成人,南大光電從成立至今,可謂是“戰功赫赫”。

2019年收購飛源後,飛源氣體已成為全球主要的三氟化氮和六氟化硫生産企業之一。

2020年12月,南大光電自主研發的ArF光刻膠産品成功通過武漢新芯使用認證,成為通過産品驗證的第一隻國産ArF光刻膠,一舉打破了大陸高檔光刻膠受制于人的局面。

同時,南大光電還是全球主要的MO源生産商。

可以說,孫祥祯能帶出如此優秀的企業,與自身的毅力和勇敢、以及愛國之心是分不開的,希望未來的中國會湧現出越來越多如孫祥祯一樣的企業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