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讓峥嵘成往昔 揚帆複興看今朝

古人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先憂者少患,知患者無憂。這樣一種辯證的大曆史發展思路在《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簡稱山師學報)的發展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作為一個有着66年峥嵘歲月的大學學報,她在曆史上的每一次浴火重生,都是在知憂患而後奮起中實作的。從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較早的學報到中文核心期刊的入選,從中文核心期刊到1999年的南京大學C刊的突破,從高位震蕩到風光不再的普通期刊到再度躍入國内知名的C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山師學報作為紮根于齊魯文化沃土的一所綜合性師範大學學報,每當它把耕耘的犁铧深深地插入泥土并以孺子牛的新生之勇屏息前行時,那闆結了的泥土便開始了艱難的松動,那片古老的土地是以散發出煥然一新的生命活力!這既是曆史光榮的經驗,也是沉重的教訓:若無憂患意識,若無堅韌不拔的大毅力,安能謀求前程遠大的大發展?

莫讓峥嵘成往昔 揚帆複興看今朝

“C刊之問”起新憂

2010年,時任山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商志曉在學報調研時發現一個意料之外的現實:山師學報竟然不是C刊!這不僅與向來以文史研究見長的山東師範大學文科實力極不相符,而且與正在舉全校之力以求實作的“省部共建”現實需要極不相符。追溯山師學報的發展曆史,她并非沒有昔日的輝煌歲月,然而,走在時代前列的山師學報很快就遭遇了一點尴尬。本來應該迎着新世紀朝陽奮力開啟新征程的山師學報,卻面臨了“倒春寒”。随着山師學報在“C刊”“中文核心期刊”等核心期刊排行榜的相繼失落。商志曉書記的“C刊”之問,激起山師學報人久違的“危機意識”。無論是從中國整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序列來看,還是從高校學報期刊序列來看,山師學報的排名已經不容樂觀,這樣一個曾經業績輝煌的學術重地,轉眼落入普通學報的尴尬境地。

追溯曆史顯問題

與其“躲進小樓成一統”,不如“忍痛翻身敢碰頭”。曆史或許會記住2011年5月,這個特殊的月份。山師學報開始真正面對現實中的嚴峻問題,試圖以“卻顧所來徑”的态度梳理學報的曆史,厘清問題的症結所在,确立新的學報發展方向。作為新任主編的我,本着“不避問題、不怕困難、不畏挑戰、不失信心”這樣一種勇于擔當的“四不”理念,帶領着學報人正視曆史與現實,在對照和鏡鑒中确立起新的學報發展思路。每一位學報人認領了屬于自己的一份任務,鄭重地開啟了學報問題查擺的工作。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本來已經模糊的山師學報面貌逐漸變得清晰起來。當我們展讀這些曆史資料和一項項清單時,蓦然發現山師學報的今昔對比竟是如此尖銳。山師學報曾經的曆史,已經填得密密麻麻,榮譽數不勝數;而山師學報的當下現實,卻輝煌不再。

莫讓峥嵘成往昔 揚帆複興看今朝

曆史上的山師學報,勵精圖治堅守制度和原則,堅持審稿統稿的科學化,以品質作為學報刊發的核心名額,這使得學報在1995年時就創下人大影印資料轉載65篇的奇迹,為學報進入“核心”圈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随着辦刊經費的極度緊張,編輯根本沒有“走出去、請進來”的物質基礎,山師學報的未來之路也變得模糊不清。

在曆史和現實面前,在所有人都認為學報離核心期刊遙不可及的時候,我作為山師學報的“掌門人”,為之心憂憔悴,徹夜難眠。我的腦海中來回盤旋的隻有一個問題:如何破解“重返C刊”這個難題?然而時間緊迫,可選擇的道路又是那麼曲折、逼仄,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時代契機,實作山師學報綜合實力的飛躍,那麼山師學報這一學術平台就會在其他大學學報的異軍突起中,從第一梯隊退讓到第二梯隊,一些原來根本不是山師學報競争對手的學報就會乘勢而上,實作對山師學報的趕超。種種情勢表明,這是一次輸不起的戰役。然而,要赢得這場戰役實屬艱難。此時,學報連基本的期刊達标都很難實作,又談何跨越與騰飛呢?

奮起直追克難關

如果沒有正視曆史的勇氣,就不能産生逐夢未來的決心。也許,曆史注定要和山師學報開幾個玩笑;也許,山師學報的成長之路注定不是筆直的,這正如鋼鐵注定要經過千錘百煉一樣。作為曾經創造過輝煌曆史的學報,山師學報怎麼就不能絕地反擊、重返核心?

現實之路注定坎坷不平、荊棘叢生。面臨種種風險和考驗,山師學報人拿出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與熱情,開始朝着“C刊”的高峰一步一步艱難跋涉。為此,我們開始了與時間賽跑的曆程:現實中的跑是真抓實幹,跑經費、跑裝置、跑稿件支援,我帶着山師學報的編輯人員輾轉南北各地,盡可能地參加各類學術會議并以“推銷員”的精神主動向名家約稿;精神中的跑是不放棄、不放松,立新規、開新局,無時無刻不心系學報的發展。為了獲得學報最優質的稿源,我們集體立下新規堅守原則,頂着各種壓力和幹擾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為了能夠獲得學界的重新認同,我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親自上陣反複校對稿件,有時密密麻麻的修訂讓作者感動乃至震撼!2012年,學報開始沖出重圍,在“影印報刊資料”全國高校文科學報轉載率排行中獲得第46名的好成績,2013年躍進轉載率的前12名。自此之後,學報一直保持着較高的轉載率排名。事實證明,正是我們在精神和現實中的雙重“奔跑”,讓學報赢得了最佳的發展時機。2017這一年,學報喜訊頻傳:先是成功地接過期刊界重點會議的接力棒,并高品質地舉辦了“第三屆學術期刊文學編輯論壇”,獲得了期刊界的一緻好評;接着又在沉寂了近10年後重新回到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的行列;不久後,山師學報進入“C刊”擴充版。

回眸流逝的歲月,遙想我們曾經創造的那些輝煌成就,不禁令人感慨。當年,橫亘在山師學報人面前的,是一條人們曾以為近乎無法穿越的湍河急流,是一葉孤舟獨楫近乎無法抵達的彼岸,但山師學報人硬是憑着永不服輸的精神,最終實作了“C刊”擴充版和中文核心期刊的突破。但是,如果我們徜徉在勝利的光景中不思進取,就不會有憂患意識,失去憂患意識怎能不面臨失落呢?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面對問題的勇氣和改革的決心。

立定腳跟創新機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山師學報原顧問朱德發教授在我讀博士期間常用來鼓勵我進步的一句名言。趁着學報進入“C刊”擴充版和北大中文核心的契機,山師學報并沒有止步,相反本着立定腳跟再出發的理念,一點一滴地鞏固現有的成果,一步一步地朝着“C刊”目标繼續努力。在朝着夢想中的王國進發時,山師學報人并沒有為眼前的美景陶醉,而是更加自覺地汲取曆史經驗,強化了學報用稿的“三關”。在珍惜眼前取得成果之時,山師學報并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在衆多學報依然停留于印刷時代的思維下發展時,山師學報主動應對數字化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不斷擴大學報的知名度。自2011年開始,山師學報便在學術期刊界較早地開始了數字化傳播曆程,先後共計發出電子期刊20餘萬份。2018年,曆時五年整理的山師學報過刊實作了全部的數字化。在山師學科發展史上,學報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富礦。它既是山師學術實力的見證,也是山師學科發展的見證。我們山師學報人不僅成為這座富礦的發現者和開掘者,更是無私的分享者。我們将山師最厚重的學術資源按編年順序上傳到學報網站上,供所有的研究者浏覽學習。通過切實的努力,在感動讀者和學術界的同時,也擴大了山師學報的知名度。

“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作為山師學報的主編,我的奔跑始終沒有停歇。自從擔任主編開始,我就習慣了上緊發條的鐘表式生活,每天不知疲倦地運轉着。從策劃選題到欄目設定,從約稿到審稿,從編稿到通稿,一期又一期,周而複始,總有幹不完的事情。寒來暑往,學報的内外工作,無一不成為我心頭最重要的牽挂。每一期刊物出版後,我都不忘用電話與作者溝通交流心得,開誠布公地談問題談得失。在那間并不寬敞的主編辦公室裡,我時而冥思苦想,時而奮筆疾書,忘記了窗外的草木發芽,忘記了綠樹成蔭,忘記了黃葉飄零。在那些寒冬冰雪覆寫的日子裡,我的内心始終奔騰不息的是一個熱切的期待:讓山師學報重返“C刊”行列!

莫讓峥嵘成往昔 揚帆複興看今朝

2019年,山師學報入選“C刊”的那一刻,曾激起了多少山師學報人久違的“峥嵘歲月”夢!當許多人陷入悲觀時,我們憑借着一種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永不服輸的勁頭,在最後時刻終于迎來了曙光。

創新路徑再出發

面對這一場勝利,山師學報人完全可以舉起香槟酒,慶祝山師學報曆史上又一次自我超越。然而曆史的辯證法告誡着我們,新機總是蘊含着危機。客觀地說,山師學報進入新時代以來,尤其是實作了“中文核心”“C刊”以及“人大影印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等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之後,我們站在了曆史的一個新起點上。舉目望去,我們在山東高校學報的隊列中已經走在了前列。然而,這表象的繁榮卻很容易使我們自我滿足、忘記初心。在新的形勢面前,如果僅僅滿足于學報的成功,而忽視學校整體大局的發展,那麼所有的工作可能會陷入“舍本逐末”的誤區,“成小家”而不“立大業”又容易導緻事業的停滞不前。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政策指引下,山師開始了自“省部共建”後的新一輪的奔跑。學報作為一所高校學術競争力的核心标志,更不應該置身事外,而是應該深度參與到一流學科建設的熱潮中去。站在新時代“雙一流”高校建設和“新文科”建設的大背景下,山師學報必須主動找到一條對接夢想藍圖的新道路——一條實作山師學報再次輝煌的新路。這條路,應該是一條山師學報再次崛起、回報學校整體建設的新路。從一流學科建設出發,朝着一流大學邁進,最終将“小我”彙入“大我”的洪流,為社會的進步、為國家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持續探索新問題

校黨委書記唐雁洲到學報調研時曾指出,學報要對接學校的宏偉藍圖,把握“雙一流”高校建設和“新文科”建設的思路,做好期刊建設的科學規劃。這無疑為學報發展指出新方向,提出了新問題。

通過梳理山師學報既往的曆史,汲取再出發再奔跑的力量,在培根鑄魂上下足力氣,在開拓創新上譜寫出新的篇章!為了對接山師“雙一流”建設目标和“新文科”教學改革,學報身先士卒,積極謀劃。我們從兩個方面開啟了學報工作的探索:一是對學報已有的學科史料進行整理出版;二是對學報當下如何對接一流學科建設進行廣泛的意見征求。在一流學科建設的具體目标指引下,學報率先推出了“學封包粹”系列叢書。該系列叢書以紮實的學報史料呈現為經,以反映山師學術曆史變遷大勢為緯,為山師近70年的學科發展和學術交流提供客觀的第一手研究史料。為了讓研究者和學校教師從紛繁複雜的史料中迅速查找到本學科建設的曆史資訊,學報編輯部開始着手編選《山東師範大學學報》文粹書系。近5年,我們編選出版的文粹書系已有18部,這些編校工作都是在業餘時間、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完成的。其中有我編的《山師學人與山師學報:教育學心理學研究卷》以及《山師學人視阈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這些書籍從學科史的角度,為山師文科知名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文學、教育學學科史的研究提供了依據。在此基礎上,又彙聚成《〈山師學人與山師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發展紀略》,綱目并舉,讓山師的“學科史”在學報這一特定空間中綻放出動人的光彩。

莫讓峥嵘成往昔 揚帆複興看今朝

好風揚帆正當時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山師學報從覺醒到重生,一路上充滿了艱難和坎坷,也伴随着榮譽與掌聲。縱觀山師學報近30年的發展史,危機與輝煌并存,經驗與教訓并重。當習慣于當“排頭兵”的山師學報變成了“中間兵”時,當昔日的學報“标兵”變成了學報“追兵”時,山師學報在憂患和困厄中迸發了攻堅克難的開拓熱情,開啟了涅槃重生的求索曆程。山師學報的曆史告訴我們,“羨”不如“學”,“等”不如“行”,“守”不如“創”,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的機遇留給勇于和善于創新的人們。曆史的發展表明,當山師學報人以追兵姿态橫空出世時,再湍急的河流我們也能夠強渡,再泥濘的道路我們也能夠跋涉!展望将至的日子,山師學報人從曆史回眸中再次汲取了前行的力量,那就是我們要創造山師學報的新曆史!山師學報要放下榮譽的包袱,告别過去,輕裝上陣,在新的競技場上,再次書寫曆史的新輝煌!先哲王陽明說過:“隻說不做,不如不說;知而未行,還是未知。”憑着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的山師人精神,山師學報不僅完成了從普通期刊到“C刊”的跨越,也完成了從印刷時代向數字時代的跨越,其背後是整體辦刊理念從狹義的期刊建設到廣義的學科建設、高校文化内涵建設的轉變。“創品牌,出精品,辦頂級學報;争時效,促發展,建一流學科。”知恥而後勇,知憂患更知責任。山師學報在經曆了陣痛之後,再次把目标定位于全國人文社會科學一流期刊!

(作者系《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二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