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本不愛新能源車,車企美國IPO後,要另辟蹊徑?

作者:路咖汽車
資本不愛新能源車,車企美國IPO後,要另辟蹊徑?

蔚小理後,極氪成為第四家赴美IPO的中國車企。

發行價21美元/股,開盤價格26美元/股,當天最高報價28.26美元/股,照發行價上漲35%,照開盤價上漲8.7%,迎來開門紅。截至5月18日,極氪美股價格26美元/股,跌回到開盤價。

如果說極氪IPO的開局,讓人們看到電動車行業的希望,其他在美上市的車企,以及極氪後續的股價變化,說明了純靠電動車,無法提振市場信心。

汽車相關美股,最近都不太好

極氪的IPO,被業内形容為“流血”上市。

原因其一,極氪上市首日,市值達到68.98億美元,而在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中,極氪的估值已經高達130億美元,上市後,市值反而減半;其二,本次招股,極氪大幅調低預期,募資金額由此前的10億美元下調至3.7億美元;其三,目前資本市場整體狀态不佳。

資本不愛新能源車,車企美國IPO後,要另辟蹊徑?

極氪所選的上市時機對不對,我們不做讨論,但至少目前來看,極氪IPO,利還是大于弊的。

招股書顯示,極氪2021年至2023年間淨虧損分别為45.1億元、76.6億元和82.6億元,截至2023年底,極氪資産負債率達到132%,原因是研發和銷售上的大規模投入。

好在是,極氪還能保障營收和毛利率。2023年,極氪毛利率達到15%,在美國上市的四家車企中,僅次于理想的21.5%,同時比另一家美國公司特斯拉的18.2%略低,但明顯高于蔚來和小鵬的9.5%和-1.6%。也就是說,極氪不缺造血能力,目前缺的就是持續注資技術研發的能力,在新能源汽車進入淘汰賽以及品牌固化的階段,謀求快速發展的極氪才選擇在此時間上市。

資本不愛新能源車,車企美國IPO後,要另辟蹊徑?

安聰慧表示,極氪上市是戰略性考慮,建立之初就确定了整個計劃,且作為一家全球品牌,需要面對全球市場、全球使用者、全球技術以及全球資本。

就當下的局勢看,極氪一部分原因,或許是看到了國内市場銷量處于爬坡階段,以及未來的市場戰略目标和市場競争趨勢,總有種被市場推着前進的感覺。

除極氪美國IPO一周後,股價跌回開盤價外,其他美股車企,近期的日子也不好過。

特斯拉年初至今,股價跌了28.58%,其中漲漲跌跌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全球漲價、全球降價、全球裁員、财報不及預期、今年預估的營收利潤銷量不及預期,以及新的平價車型、FSD全球落地和技術趨勢、robotaxi作為主流技術方向等一系列的利好與不利消息,最終導緻出來的結果。

資本不愛新能源車,車企美國IPO後,要另辟蹊徑?

也就是說,至少在今年,市場對特斯拉并不看好。未來特斯拉股價還會如何變化,一是剛剛有重大進展的FSD,能否實作全球多地區落地,二是八月份的robotaxi能帶來什麼樣颠覆性的内容,三是平價車Model 2進展是否順利,四是純視覺和AI大模型組成的端到端智能駕駛方案,能否再次引領行業。特斯拉今年基本處于明牌狀态,能否保住純電動車龍頭企業的位置,還得看自己的發展。

另一家去年表現不俗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理想汽車,近期也遇到大問題。先是産品節奏出現問題,銷量不及預期,緊接着傳出将裁員18%的消息,然後在美國股市中,被指誇大市場需求,遭美股集體訴訟。

資本不愛新能源車,車企美國IPO後,要另辟蹊徑?

誇大市場需求,指的正是此前理想汽車對MEGA市場預期、訂單的宣傳,這些宣傳令資本市場期待頗高。最後的結局大家都清楚了,隻是理想受到的訴訟,在美國并不稀奇,大多都以和解收場。

特斯拉又有新動作,智駕比汽車本身更重要?

今年的特斯拉,雖然在美股市場受重挫,但仍是行業發展的風向标。當在汽車領域,馬斯克找不到好的路徑能推動資本,就隻有另辟蹊徑了。

5月17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在美國政府試圖限制美國公司向中國轉讓人工智能技術之際,特斯拉正在加速推進計劃,利用産生自中國的資料為其自動駕駛系統的全球開發提供幫助。

資本不愛新能源車,車企美國IPO後,要另辟蹊徑?

馬斯克上個月來華的目的,除了FSD中國地區的開放,還希望特斯拉能夠獲得中國監管機構的準許,将其在中國運作的汽車生産的資料轉移到國外,用于訓練其FSD系統。此前,馬斯克也曾表達過想将中國的資料傳出國外,用以訓練FSD,但未獲得準許。

知情人士還透露,特斯拉還想在中國建立一個資料中心,用以訓練更加完全的FSD所需的算法。

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雖然對于電動車整車技術來說,電池等領域尚有亟待解決的問題,但當下的風口,就是人工智能為主導的智駕。

我們都知道,特斯拉推行的純視覺智駕,配以AI大模型,稱為端到端智駕解決方案,優缺點相對明顯。優點是,純視覺方案僅需要攝像頭,不需要雷射雷達和複雜的程式設計維護,成本低效率高,且能将車輛訓練成拟人駕駛方式。缺點是,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純視覺視線可能受阻;更重要的是,端到端智駕,需要大量的優質有效資料。換句話說,幾千萬公裡、幾億公裡的行駛資料,也不一定能完全訓練出完成可靠駕駛的人工智能。

資本不愛新能源車,車企美國IPO後,要另辟蹊徑?

是以,特斯拉急需資料支援,而中國作為道路相對複雜,路況多變,駕駛工況多變的地區,非常适合特斯拉訓練FSD,也就不難了解特斯拉急迫地希望将中國的行駛資料轉移到國外。

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盈利問題。上面說到,端到端智駕成本更低,且後續維護成本相對雷射雷達的子產品化智駕方案也更低,也就是說端到端智駕更具有盈利能力。相比之下,特斯拉FSD售賣價格幾乎是行業最貴,即使未來需要降價,與雷射雷達智駕方案為主的價格體系相比,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而且與雷射雷達方案降到同等價位,還是端到端利潤更高,且實作效果上,不輸雷射雷達方案。

也就是說,2023年毛利率下降的特斯拉,在整車無法實作利潤突破的情況下,需要從智駕下手了。FSD入華,robotaxi的布局,都是特斯拉能否改善利潤水準的關鍵所在。

資本不愛新能源車,車企美國IPO後,要另辟蹊徑?

股市的特點,就是以公司是否能夠正向發展為重要評價目标,利潤,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就不難了解,蔚來、小鵬兩家車企美國IPO後,為什麼由2021年的最高位,到現在跌了至少80%。

結語

電動化,開啟的不僅是燃油車與新能源車之間的更疊,也開啟了汽車多元化時代。車企的重點不僅在于汽車本身,未來一切關于汽車衍生出的科技核心,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核心競争力展現。未來,有潛力的汽車企業需要涉及多元度的技術發展,才會獲得資本的青睐,僅靠一個品牌标簽,除非有破局行業的能力,不然很難獲得市場的認可。

繼續閱讀